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理财》2004,(5):17-17
我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主要有以下五种:(1)内地企业在境外直接上市(IPO)———以H股、N股及S股等形式在境外上市。中国内地的企业法人通过在香港首次发行股票(简称H股),或者在纽约首次发行股票(简称N股),或者在新加坡首次发行股票(简称S股)的方式直接在境外获得上市的方式,H股如青岛啤酒,S股如中新药业等等。(2)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直接上市(IPO、红筹股形式)。中国内地之外的法人公司或其他股权关联公司直接或间接享有中国内地企业的股权权益或者资产权利,并且在中国境外直接上市的方式,如裕兴电脑在香港创…  相似文献   

2.
动态     
《新理财》2011,(10)
商务部将研究如何规范VIE模式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近日表示,商务部正在与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如何规范许多国内企业利用协议控制模式(简称:VIE模式)在美国上市的做法和行为。根据VIE模式,一家没有境外投资限制的境外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一家中国业务实体。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企业应运而生,到现阶段,我国互联网行业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更快更好的融资成为该类企业要面临的问题。国外证券投资市场相较国内而言门槛低,效率高,互联网企业纷纷选择海外上市融资,这也推动了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融资效益,分析海外融资上市目前对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大致出现了四次高潮。2000年,新浪、网易等中国首批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推动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第一波高潮。  相似文献   

5.
今年伊始,香港交易所为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其作为“中国首要集资中心”的地位,在其发表的《企业管治咨询总结报告》中,对上市规则进行了多项修订,其动向吸引着业界和股民的极大关注。在这个内地企业首选的境外上市之地,《国际先驱导报》对香港交易所总裁周文耀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协议控制是我国企业境外间接上市中一种常见的合规性安排,赴美上市的互联网、教育类等企业基本都采取了协议控制的模式。本文详细阐述了协议控制的内涵,梳理了FASB协议控制中可变利益实体(VIE)的确认、合并计量及信息披露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协议控制会计处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合并相关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内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总结了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情况、方式选择和上市动机,从境外上市中存在的关联交易、刺激地下钱庄发展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国有资产流失、国内优势资源与利益分配外流、税收流失、外商直接投资虚增、外汇占款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币值稳定等方面分析了海外间接上市可能的风险,讨论了引申出来的三个问题:(1)国际证券交易所竞争加剧,激烈争夺上市资源,交易所逐步分层,分工格局逐步明朗,国内证券市场有边缘化的潜在可能;(2)一些知名跨国公司从海外资本市场撤离值得我国企业思考;(3)交易所的竞争、国内企业在海外间接上市,在货币层面上是货币竞争、货币替代的一种表现方式。最后,报告给出了一些原则性对策思路:(1)发展资本市场;(2)问接融资体系中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3)从两个线路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4)税收政策并轨,清理各种”外资超国民待遇”政策,封死政策套利空问;(5)在我国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国内市场与国际愈加一体的大背景下研究海外间接上市中的相关监管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者:马瑞清[澳]安迪·莫(AndyMo)[澳]珍妮丝·马(JaniceMa)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日期:2011年5月本系列丛书包括《企业融资与投资》《企业兼并与收购》《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指引》《在中国境内上市指引》等4本书。其中,《企业融资与投资》详细阐述了私募股权融资与风险投资、股票定价与企业  相似文献   

9.
钟凡 《会计师》2019,(12):5-6
VIE模式在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寻求海外上市、实现境外融资方面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在VIE模式下,境内外资全资子公司(WOFE)和境内经营实体(VIE)之间的转让定价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首先阐述了转让定价的定义、产生基础及影响因素;其次,结合Z公司的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VIE模式下公司转让定价及风险管理策略;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就当前VIE模式转让定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境外私募并购境内企业境外套现的模式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私募股权基金已经成为国内优质企业境外上市的幕后推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进程.本文分析了境外私募股权基金正在形成的新的较为成熟的模式,当前在次贷危机蔓延的形势下,政府应加强监管,避免外资对于国内优质企业的低价并购,防止战略性资源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到底是选择国内资本市场,还是扬帆出海?当一家企业已经决定上市,上市地点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选择。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终于在疲倦之后再现活力,中国内地企业也由此活跃于各个资本市场。据统计,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129家企业在境外13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32.95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共吸引347家企业上市,融资720.5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理财》2008,(9)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延续了第一季度的颓势,又创下了近三年新低。根据清科集团7月10日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本季度仅有3家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获得VC、PE支持,融资额降至4.0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具有时间短、成功率高、上市后再融资比较灵活的优势,因此,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积极争取到境外上市来完成企业发展的融资计划。为详细了解企业境外直接上市的后续情况,加强外汇管理,我们对吉林省境外上市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孙昊天  李楠  肖斌 《中国外汇》2023,(14):32-36
<正>考虑A股与港股、美股的受众不同,预计拟上市企业不会因为备案制或注册制的实施而在短期内产生根本变化。境内中小型民营企业、A股限制上市行业企业、外资财务投资人众多的企业、业务模式创新的初创企业仍会选择境外上市。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中国证监会公告[2023]43号,下称《管理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5.
红筹上市一直是内地企业海外融资的快捷通道。所谓“红筹上市”,是指境内企业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在开曼群岛、维京、百慕大等离岸中心设立壳公司,再以境内股权或资产对壳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收购境内企业的资产,以境外壳公司名义达到曲线上市目的的过程。但2005年以来,因外汇局的《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登记和外资并购外汇登记有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B股市场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我国于1990年初设立B股市场,初衷是为国内企业寻求外资,以求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外资不能进入A股市场的情况下,达到既从国外筹集资金,又避免外资给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证券市场造成冲击的目的.多年来,B股市场可谓命运坎坷.1992年2月第一只B股真空B股在上海发行上市,1992年到1997年6年间,B股市场每年以十几家的速度在增长,其间的1993年,上市的B股达到了22家的历史高纪录,到了1997年年底,在沪深两地上市的B股就已达到了101家.不过随着H股、N股等企业直接到境外上市的步伐加快,境内企业通过B股市场吸引外资的意向越来越少.特别是自1997年红筹股、H股大量发行上市以来,B股市场为内地企业筹集外资的功能已经大大弱化,无论市场总体规模,还是单个股票流通规模,均不能与红筹股、H股相比.1998年之后,B股市场的发展脚步就骤然减速,2000年后就彻底停顿了下来.迄今为止,B股市场一直停留在2000年的规模上.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6,(4):4-5
商务部将设境外商务投诉服务中心,湖南将加强对欧盟引资力度,意大利贸易代表团淘金中国, 至2005年底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市值达3700亿美元, 仲量联行报告去年中国市场外资买入达23亿美元,外商投资国际货代审批权下放, 研发国际化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新形式,合资炼油项目外资不得控股, 商务部:52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有用性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1992年上海真空B股上市起,中国开始允许部分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公开发行国内上市外资股(人民币特种股票,即B股),至今已经历了9年的时间。《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上市外资股规定的实施细则》规定:“公司在中期报告、年度报告中,除应当提供按中国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内准则-CAS)编制的财务报告外,还可以提供按国际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国际准则-IAS)或国际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9.
王珏琰 《中国外汇》2006,(10):28-28
8月9日,商务部、外汇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2006年10号令),明确了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基本概念、审批与登记程序等,对避免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做了规定。由于新规定抬高了外资并购和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实现境外上市的审批门槛,加大了外资并购监管力度,立即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0.
海外筹资的会计要求周忠惠,潘飞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集资的渠道也由国内拓展到了境外、国外。股票在海外挂牌上市是吸引外资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香港为例,论述我国企业在香港上市必须遵循的会计规则,以及会计方面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一、有关上市的会计规则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