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经济》2009,(21):F0004-F0004
“城市国际化”是以经济国际化为重点,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引进、学习国际先进的城市管理经营理念,着力完善城市国际化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城市(节点)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不仅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涉及全球城市发展由什么力量来驱动),也是现实中遇到的一种经常性困惑。这一问题在全球城市研究中没能得到很好解决,关键在于停留于城市竞争与合作的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始作蛹者(两类行动者)及其对城市竞争与合作带来的不同效应。在城市竞争力理论批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以揭示全球功能性公司(机构)的竞争效应导致城市间广泛合作和城市政府间竞争主导城市竞争,并分析了基于网络的合作大于竞争、竞争中的合作、竞争趋于合作的城市竞合关系,以及通过发挥不同参与者的协同效应来优化城市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2,(24):44-44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及人才加速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聚集和流动,使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可以说,所谓经济的全球化竞争,许多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展开的.因此,21世纪必定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世纪.要赢得经济竞争主动权,必须把城市发展提升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激发城市活力,加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4.
靳飞 《国际经济评论》2012,(2):171-176,8
为弥合"南北"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鸿沟,保罗.罗默提出建设"宪章城市"的战略构想,期望从制度层面纠正有关国家错误的发展理念。"宪章城市"由东道国、移民来源国和担保国三个主要角色构成。香港、深圳、新加坡、宾夕法尼亚州等成例为"宪章城市"的合理性提供了丰富的佐证,但是要在当今世界实施该构想,必须克服城市民主不完备、东道国政治风险以及发达国家担保积极性阙如等障碍。  相似文献   

5.
经营城市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加快,我国城市直接面临国际与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如何调整城市的战略定位,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力求在国际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是近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课题.经营城市的理念引入,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 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看城市发展; 区域经济的竞争,首先是城市竞争; 城市竞争,就要构筑城市平台,打造核心竞争力。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地区11个地市的(山西的长治、晋城市,河北的邯郸、邢台市,山东的聊城、菏泽市,河南的焦作、新乡、安阳、鹤壁、濮阳市)中心地带,是豫北区域建市较早、工业基础较好、历史文化较为悠久、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如何把安阳建成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摆在全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带着这一问题,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长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计山带队,组织有关人员,于今年7  相似文献   

7.
庞亚君  王琳  于蕾 《浙江经济》2012,(11):24-25
随着浙江新型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集聚和扩散作用更趋多元。在这种复合的城市体系中,相邻城市如何分工协作、消减斥力,如何错位共赢、增强聚力,已成为一个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同城化的发展理念,倡导开放的区域合作模式,有利于推动"行政区经济"向"一体化经济"转变,为城市发展赢取"1+1>2"的综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几点看法李宝梁城市的国际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夹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间交往与合作的不断加深,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沿海各大城市相继提出把建设国际化城市作为自己的发...  相似文献   

9.
城市营销与政府营销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竞争时代,企业和国家不可能是仅有的竞争主体,城市之间在区域、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也显得越来越突出。竞争意味着走向市场,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就意味着把城市像企业一样推向市场,按照市场规律,获取城市发展的资源。面对竞争,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传统建设导向型管理应逐渐由现代营销导向型管理所取代,城市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管理”层面,必须注入“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10.
综观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的矛盾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变化,各个特定时期出现的城市问题不尽相同,进而采取的城市治理的方式、方法也各不一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治理的特征由过去的"单一中心""以物为本"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同时,大多数人也意识到城市治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良好的城市治理。包容性发展理念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在对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演化过程、国内外对它的解读与内涵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包容性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研究,并结合目前城市治理面临的持续性挑战,探讨包容性发展理念对我国城市治理的启示,进而提高城市治理成效,实现城市的包容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节庆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漪  张小梅 《发展》2006,(1):52-52
二十一世纪是城市经济的时代,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将突出表现为城市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在这个群雄并起、各领风骚的时代,谁拥有了较高知名度、较好的城市形象,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棋先一着.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挖掘城市资源,全力打造城市节庆品牌,已成为各个城市对外宣传、展示自我,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对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加快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正> 大连曾经是一座典型的重化工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理念,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大力发展环境经济,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环境革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成功之路。大连不仅变成了一座花园式的城市,也完成了由传统的重化工城市向现代工业、口岸、商贸旅游和科技文化中心城市的历史性转变。如今的大连,正以其环境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就在城市中各大超市竞争愈演愈烈、硝烟弥漫之际,一些中小商家却另辟蹊径,将战略重点从城市向广袤的农村转移,积极发展乡村超市。这一举措既避开了城市中的竞争压力,又为农民们带来了崭新的消费方式、理念,可谓一举两得。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超市,特别是具备一定规模的连锁超市发展很快、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安也提出了西部最佳、经济强市的口号,发展的机会就在眼前。 发展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建设城市、启动经济的钱从哪里来?这是我们要讨论和力求解决的问题。关于城市建设,西安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新概念。其实,城市建设引入经营的理念,从大连和上海的成功发展中完全有成功的典范可以参照。不过,沿海和内地的差别很大,一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方法才能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经营城市”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可以动员各方面的资金来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立足市情,坚持创新发展,形成了"创新举措—创新战略—城市目标"的创新发展实践路径,以及"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创新城市"的规划决策路径。未来构建芜湖城市创新发展新蓝图,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进路,实现城市特色创新发展的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16.
融合发展的理念与模式,改变了传统上城市发展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局面。本文立足于前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论述了近域城市组群融合发展的背景、内涵,重点阐述了近域城市组群融合发展的战略节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浙江实际,提出了"H"型、"△"型、"钻石"型等三种融合发展模式,以期为近域城市组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预测和设定,是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法定依据。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集聚、带动、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城市规划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策略初探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资源型城市建设及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经济和产业结构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科学制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划,建设生态城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以城市经营的理念经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的普遍共识和战略举措,也是铁岭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杨丹 《中国集体经济》2014,(33):152-153
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株洲市在城市管理中进行了管理理念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分析株洲市在城市管理中取得的良好成果,可以得到如下启发: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视域下开展城市管理创新,需要建立创新的城市管理观、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呼吁创新的管理方法和倡导广泛的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