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种质资源越丰富,基因开发潜力越大,就越有利于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内蒙古蕴含着丰富的抗逆种质基因资源,因此,有效保护内蒙古种质资源,将为发展区域农业生产、满足粮食持续生产与供给中发挥基础性战略作用,也将为打造种质资源创新高地、筑牢内蒙古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张莉莉 《北方经济》2005,(12):60-62
一、2005年上半年内蒙古分行支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调整工作思路,加大项目开发和支持力度 今年内蒙古分行针对与自治区的发展速度相比、与开发银行应成为地区经济建设的主力银行的要求相比、与内蒙古辖区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分行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贷款结构较偏等问题,一方面深入各地开展开发性金融拓展空间方面的调研活动,另一方面主动与自治区党委研究室、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对接工作思路.在认真分析分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分行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融入主战场,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的发展战略,使我们找准了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上半年,相应加大了对自治区特色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项目的开发力度,重点开发了能源、交通、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重点领域的重大优质项目,同时选择开发了自治区政府关注的、能够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诸如旅游、"走出去"、中小企业、农牧业产业化、生态建设、县域经济、小城镇建设等领域项目,并对具备条件的项目予以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宽广辽阔的草原、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著称于国内外,草原民俗是内蒙古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多年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一直是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更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旅游业的支柱产品,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不仅要应对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其内部严重的恶性竞争,草原民俗旅游发展举步维艰.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内部竞争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需要采用创新机制,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一、内蒙古转变资源现念,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 本文认为,转变资源观念要从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看待资源,从生产生活领域不同价值视角确定资源形式,把资源观念视为一种综合性观念.树立综合资源观念就要以新的资源视角审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以新的资源价值、资源经营理念看待资源,全面评估内蒙古传统资源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依托资源发展经济的新聚集点、着力点和结合点,即更加关注发展特色经济,以新的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式凸显内蒙古资源优势,实现新型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切实把内蒙古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5.
包利军 《北方经济》2012,(19):13-15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一五"以来,内蒙古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紧紧抓住全国科技发展的大好机遇,全力推进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技创新项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鼓励和支持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推广、消化、  相似文献   

6.
王刚 《北方经济》2021,(7):18-19
近年来,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实施了畜禽良种、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加强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弱项."十四五"期间,要着力提高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能力,建立健全内蒙古现代种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宽广辽阔的草原、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著称于国内外。草原民俗是内蒙古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多年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一直是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更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旅游业的支柱产品,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不仅要应对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其内部严重的恶性竞争,草原民俗旅游发展举步维艰。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内部竞争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需要采用创新机制。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杨臣华 《北方经济》2011,(13):23-2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内蒙古资源丰富、靠近市场、基础较好的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化的现代  相似文献   

9.
黄玲 《中国西部》2011,(5):52-55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力度,力求将内蒙古和新疆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内蒙古和新疆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这两地对西北经济的带动力不容低估。未来五年,国家将充分发挥内蒙和新疆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能源产业,走新型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骏 《北方经济》2013,(3):24-28
在"五二一"战略定位中,关于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更加突出了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比较优势,突出了多年来内蒙古工业发展初步形成的产业基础,突出了内蒙古在全国的区域分工,突出了内蒙古新型工业化的未来发展取向和重点.本文从推进内蒙古新型工业化进程角度,在分析内蒙古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的基础上,对与内蒙古工业化紧密相关的四个基地建设的内涵进行再认识,对近期四个基地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云南省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高质量的甘蔗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成果已居国内领先水平,并走出云南,在全国产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在甘蔗所的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了我国珍贵的种质资源2400余份,是世界第三大甘蔗种质保育基地。"十一五"期间,通过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建成了面向全国的甘蔗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了我国甘蔗核心种质资源336份;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作为资源丰裕地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由于长期的资源路径依赖,有陷入"资源诅咒"的风险.内蒙古陷入"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主要是人力资本、制度和生态环境破坏.破解"资源诅咒",需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实现人力资源集聚;坚持观念创新,为制度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观念基础;加强生态环境约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蓝图定恢宏目标 在科技创新的春风下,长沙高新区已经描绘好了"十一五"蓝图,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发展全景."十一五"期间,长沙高新区将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竞争能力由单纯依靠政策优势向着力营造政策、产业、环境等综合优势转变,着力把长沙高新区建设成为聚集各类创新资源的主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特色明显的生态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14.
黑河马作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黑河市的一块金字招牌。其养殖及产业链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六次党代会提出构建畜牧产业新体系,把畜牧业培育成振兴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畜牧业发展重点由过去"两牛一猪"提升为"两牛一猪一马",黑河马产业发展提到重要日程。关于如何发展黑河马产业,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和研究思考,粗浅认为:应在培育和保护黑河马种群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黑河马文化产业,在看马、赏马、玩马、品马中,促进传统马产业向现代马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把内蒙古的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联结在一起,指明了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内蒙古发展思想,按照光辉题词的要求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立足于共圆伟大中国梦,谋划建设亮丽内蒙古.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东营市垦利区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的优势,把全区作为一个农业景区来规划建设,以田园综合体、国家农业公园、万亩特色片区等为主要载体,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入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打造了'乡村振兴东营样板'。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是新兴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的新阶段,旅游业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内蒙古作为旅游资源大区,应紧紧抓住国家重点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旺盛的发展机遇,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使旅游业成为内蒙古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深入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内蒙古对外开放、促进内蒙古外贸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了内蒙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所具有的独特综合优势,对借助优势、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努力开创内蒙古对外贸易新局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实施和推进走出去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多方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内蒙古,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引导企业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有了突破性进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见成效,为我区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一、内蒙古对外投资基本情况(一)对外投资现状分析1.对外投资初见成效。内蒙古自治区对外投资始于1988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绿色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资源具有独特开发利用的优势和价值,是大规模发展内蒙古绿色清洁能源电力不可多得的战略资源.依据内蒙古风能太阳能绿色清洁能源发电现状和"十四五"能源发展取向,"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要科学编制规划,科学合理地打造风能、太阳能基地;同时要进一步理顺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