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白然  田敏娜 《中国经贸》2014,(13):60-61
随着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承德会展业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但同其它会展业发达城市相比,承德市会展业的水平和层次都比较低,本文从分析承德市会展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发展承德市会展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巍展 《宁波经济》2006,(3):8-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会展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我市会展业起步迟,发展快,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为此,最新制定的宁波会展业发展规划将为我市的会展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规划中指出,到2010年,要把宁波打造成为长三角南翼会展之都。宁波会展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市十次党代会和全市加快发展服务业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城市会展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业是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凭借对所在城市产生的可观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越来越为国内各地所重视。然而,一个城市能否举办会展和会展业能否在该城市的发展成功是有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城市提出要发展会展业而真正将会展业发展好的城市却并不多的原因。本文正是从这一区别出发,在将会展业视为城市下属独立经济个体的基础上,借鉴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将影响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划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指城市举办会展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条件,激励因素指有利于推动城市会展业加速发展或提升地区会展业发展潜力的各类因素。文章最后运用双因素理论对香港和杭州会展业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希望能为国内城市的会展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杭州会展业的优势、劣势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宇 《特区经济》2008,(6):61-62
杭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和完善的会议设施,是中国著名的会议城市之一。随着西博会在杭州的举办,杭州的会展业迅速发展。文章分析了杭州会展业的现状及其优劣势,并对杭州会展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含西  胡平 《北方经济》2010,(18):33-35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的会展业成为一些城市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对于会展业的研究逐渐从定性的对策建议向定量研究分析发展,一套完备有效的会展业评价体系对于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以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论文的分类和内容分析,找出各体系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效果及局限性等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得出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而促进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会展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会展经济具有很强的城市经济特色,以其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及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对城市形象的树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汇聚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城市为会展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双向驱动的良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浪漫之都大连,作为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之一,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连还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中小城市,然而从90年代初开始,大连首先以“大连国际服装节”为突破口,打造了一个享誉全球的国际会展品牌,随后又相继开发了一系列形式各样的知名会展活动,  相似文献   

8.
作为经济发展的“睛雨表”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中国会展业作为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为人类带来7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会展业就是“新”的融合,它既是城市功能的新体现、拉动内需的新动力,也是一个汇聚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的平台,它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会展业成为推动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的确立,为杭州会展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活力,为杭州会展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杭州会展业所拥有的优势及杭州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方飞 《中国经贸》2012,(14):29-30
随着国家将会展业纳入“十二五”规划,会展业作为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许多城市的重视,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阐述了厦门会展业的发展概况,进一步分析了厦门会展经济在厦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制约会展业的不利因素,并就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厦门会展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会展业不仅具有强大的经济和产业带动作用,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功能定位、促进城市经济贸易合作、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文明素质的提高。同时,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因此,不能盲目地通过建设会展场馆来带动本地会展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会展业发展条件分析,以舟山市为实例研究,提出了可供沿海中小型城市会展业发展借鉴参考的战略规划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城市发展会展业有其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会展经济,把会展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城市政府要做会展经济宏观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主导者;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的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对外开放相结合,走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会展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服务行业。会展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会展业经济的发展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对会展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何将消费热点运用到品牌会展策划中对会展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消费热点与会展业的相互影响,得出消费热点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而指出未来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消费热点,全面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品牌会展,促进会展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州会展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松萍 《特区经济》2005,(6):251-252
目前,中国会展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自成体系、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广州是国内会展业发展最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广州政府将发展会展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会展业成为广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造船、汽车、会展、物流),加快广州会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进天津会展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会展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会展业强大的辐射和拉动功能并未完全体现,会展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城市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通过借鉴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经验,结合分析天津市会展业的现状和规模,探索有利于天津会展业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樊英 《特区经济》2009,240(1):29-31
旅游业和会展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它们与房地产业一起并称为21世纪"三大无烟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州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又是中国会展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旅游业和会展业发展对推动广州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广州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可望成为21世纪广州经济腾飞的双翼。  相似文献   

17.
盛建国 《魅力中国》2013,(28):298-298
会展业属于服务业。是在经济发达的基础土产生的,任何会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因此国内外会展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太多依托于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会展竞争力的影响极为重要,而全展业对经济发展水平又有极强的依托性。2010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左右。大连是中国北方最具开放色彩、最具活力的城市,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最高。城市环境最具特色的国际化港口城市。有发展会展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施昌奎 《首都经济》2007,(10):91-93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从首都功能定位和资源比较优势出发,强调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会展经济则是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展览场馆的运营管理是会展业的一个具体问题.采取何种模式将影响到会展业的健康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拉动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会展经济的概念,分析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成都市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以此来为西部中心城市发展会展业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创意经济"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其基础是创意资产拥有促进经济成长和发展的潜能,创意产业是世界创意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意会展业对城市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创意会展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加强文化创意与会展业的有机整合,培育和完善文化中介组织的职能,构建创意会展产业积聚区,大力培养创意会展专业人才,为进一步推动武汉创意会展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