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他特有的创作风格,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本文试从海明威独特的"硬汉"形象的塑造、独特的"冰山"原则的运用以及其特有的电报式口语化小说语言三个方面论述海明威非凡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是20世纪蜚声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也是精通暗示的专家,在他的作品中,他为读者刻画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外部世界的表象更是作者内心深处感情的迸发。"渔"行为这一在海明威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如果仅从本土文化理解则会有失偏颇,本文就是在摆脱传统观念的情况下重新理解这一意象。  相似文献   

3.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对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们的思想及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其本人的晚年意识进行深层次解读,发现海明威在他的小说中一方面强调重压下的风度,即用优雅和高贵面对死亡;而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他又不愿意在岁月老去中甘愿接受青春的丧失和幻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4.
从海明威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出发,分析了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形成的原因并论述了他的死亡观之一:死亡的不可逃避性。  相似文献   

5.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海明威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以往的研究大多从玛格丽特开枪打狮子的动机去分析这篇小说,但该论文则侧重从自然主义的观点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对海明威及这篇小说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然后提出问题:麦康伯是否是真懦夫?针对这个问题,论文从自然主义的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对麦康伯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麦康伯是个真正的"硬汉"而非胆小鬼;最后从海明威本身的性格特征及其对"硬汉"的描写得出麦康伯其实是海明威自身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以其精湛的现代叙述艺术向读者展示了一副"硬汉子"挑战极限的生动画卷。然而,仔细审读该书还可发现,对圣地亚哥的刻画实则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复杂的知识结构。本文从语言知识、钓鱼与海洋知识以及医学知识分析了海明威的知识结构。这无疑是研究海明威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大自然一直在他的作品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海明威对待自然的态度呈现出一种二元对立的矛盾状态。一方面,他在作品当中体现出对大自然的讴歌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另一方面,他又痴迷于对自然的征服以及通过这种征服所体现的个人价值和精神愉悦。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叙事风格简洁凝练、含蓄深厚,充分体现了他的"冰山"写作原则。在短篇小说《一条好汉》中,他利用外部聚焦,将人物的戏剧式的会话"展示"给读者,完成叙述情景的转移,加快叙述的节奏。本文通过对话段之间存在着不同关系的讨论,揭示衔接手段对实现上述关系及理解对话中人物会话蕴涵以及连贯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以擅长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但是细品他的作品之后,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女性描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于女性的深切关注。女性形象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出现得并不多,但是却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和争议,本文旨在探讨其作品中丰富、真实、具有时代性特点的女性的塑造以及人物塑造存在的不足,使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下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一位小说家,他在作品和人生经历中所表现出来的“硬汉精神”是一座伟大的精神丰碑.对于我国“90后”大学生来说,学习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将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认清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海明威一向以塑造"硬汉"形象、关照男性世界而著称,有评论家认为他是一个忽略女性的男权主义作家。但是在他创作的多部短篇小说当中,我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女性的身影,并且他对于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时他站在女性的一方,透过她们的视角来写作;而有时又会站在与女性对立的一方,表现出对女性的敌意和排斥。本文通过几部短篇小说来阐述他对于女性角色的态度,并试图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与海》是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者海明威是著名的现代美国作家,《老人与海》是他晚期作品的杰作。小说成功塑造了老人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他面对生活的困苦和命运的不幸,依然勇敢、无畏、自信、乐观,保持着人类的尊严和勇气。海明威以自己为原型,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充分地加入到对圣地亚哥性格的刻画上。老人的性格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有非常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是"迷惘一代"的代表。《太阳照样升起》这部作品是"迷惘一代"文学的代表作和现代文学风格的新宣言,其对话及客观式展示人物的技巧受到高度赞扬。论文通过对措词、句型、语法以及对话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说明作者是如何塑造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海明威的作品。该论文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在痛苦和死亡面前,人们应该勇敢自信地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是一位风靡世界文坛的伟大作家,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他的作品《太阳照样升起》进行了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学术研究,然而从读者接受度的角度研究他的作品还很少,文章旨在分析这部作品为读者所接受欣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一书中男性总是"忧愁"和"虚无",在男性英雄主义和硬汉性格的重压下,女性总是保持风度并高扬自己的人格魅力,显示出女性的价值及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从时代的视角解读"迷惘的一代"这一美国历史文化的独特现象,海明威的创作思考与其所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相关联,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精神心境探讨了人类生存的迷惘和出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介绍了厄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本人的性格及其作品指向,通过作品介绍逐步剖析其个人在写作中的两性视角的应用。他不但能超越自己的性别,将女性思想融入自身,还从这个角度出发观察和感受事物,并且通过描述女性双性气质反映妇女不断上升的性别地位和社会权利。海明威作为一个公正的双性视角作家,不但反映了当时社会性别构建,而且对未来社会性别概念的形成也有着预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海明威的家庭、记者生涯及战争经历三方面入手,把握海明威文艺关学思想的内核和特征,对其语言风格及作品中“死亡情节意识”的产生进行分析,旨在对海明威作品和文艺思想的理解做一理论性的铺垫。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的语言朴素无华,准确生动,隐藏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及作品复杂的主题思想.翻译是以现实体验和认知为基础的,译者和读者的认知和理解也来自体验,只有对文本作体验性的认知理解才能获得其创作意图,才能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海明威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小说〈永别了,武器〉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的人物分析,论述了海明威心中的完美理想女性--集传统与现代的新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