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刚 《北方经济》2006,(19):19-21
蒙医药产业是内蒙古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极具民族特色的产业之一.蒙医药资源是蒙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特别是抓好蒙医药人才建设,树立新时期"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探索蒙医药人才资源整合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做大、做强内蒙古蒙医药特色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洋  李海艳 《北方经济》2006,(10):14-18
蒙医药有着8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蒙医药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已形成了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它不仅为蒙古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以严谨的思维方式、独特的临床疗效丰富了世界医药宝库。 蒙医蒙药历来是内蒙古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内蒙古自治区有2200多种蒙药资源,并在蒙医药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这些因素为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兴起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而且,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医药产品的消费理念和其他需求因素的变化,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产品的消费市场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同时,由于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具有药食同源、毒副作用低、疗效确切等特点,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这也为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并为探索蒙医药渊源、特色及其博大精深的医药和治病原理,弘扬蒙医药文化,推进内蒙古蒙医药的产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健康旅游把健康和旅游两大热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旅游过程中达到健康养生之目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意义重大.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生态、医药、美食、温泉、运动等健康旅游资源,资源品味高、组合性强,发展大健康旅游优势明显.要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科技支撑、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4.
祖刚 《北方经济》2006,(10):19-21
蒙医药产业是内蒙古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极具民族特色的产业之一。蒙医药资源是蒙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特别是抓好蒙医药人才建设,树立新时期“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探索蒙医药人才资源整合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做大、做强内蒙古蒙医药特色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发展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域旅游竞争力显著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放格局不断升级,营销模式不断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政府观念不强、全域旅游的格局远未形成、景区空间分布较散、品牌宣传影响力不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要紧紧抓住"十三五"时期加快内蒙古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旅游强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推动全域旅游政策贯彻实施,实施区域强强联合战略,积极开发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加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力度,加快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虽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本文从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内蒙古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设计了内蒙古旅游新形象,提出了一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及其对策,以增加内蒙古的整体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召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与旅游价值,它作为一种兼容并包的旅游资源,自身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草原文化,区域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神秘的宗教文化,带着这些文化的光环,它又以建筑物的形式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在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它具有着其他内蒙古旅游资源难以比拟的厚重感和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广、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等特点.新常态下,依托内蒙古壮美的自然风光、绚美的历史文化、大美的民俗风情、和美的社会风尚等富集优质的旅游资源,借力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广大消费者绿色、健康、休闲、时尚的旅游需求,加快将内蒙古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绿色产业优势、持续健康的经济优势很必要,也很迫切.为此,本文从思想认识、战略规划、制度改革、要素支撑、文旅融合及宣传营销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方言文化和民俗旅游是互相渗透的.方言作为载体与地域文化一起构成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地域文化的明显特征、天津方言的独特优势构成了特珠的旅游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津味儿民俗文化旅游的独特性,与其他地区旅游文化错位发展,是促进天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整体提升天津的旅游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太白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和显著特征的基础上,对太白山水旅游文化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即对太白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山水文化是太白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和天然优势,弘扬山水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应立足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近几年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迅速,内蒙古的草原、沙漠、边境、民族风情、文化遗迹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都体现了生态旅游的特征,内蒙古已经呈现出成为我国生态旅游的重要基地的趋势,内蒙古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内蒙古民族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具有十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又具备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中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在分析甘肃中医文化旅游产业特殊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选择,为促进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阐释文化、旅游产品与藏区的基本概念入手 ,在分析甘南藏区文化旅游资源突出优势的基础上 ,针对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设计了三大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旨在以点带面 ,促进藏区文化旅游由潜在的资源优势向现实的产品优势转化 ,从而推动整个藏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而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亦成为旅游资源.文章在找出昆明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拟提出开发昆明宗教文化旅游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5.
旅游信息     
孙钢副局长考察内蒙古和宁夏两地旅游业 7月31日到8月9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考察了内蒙古和宁夏两个地区的旅游业。 孙钢对两区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后劲给予了高度评价。内蒙古和宁夏所拥有的特殊旅游资源及夏季夜晚凉爽的气候资源,正在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避暑消夏、休闲度假的"新宠"。这是市场对资源的选择和配置,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拥有此类优势资源的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抓住商机,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把暑期旅游进一步做大做强。内蒙古、宁夏所拥有的草原、戈壁、大漠、黄河、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特殊旅游资源,正在赢得海内外旅游者的青睐;这方面的资源优势,正在加快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当地各族人民。 --中国旅游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青海省温泉资源概况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青海温泉旅游开发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青海省温泉旅游与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五大开发模式,以及择优开发、营造优良环境、重视温泉旅游品牌打造、加强配套设施体系建设、保障温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景东 《北方经济》2004,(12):49-50
一、内蒙古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内蒙古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广袤的草原、无际的沙漠和茂密的森林.目前全区拥有草原面积13.2亿亩,为我国四大草原之首.其中局部区域的草场具备世界顶级草原的形态和品质,极具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在当今追求绿色环保、崇尚自然的消费理念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向往着大草原.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很多小城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应从历史古迹旅游资源、红色历史旅游资源、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四方面挖掘,发挥黑龙江省小城镇旅游环境优势.创新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北的省份,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能否将资源上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上的优势,关键要看能否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挖掘并指导景点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宽广辽阔的草原、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著称于国内外。草原民俗是内蒙古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多年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一直是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更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旅游业的支柱产品,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不仅要应对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其内部严重的恶性竞争,草原民俗旅游发展举步维艰。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内部竞争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需要采用创新机制。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