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和回火次数等因素对 Cr12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12钢采用1000~1030℃淬火,440℃两次中温回火,可显著提高Cr12钢的强韧性。此外,采用980℃淬火,280℃两次回火,其强韧性也很好。对于 Cr12型的钢的强韧化已有不少研究,如循环相变,四步热处理等,但对于某些产品,这些方法显得过于复杂。我们基于工厂的实际情况,对 Cr12钢的强韧化进行研究,选出适合该厂条件(产品:小轧辊,硬度要求在 HRC58以上,工作中受冲击载荷)的简便的强韧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Crl2Mo V钢通过一定工艺参数进行热处理,然后将不同试样得到的组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最终确认一种合适的工艺。研究表明,高温固溶淬火+高温回火后的预处理钢碳化物最均匀、细小,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12Cr2Mo1R钢具有比12Cr2Mo1材质更强的蠕变性及耐高温能力,是目前国内锻焊式加氢反应器的主体材料。而不同的锻造工艺对产品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里采用WHF锻造法拔方,同时采用两次正火+一次高温进行热处理,最后对样品进行了拉伸及金相分析,发现所采用的锻造工艺较大程度地改善了12Cr2Mo1R钢的性能,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生产企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模具钢SKD61     
新型模具钢材料 SKD61钢是一种含硅、铬、钼和钒的中合金热作模具钢。通过对其热处理工艺与硬度关系的研究 ,给出了适合的热处理工艺。 SKD61钢最佳热处理工艺为 1 0 2 5~ 1 0 70℃淬火 ,560℃一次回火 ,580℃二次回火。经上述处理后得到组织细、晶粒适中的马氏体组织基体上分布着细小的碳化物 ,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而且淬透性能好 ,比较适合制造尺寸大、形状复杂的模具。  相似文献   

5.
侯远滨  王鑫 《化工管理》2015,(11):55-56
20Cr13钢经过940-960℃亚温淬火、650±10℃保温3-4h回火空冷的热处理调质工艺,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力学试验机观察检验.结果表明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和综合机械性能,晶界处没有明显的杂质偏聚现象,并且没有明显的第二类回火脆性的产生,从而保证了20Cr13组织与性能的综合改善.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一种高碳 Cr Mo V合金抗磨铸铁 ,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和变质处理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 ,耐磨性优于Km TBCr15Mo3合金抗磨铸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两次淬火一次回火以及具有中间保温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细化9Cr-WVTi N钢的马氏体板条以及析出物。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表明,9Cr-WVTi N钢中的MX相(M=Ti,V;X=C,N)的初始析出物温度要高于M23C6相的初始析出温度,其中M23C6相的初始析出温度为870℃。两次淬火一次回火处理后,马氏体板条的平均尺寸由0.5083μm降低到0.4221μm,而析出物的尺寸由83nm增加到86nm。经具有中间保温过程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后,马氏体板条的平均尺寸由0.5083μm增加到0.7152μm,析出物的尺寸由83nm降低到71nm。DBTT测试的结果表明,分别细化马氏体板条组织以及析出物均有利于增加材料的韧性,降低DBTT。  相似文献   

8.
针对20Mn Mo Nb与0Cr18Ni11Ti异种钢焊接,通过制定合适的焊接方案,分析其的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获得满足标准要求的焊接结构,完成焊接工艺评定,保证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超高硬度及强度的高速重轨钢,在U75V钢成分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向其中添加一定量的Cr合金元素,并与原钢种进行了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以便得到成本与性能配合最佳的含Cr合金化重轨钢,使其力学性能优于现有的U75V重轨钢的性能指标,并且在内、外部质量方面能够满足高速铁路重轨钢的使用要求。同时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分析了Cr元素的加入对试验钢夹杂析出物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试验钢微观组织、晶粒度进行观察分析,探究Cr合金元素对试验钢组织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合金化元素Cr的含量为0.45%时,重轨试验钢的强度、硬度性能达到最大值;珠光体片层间距最小,晶粒度等级提高,晶粒变得细小。研究结果对于开发超高强度和硬度级别重轨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钢的淬火工艺是提高其机械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实践证明淬火硬度影响因素中,既有单因素的影响,也有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利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法对45钢进行试验,分析淬火硬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确定出最佳的淬火工艺。 一、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 试验材料:25的45钢,其成分及原始硬度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压缩机活塞杆激光淬火工艺机理和表面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压缩机活塞杆激光淬火试验,分析淬火层硬度及厚度变化,发现硬化层在深度方向的硬度几乎无梯度变化,对提高活塞杆等轴类零件的耐磨性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环氧乙烷反应器C-11环焊缝开裂现象的分析,确认低合金高强度淬火钢高残余应力焊缝在高温锅炉水中的应力腐蚀是造成反应器环焊缝开裂的主要原因。采用打磨消除裂纹后,用低匹配手工氩弧焊打底、等强度焊条手工电弧焊填充和盖面,焊前150℃预热和焊后350℃消氢等焊接工艺,对焊缝进行了修复。在工艺控制方面采取更换药剂以降低钠离子和溶解氧质量浓度以减少引起应力腐蚀的锅炉水溶质。  相似文献   

13.
刘宗茂 《河北工业科技》1999,16(1):33-34,42
利用硬度评定法对聚醚淬火介质的成分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45钢试样在浓度为15%的聚醚水溶液淬火介质中淬火,不但表面硬度高,而且硬度梯度平缓。使用该淬火介质对45钢轴承套圈淬火,在获得高硬度的同时,显著减小了淬火变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量试验探索了提高墙地砖陶瓷模具使用寿命的途径。试验表明,用双金属材料完全可以取代 Cr12MoV 钢来制造优质模具,其使用寿命为Cr12MoV 钢的两倍。  相似文献   

15.
钢淬火后得到M或Ar.M K Ar,淬火组织不稳定,不能直接使用。淬火钢必须进行回火将钢加热至下临界温度(AcI)以下,保温后冷却下来,才能得到稳定的M回,T回,S回,P回等组织和所需要的力学性能,钢的组织决定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近年我国研制的7CrSiMnMoV 火焰淬火钢进行了热处理工艺参数,组织与机械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证明,该钢过热敏感性小,回火稳定性较高,热处理后,强、韧性匹配较理想。能满足厚钢板冲裁模使用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1故障现象和膏机因一次同一GGD电源柜控制的涂板机故障,导致GGD电源柜输出端零线短路,造成和膏机控制柜内的6块12V Siemens直流电源全部烧坏。由于生产的紧迫性和原装Siemens同型号电源的购置需要时间,同时也考虑到配件的国产化,使用了国产的12 V电源进行替代使用。安装后和膏机能开机使用并制出符合工艺要求的第一锅铅膏,1天后第一次出现铅粉称重报警,报警消除后即可恢复,该故障并不是每一锅膏均  相似文献   

18.
以Fe-1.4C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退火、淬火以及回火工艺,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试样的组织观察。结果表明:950℃退火后,Fe-1.4C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片状珠光体组织及网状二次渗碳体;在800℃、960℃、1000℃水淬后,Fe-1.4C合金得到的组织分别为隐晶马氏体和不同位相的片状马氏体,马氏体含量随淬火温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脱硫反应器的制造过程比较繁琐,要求严格控制封头和筒体的堆焊、12Cr2Mo1R的焊接等制造难点。论述脱硫反应器的一些组件的制造工艺,并介绍设备的制造难点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20.
影响醇解第二粉碎机长周期运行的几个重要因素,刀具、PVA产品特性和粉碎机结构分别做了介绍。对作为刀具材料的T10、Cr12Mo V和9Mn2V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醇解第二粉碎机刀具材质的选择及其热处理方案;提出了醇解各列应按粉碎机的能力合理排产;对二粉刀盘结构如何影响二粉能力做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刀盘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