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倾销措施是世贸组织各成员国普遍运用的保护措施。随着我国市场准入门槛的逐步降低,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家贸易救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企业应对国际竞争提供了新思路。运用国家反倾销机制,将企业经营策略与国家反倾销法规进行有机结合,构筑反倾销陷阱是企业应对竞争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许可使用的贸易保护措施 ,为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利益所频繁使用的一种手段。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 ,其中不乏反倾销权的滥用。我国应对反倾销权的滥用进行法学界定 ,并建立滥用反倾销调查权和反倾销措施的损害赔偿制度 ,以利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之一,但是反倾销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偏离其最初目的,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不断借“反倾销”的名义,施行贸易保护主义。而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和遭受反倾销最严重的国家,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倾销发源于欧洲,有着较早的历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倾销作为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显示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反倾销措施产生的较晚,但很快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反倾销制度,成为国家实施贸易救济的主要措施之一。从历史角度来研究倾销与反倾销的作用,可以看出国家利益在倾销与反倾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国家利益始终是影响国际贸易政策性质的核心所在。倾销会继续存在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之中,而反倾销则成了国家以维护经济与产业安全为借口的贸易保护策略,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倾销逐渐演变为贸易保护主义进行贸易报复的工具,许多国家实施反倾销逐渐倾向于对本国产业的保护,而忽略了由于贸易保护带来的国家整体福利的损失。通过对反倾销保护实施的实际功效的研究,可以使反倾销的实施方正视国家整体福利的盈亏,在保护本国产业的同时更加注意到国内消费者的福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贸易大国,近些年来却频繁地遭遇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抗。其中,反倾销作为一种有效的贸易保护工具,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成为一种普遍的贸易救济方式。本文以印度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措施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也为解决反倾销提供了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祖鹏 《商业时代》2001,(12A):15-16
反倾销规则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保障规则之一。在促进全球贸易公平有序发展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特别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发达国家已经具备完善的反倾销制度的前提下,如果不能建立、发展并良好地应用反倾销制度,那么在全球贸易进一步加剧的当今世界,极易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一些国家频繁使用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反倾销已成为贸易保护的首选方案。而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国家将中国作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从立案数量、产品分布、国别分布等方面分析中国反倾销现状,提出我国要加快制定与完善反倾销立法,创新应对反倾销战略体系,培养相关人才,积极应诉以提高我国企业反倾销的主动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善炜 《海峡经贸》2001,(11):40-42
作为WTO允许的三大贸易补救措施之一,反倾销是当前世界各国最普遍采用的规范贸易秩序、抵制不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但反倾销也逐步被许多国家滥用成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加入WTO,面临来势凶猛的国外对华反倾销,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合力应对。  相似文献   

10.
张琳 《商业科技》2014,(20):37-3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贸易出口也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国际上许多国家也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允许下,开始采取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即反倾销手段。近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多次遭到反倾销投诉,这其中既有其他国家给予的压力,当然也有我们外贸企业自身的原因。本文将对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出口贸易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我国外贸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以及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胡骞 《商》2012,(9):154+153
印度是对外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是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而且印度是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本文从两个层次来研究印度对我国的反倾销:首先从印度对我国的反倾销次数不断增多、涉案金额不断增大、主要涉案行业、印度反倾销案件的处理速度加快等五个方面来认识印度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其次从印度保护国内产业、中印贸易具有竞争性、中印贸易严重失衡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印度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与贸易制裁最多的国家,反倾销调查与贸易制裁,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反倾销制裁的严峻形势,探讨了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郝然 《江苏商论》2005,(3):79-81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反倾销已演变为许多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它也是我国入世后所面临的一种最主要的贸易障碍。本文探讨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认为国际反倾销制度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国家采用以抵制他国的产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国家采用以抵制他国的产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是WTO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反倾销法律已成为WTO成员方贸易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日益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限制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开始从规则内部寻找贸易保护新策略,反倾销措施应运而生。许多国家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反倾销滥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加入WTO后,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起诉,从最初的保持沉默到如今的积极应诉,中国企业表现得越来越成熟,而目前中国应诉反倾销来存在着各种法规、会计准则等的限制,本文对反倾销行为进行经济分析,并阐述中国应诉反倾销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贸易措施。1997年中国首部反倾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单方面作为反倾销目标国家的处境,中国正在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使用国家。本文以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反倾销的调查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对被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起到限制作用,而贸易转移效应则削弱了这种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国遭受反倾销的数量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发现:仅仅通过控制8个重要的"反倾销受害国特征",我们便能很精准地解释和预测各国每年遭受反倾销的数量;一个国家遭受反倾销的数量与其竞争实力的强弱存在着惊人的"巧合"。在贸易实践中,反倾销的根本目的往往是"反竞争"。虽然该制度的初衷是打击违规贸易行为、促进贸易发展,其结果却仅仅是惩罚了那些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经贸快速发展的国家,阻碍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和生产力进步。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和设计与反倾销有关的制衡机制,让该制度真正成为保障贸易秩序、促进贸易公平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正面力量。  相似文献   

20.
倾销与反倾销历来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对矛盾。西方国家为了争夺市场,打败竞争对手,总是利用种种手段,包括倾销手段来进行竞争。为了对付别国的倾销,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一些国家又通过国内立法对倾销加以限制。二战以后,一些国家更通过GATT这一国际性协定对倾销加以规范并予以限制。在关税税率不断降低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使用,成为一些国家者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多次受到反倾销起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和我国产品在外国的销售。中国已成为国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90年代以后,平均每年高达29起,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1999年竟高达37起。因此,我们必须对反倾销高度重视,本文将在分析中外国家在反倾销起诉中的焦点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及政府对反倾销起诉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