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控制水温 黄鳝比较怕热,其最适水温为22℃—28℃。当水温高于28℃时,其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夏季,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容易升至28℃,因此,盛夏一定要做好鳝池的防暑降温工作。 (1)种植水生植物。既可遮挡部分阳光,便于黄鳝的潜伏,又可改善池塘环境,降低水温,有利于黄鳝生长。但水生植物的遮盖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  相似文献   

2.
<正> 夏季是黄鳝养殖的关键性季节,如何抓好温度调节、溶氧调节、饵料投放等管理措施,使鳝顺利过夏,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温度调节:夏季气温高易造成黄鳝死亡,切实抓好调温、控温工作,使鳝池温度不超过28℃为宜。  相似文献   

3.
<正> 鱼池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长和经济效益。尤其在夏、秋两季,水质的调节是鱼池日常管理的关键。1、保持池水丰富的溶氧。池水的溶氧一般要求在5毫克/升以上,否则鱼摄食量会减少,生长缓慢,饲料的利用率会降低。保持池水丰富的溶氧量,一是每10天要加注一次新水,换水量占池水的1/4,这样可增加溶氧和补充某些缺乏的营养元素,冲淡水中的有毒物质和有机质;二是机械增氧,促进池水对流,散发水中的有毒气体,有效增加水中的溶氧含量,加速鱼类的摄食生长。但要注意开动增氧机坚  相似文献   

4.
<正>要使池塘养殖黄鳝获得高产高效,养殖后期应特别加强饲养管理。一、改善水质鳝池水深控制在30cm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使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相似文献   

5.
<正> 一、降温关。黄鳝怕热,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而夏季阳光曝晒很容易使池水迅速升至28℃以上,易使黄鳝发生中暑,甚至被烫死。由此可见,夏季鳝池水温管理尤为重要。通常采取取在鳝池四周种植南瓜、丝瓜、扁旺等藤蔓植物,或搭架凉棚进行遮阳。电可在池水面放养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水源方便的养殖户,在夏季气温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一、水质调节水质调节主要是提高水中溶氧量,减少耗氧量和氨氮含量,池水透明度提高,控制在30-40cm。调节的方法:一是适时加注新水,排除老水。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深20-30cm以保证池塘水位不低于1.5m。注水在清晨4时左右进行。如鱼类缺氧浮头,立即注水能有效地解除浮头。二是停施或少施有  相似文献   

7.
<正> 要提高养鳝成活率,确保养鳝成功,除了抓好鳝种的投放和饵料的新鲜外,还必须搞好五个关键环节的管理: 一、水质管理。保持池水清洁和酸碱度适中,是加快黄鳝生长的必要条件。在养鳝生产中应从三个方面加强水  相似文献   

8.
养殖黄鳝要获得较好的效益,必须自己养殖种黄鳝,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大,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提高黄鳝产卵量的几项关键措施。1、选好场地: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稻、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形式利于亲黄鳝产卵。2、调好水质水位:亲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水的酸碱度pH值应在6.2~7.8,水位深20cm~30cm,新鲜的水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3、放养密度要适当:新放进的黄鳝个体要适中,最好选择100g~150g的黄鳝作产卵黄鳝,此时的黄鳝雌雄比例为1∶3~4,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亲鳝10条左右,太多影响产卵…  相似文献   

9.
黄鳝规模化池养密度较高,水质易恶化,有时难免会有一些弱鳝、病鳝死亡,这种现象尤其在傍晚至清晨溶氧下降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因此,每天必须坚持早、晚巡池观察,及时将病、弱鳝及死鳝拣出,以切断传染源。否则,会因传染病蔓延,导致大批黄鳝死亡。  相似文献   

10.
池水是鱼体赖以生存、生长的外部环境,鱼池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影响水质的因子包括溶氧、pH值、浮游生物、有害气体等多个方面,水质调节作为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围绕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处理,下面就水质调节的三大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精养鱼池水质调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长期不加水,不换水,也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池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人工饲养黄鳝主要有水泥池和土池、稻田等养殖形式,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效果也较好,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 1.1池塘 10亩池塘一口,水深1.5m,池塘淤泥10cm,池长方形,南北向,池塘对角设进出水口。 1.2水源 水源来自塘边河水,水质清新,透明度为30cm,pH值7.5,溶氧量6.5mg/L。 1.3网箱 70口,每只网箱24m~2,规格3×8×  相似文献   

13.
<正>秋冬季节黄鳝上市价格要高出夏季好几倍,所以正是黄鳝上市的最佳时节。但是冬季黄鳝捕捞十分困难,绝大多数养殖者采取全池挖泥取鳝的办法,而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黄鳝损伤大,所需时间长,同时也破坏了鳝池载体的生态结构,有损于来年的生产。下面介绍两种比较快速、安全的诱捕法。1.批量捕捞。采用草垫诱捕法,于初冬放干池水之前做好诱鳝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饲养黄鳝是较理想的养殖项目,人工养殖黄鳝的主要技术是水质的控制和人工饵料的供应,采用生态法饲养黄鳝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一、建池按一般养鳝方法建一个20平方米以上的鳝池(过小不适合此方法,太大则管理不方便),每平方米投每公斤30尾重的鳝种。二、混养鳝...  相似文献   

15.
<正> 近些年来,我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将本地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的原理及许多管理技术用于黄鳝养殖中,效果十分显著。它不但克服了黄鳝生长期间的诸多矛盾,使黄鳝生长期年均延长近3个月,缩短了成鳝养殖周期,而且克服了庭院水泥池养鳝因池水浅造成的越冬困难的不利因素,大大提高了黄鳝越冬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收捕黄鳝。收捕黄鳝越冬方法有: ①用竹鳝笼(入口有倒钩,鳝易入难出)若干,内放猪肝,蚯蚓等诱饵于池周,夜置晨取。 ②用2—4平方米网片置于水中(网片上置诱饵)盖上草包沉于水底,约30分钟后,将四角捏起,掀起草包,可起捕大量黄鳝。 ③干池挖泥:越冬前,趁黄鳝潜伏在泥土表层时,排干池水,翻泥捕鳝。 二、选留亲鳝。留作繁殖培育用的雌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要想养好一塘鱼,先要养好一池水。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水质好坏是决定鱼类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稳定高产,调节水质是关键。一、鱼类对水质的要求1、容氧充足。包括窒息点、容氧量。容氧低,生长速度下降,饲料系数增大,体质差,抵  相似文献   

18.
<正> 用稻田培育增殖水蚯蚓用来养殖黄鳝,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进行生态养鱼的生产方式,即通过在稻田建池,引种培育水蚯蚓,供黄鳝自行取食,加之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及适宜的水质为黄鳝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黄鳝在稻田中往来觅食活动,疏通田泥,捕食害虫,又创造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环境条件。稻田育蚓养鳝,一般每亩可增收稻谷30-50kg。采用此法,除做好稻田养鳝的一些常规工作外,重点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 黄鳝适宜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的水体中生活,要求水体溶氧量大于2mg/L。低溶氧会降低黄鳝生长发育速度,降低饵料转化利用率,严重时会引起黄鳝泛塘而死。因此,黄鳝养殖池水体增氧对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藕池中养蟹,藕可吸收池水中的营养,减少水中的有机物,调节水质,增加溶氧,有利于蟹的生长。藕池中含有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动物,为蟹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在炎热的夏季,荷叶可遮挡阳光,防止水温过高,为河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