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债务风险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过高,债务违约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十分关键。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地方债务规模、偿债能力和偿债压力评估河南省地方债务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进一步控制地方债务风险,从而促进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宏观审慎管理角度看,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鲜明的传染性和顺周期特征。金融市场的“城投信仰”“隐性担保”“刚性兑付”等现象均是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也是需要通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梳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本内涵和我国政府债务发展情况,分析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体系的传导机制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定量判断指标;以福建省为例定量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并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碧 《财会学习》2020,(14):240-241
地方隐形债务风险指的是由于地方政府未按规定在限额范围内进行举债,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来偿还债务以及提供违法担保的债务而引发的债务风险危机。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产生背景,然后简要论述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类别,最后结合地方政府的债务实际提出有效遏止增量隐性债务、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的风险防控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编制我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并通过净资产、资产负债率、债务负担率、KMV 等的分析,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很小,总体可控,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债务是政府债务管理中极为敏感的话题。为正确认识发达地区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笔者选取发达地区某市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该市的债务具有隐性化、或有化、投资性和公共性并存的特征,而其债务风险并不在于财务风险、挤出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等,而在于由于制度和组织设计造成的管理风险。据此,笔者从债务制度供给、债务需要约束和地方债务管理三方面提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的逐步松动,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在获得除税收以外的直接筹资来源的同时,也要面对着巨大的债务问题,承担较高的债务风险。然而,当前政府债务核算和披露所存在的种种缺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不合理和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却加剧风险程度。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有效进行地方债务风险防范的问题,提出在进行政府债务核算和披露改革的基础上,引入内部控制的思想和方法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并最终构建能够有效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会计体系,以此来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以资源税改革为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消减到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之路必须尊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逻辑,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消减风险,而是控制风险的损失与收益.以近期将在新疆试点的资源税改革为契机,借助于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税收制度改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可望迈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及债务风险,审计署三次摸底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各方关注,由于数据的缺失和信息的不对称,债务规模引起各方的猜测。本文认为,总量和规模只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个方面,为能够全面深入分析债务问题,本文以审计署公布的2010年的数据为分析基础,从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系统以及政府部门三个层面分析风险的产生、可能的风险积聚,以及通过融资平台枢纽风险的金融、投资及政府三个传导路径,显然,防止局部风险的集聚、扩散以及切断传导途径是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规模上迅速扩大,债务风险不断加剧。对此,要有效地化解和规避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就必须进行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划分,强调债务监管责任和举债程序,同时努力拓展地方政府的税源,并且要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以此建立起有关的机制和制度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加以约束。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蔡一璇 《会计师》2019,(9):48-49
债务风险贯穿于地方政府负债的整个过程,呈现出微观风险与宏观风险互相传递、放大的特征。随着地方政府借债规模的日益扩大,不但使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还对政府审计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大审计环节的取证难度,也扩大了审计风险的影响层面。因此,如何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话题。本文将从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角度出发,探讨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和潜在的风险,并结合政府审计风险的防范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为基础的灰色评估模型,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设立债务风险警区分类,分别评价国内30省市(除西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研究发现:全国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处于轻中警区,少有省份债务风险出现恶化迹象;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低到高依次为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东中西部地区。最后,本文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地方债务规模膨胀所引发的现实以及潜在的政府信用风险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握地方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正确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有力措施规避由地方债务风险引致的财政风险,从而保证财政安全运行。一、地方债务风险现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偿债风险以及由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选取能够反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构成状况的预警指标,构建了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用以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4.
贾璐 《财政监督》2012,(1):70-72
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已成为当前地方各级财政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而各级政府的债务风险已成为财政风险的核心。政府债务风险,既包括来自于直接债务的风险,也包括和隐性债务、或有债务相关的风险。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对财政,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造成冲击。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首先要认识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但是由于缺乏权威统计,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难以准确把握。因此,研究和切实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以平台债为特色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表明了国家从源头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意图和决心.如何借这次政策的东风,清理、甄别地方政府债务,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率,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债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各地方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陈娜 《福建金融》2016,(4):42-46
纵观近几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数据,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省内各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布局的分析和债务范围的计算,揭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张,且以存量规模大、隐性债务突出为主要特征,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历史根源进行梳理,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总结债务累积引发的风险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债务监管机制,以及加强预算管理等化解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玲玲 《时代金融》2014,(7Z):53-54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我国财政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理论的基础上,收集数据和资料,说明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和特点,阐明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包括债务规模扩张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解释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及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定义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阐述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的常用方法。最后给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我国财政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理论的基础上,收集数据和资料,说明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和特点,阐明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包括债务规模扩张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解释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及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定义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阐述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的常用方法。最后给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阶段,而政府债务风险是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新常态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从三方面风险来分析目前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的现状,从而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及成因,借鉴发达国家风险防范经验,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形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