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业因此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中国汽车工业日渐开放和成熟,市场消费环境逐步得到净化和规范,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和支持。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在投资环境、市场结构、行业管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面对加入WTO后的冲击,发展迅速。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在加入W凹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通过使自身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就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并且逐步提高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放眼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重要一点在于,必须以开放的和现代的市场观研究,认清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方可能有所作为。笔者以为,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方面面。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早晚的事。加入WTO后,相对保护的、封闭的市场会逐步变为相对开放的、失去保护的市场。首先100de高关税要变为低关税,最终要到35%,甚至更低;配额和许可证也要逐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会减少乃至取消。这样,有限度的竞争将变为全方位的竞争,体现在由产品到服务,由生产…  相似文献   

4.
利用外资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客观重要,它既可以解决中国零部件工业的资金不足问题,又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经营管理经验及现代市场机制和融资渠道等,有助于促进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能力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吸引外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绩,外资对于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技术水平,提高国产汽车的国产率以及出口创汇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加入WTO,我国承诺要逐步将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壁垒削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相关保护政策也要进行重大调整,有分析认为这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轿车搞了很多年,现在再说它是幼稚产业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轿车目前没有走出幼年。毫无疑问,轿车要发展,包括轿车在内的中国汽车工业要发展。但是,怎么发展?最近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消费重心应该放在轿车进入家庭上。 户均一辆轿车并不现实 提出这样的观点,意在依靠轿车来拉动中国汽车工业快速成长,由此而抗击加入WTO后洋车之围追堵截。为了多得一些市场,近期将轿车进入家庭作为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并不错,但绝不能走向极端。例如,从2000年12月中旬开始直到最近,笔者不断见到…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摩配》2006,(8):15-16
2005年是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十五”期间,在“入世”效应的带动下,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建立5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5年。一直受到高度保护的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政府的有效管理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了逐步、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国内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呈高速增长势头有统计资料显示,去年我国轿车销量的增长率超过70%。就北京而言,日前私人购车已占全市购车量的60%,私人拥有轿车100多万辆。根据中国入世的承诺,2005年我国将开放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2007年将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可以想见,国际油品巨头必将大举登陆我国市场。2008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这是中国有识之士和世界各汽车工业国的共识。中国的国民经济正在腾飞,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人民应该逐步拥有汽车,提高生活品质。中国的汽车工业、中国的汽车市场,应该并且可能避免其它工业国家在发展汽车工业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及对社会与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健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汽车市场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汽车价格从原先的高高在上迅速回落到普通民湫可以承受的范围,汽车销量在短短的六年间从2000年的208.6万辆增长到2006年的721.6万辆,增长了3.5倍。预计到2010年,国内汽车需求将超过1000万辆,中国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我国活塞环行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动机市场前景看好和面临的挑战“十五”为车用发动机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十五”规划指出,要坚持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力争2010年使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5年各种发动机需求量为:汽车发动机360万台,包括汽油机228.8万台柴油机123.3万台,代用燃料机万台,摩托车发动机1430万台,农用运输车发动机300万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车用发动机市场面临的挑战1.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关税、配额、服务贸易三个方面作了承诺具体到发动机,按照承诺到200…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工业振兴的目标是生产规模能力到2000年达到300万辆,2010年达到600万辆,现在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企业集团都在强调上经济规模,如是实现汽车工业振兴目标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形成规模生产能力问题,而是市场问题。由于币场是汽车工业实现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前提.如果生产达到那么大的规模,却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环境和市场销路,必将给汽车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的积压、浪费和损失。因此,营造大市场环境.培育和开拓汽车工业的国内外市场.是实现汽车工业振兴目标的前提和关键。一、国内汽…  相似文献   

13.
孟镝 《汽车与社会》2011,(25):I0062-I0063
“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工业自开放以来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口号。今天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年产量最大的国家之时,检点一下“市场换技术”的成效如何,自然必要,但这绝不意味彻底否定中国汽车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之路,更不意味在中国汽车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之时,非要弄一个“从零开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媒体上经常批判所谓汽车工业“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比如有的评论说:“中国汽车工业20年来最大的败笔是什么?是‘以市场换技术’.20年了,市场付出半壁江山,技术仍然一片空白、到了20年后的今天,合资时代应该结束了。”  相似文献   

15.
读编罢朱丽兰部长的这篇文章,我们感觉很振奋。文章的字里行间,展示出了一种决心、信心和气魄,也蕴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这篇文章对编者至少有三点启示。 一是中国人要有一种民族斗志。面对WTO,中国汽车工业自己首先不能乱了阵脚。还没有较量,就轻言放弃,放弃汽车工业这一可以带动和辐射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民族产业,等于是把大片的市场拱手让人,实不可取。二是要抓住机遇,用新观念、新思路创造性地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过去,汽车曾带来了世界的改变;今天,却是一个世界改变汽车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重要的是顺应时代,找准定位,不安自菲薄,大踏步地往前走;中华民族绝不能失掉自信。三是要结合国情,创出有自己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之路。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汽车业需要别人的技术,但更需要有自己的创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在市场引导下提高技术,用高新技术,使“中国怎么改变汽车”的问题,从适合中国国情的清洁燃料汽车中得到解答。 编者特意转发朱丽兰部长的这篇文章,意欲使所有关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人都振奋起来、行动起来,如果还能使有识之士就以上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在本刊各抒己见,那么,编者将不胜欣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市场十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说市场经济需要尊重市场,所以列出中国汽车界不能回避的十大市场问题作一点探讨。一、不要民族汽车工业能行吗?关于要不要民族汽车工业的争论,看起来目前似乎以“不要”派占了上风。理由是中国都加入WTO了,再谈民族汽车工业不合时宜,中国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不过,“加入国际大循环”好是好,但仅以“加入”为目标,主张放弃民族汽车工业的观点有多可怕,现在真是不敢想。参与国际分工其实有高下之分,如同办餐馆,当经理是分工,洗盘子也是分工,中国汽车拼不上经理,也要努力避免自认是洗盘子的料吧?如果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面向市场,为多种车型配套的零部件骨干企业,其技术水平有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基本能满足引进车型的国产化配套要求,并开始进入国际配套市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加入WTO后,整车制造产业将受到世界汽车跨国公司的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工业受到的冲击将比整车更严重。虽然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将它置于全球开放的市场中去,我们就能够明显地发现与国外零部件产业的差距还相当大,这些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摩托车发展轨迹对汽车工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多年来一直是在高度管制中发展。与支柱产业必须由国家来投资控股的发展思路相适应,汽车工业长期没有对民营资本开放(直至2001年底才允许吉利豪情等有限几个品种上市),形成了国有资产占绝对优势的行业所有制结构。然而国家上千亿元的投资和大量的行政干预,并没有使中国的汽车工业壮大起来,而是虽过不惑之年,仍属“幼稚”产业,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仍处于弱不禁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与此同时,作为广义的汽车工业的一部分,与汽车工业具有诸多相似或相关之处的摩托车工业却因被视为“过渡…  相似文献   

19.
王丹 《汽车观察》2011,(1):28-31
继2009年之后,2010年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依旧是一个大爆发的年份。乘用车和商用车同比增长率双双超过3成。在2010年结束之前的11月18日,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上海汽车集团认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股权。这一事件为轰轰烈烈的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画上了一个句号,也让2010年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年份。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汽车市场结束了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促使汽车厂家越来越重视对汽车市场的分析与预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加入“WTO”的步伐日益临近,全球各大汽车跨国公司纷纷抢摊中国市场,面对即将形成的巨大冲击,中国汽车厂家正在采取措施迎接加入“WTO”后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入世前急需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如何凭借中国汽车企业多年来熟知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优势,正确认识中国的汽车市场,加强对汽车市场研究,进一步做好中国汽车市场短、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