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山东聊城市"空心村"现状的调查为基础,探讨了制约欠发达地区"空心村"治理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空心村" 治理的原则、模式和措施,以期对欠发达地区"空心村"治理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空心村"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整治"空心村"已成为解决我国农村问题、发展农业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议题。"空心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土地边际生产力低是经济层面的因素,但是制度缺位是造成农村"空心村"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使用权流转制度是从政策层面遏制"空心村"现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后,苏南地区农村的"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空心村"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同时也浪费了农村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妥善解决"空心村"问题,推进苏南地区"两个率先"的实现,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扩大农民收入渠道;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宅基地流转程序;要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完善农村养老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空心村”青年婚嫁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工潮蔓延,"空心村"大量涌现。而农村青年婚嫁这一重要社会行为在"空心村"背景下有了较大变化。闪婚、婚嫁费用急剧上升、男青年娶妻困难等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婚姻家庭的稳定,并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和男性父母贫困化,养老问题突出,暴露出农村社会治理的短板。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对咸阳市“空心村”现象的调研,分析了“空心村”问题的现状、产生根源以及负效应,提出适合咸阳市的空心村治理模式:城市周边区域“空心村”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中;远离城市区域“空心村”整治,通过人口向中心村“迁移”的模式和村庄内部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具体的治理措施:准确定位,做好村庄的科学规划;深入宣传,加强村民的思想工作;因地制宜,灵活筹措整治资金.  相似文献   

6.
开展空心村调查,探索空心村改造路径,推进空心村整治,是释放土地存量、缓解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性矛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促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选择大都市郊区的典型代表——广州市增城区为案例地,首先,分析增城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空间分布特征,然后,集聚增城空心村的整治模式,最后,提出未来增城空心村改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就在人们外迁远行的身影背后,一个个村落清净起来,渐渐地成为了"空心村"。 "空心村"的存在,与日渐兴旺的新农村建设形成了突兀反差。江苏溧阳市天目湖镇利用全域旅游,打造特色宜居田园乡村,吸引村民回乡创业。桂  相似文献   

8.
农村“空心村”现象在给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层面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主要表现为,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缺失、留守人员问题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力不足.本文围绕农村“空心村”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政府、社区、农民自身多方并举,降低“空心村”带来的消极影响,加速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空心村"农民能组织起来是因为村民之间血缘地缘关系仍在发挥作用,本质上是形散神不散。形散神不散的空心村在城市化背景下,"空心村"的村民虽然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转移到城市,但是其村庄社会关系和人情往来仍然存在着:农民在家乡仍有耕地与宅基地,有割舍不断的人情往来,有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义务,有落叶归根的情结等,这就使  相似文献   

10.
侯海燕  刘倩 《魅力中国》2011,(7):314-31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新建住房的增多,由于村庄规划等各种原因,“空心村”的出现已不可避免,很多地区也设有“空心村”治理试点村。但是,“空心村”治理毕竟还处在起步阶段,势必会出现一些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空心村”治理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卢爱红 《魅力中国》2009,(36):127-12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一户多宅、乱占、未批先占、划新不交旧,宅基闲置等现象愈来愈突出,渐渐形成了"空心村"。这不仅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对农村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而且也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不仅对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和基础,其内在逻辑在于创新民族文化开发形成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在多方参与、开放协作的外部推力作用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以贵州省黔南州洪江村为例,探讨洪江村创新民族文化开发,构建独具特色的"村落遗存的艺术活化"产业,破解"空心村"问题的经验,聚焦乡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多维层次重构,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联动过程,分析其中的反应机理和逻辑,从而提炼民族地区破解"空心化"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空心村"现象,"一户多宅",乱圈、乱占,缺乏统一规划,土地浪费严重等问题.为此,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实行超占有偿使用;搞好村庄规划和旧村浓缩整理,实现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朱小盛 《中国经贸》2014,(1):184-184
“空心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不合理的聚落空间形态,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使人们对“空心村”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加快推进对“空心村”的改造,笔者对豫西南邓州市的“空心村”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过程中发现,全市行政村都有不同程度的“空心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桑植县为例,介绍了空心村问题的基本现状,分析了空心村产生的主要原因,总结了空心村整治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思考与建议:1、抓好村镇规划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回归经济”;2、推进农村集居化建设;3、完善政策法规,作好村镇规划体系建设;4、加强宅基地的管理,严格实施建新交旧制度;5、应积极探索多种村庄整治模式,合理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6.
“空心村”是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的典型现象,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的最大障碍。文章在江西省石城县以湖下村、珠坑村和耸岗村的“空心村”改造为代表的专题调研之基础上,通过分析“空心村”概况、治理实践及效益,进而归纳总结出有关“空心村”治理与改造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民生活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中部地区试点村和入户调查样本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空心村整治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农民上楼,接受对超占宅基地收费和退出宅基地最希望得到哪种补偿等变量是影响空心村整治农民意愿的重要因素。空心村整治实质上既是一个发展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乡关系和谐的社会变革过程。因此,空心村的治理必须因地制宜,做好整治规划,积极探索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构建多元化的空心村整治投资机制,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从土地利用成本角度解读我国“空心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近20年来,农村住房建设规模逐年增大,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外华内虚”的村庄结构,即“空心村”。文章阐述了“空心村”的特点,着重从土地利用角度,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空心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空心村复垦后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提升,发展种植农业,并提供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本文以熟化剂、粉煤灰、熟化剂+粉煤灰等为改良材料,采用了小区试验,开展了不同改良材料下空心村复垦土壤氮素淋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空心村复垦土壤中铵态氮在各处理及小麦各生育期均较低,为1.14~6.03 mg·kg~(-1),未出现累积情况。氮素淋失主要体现为硝态氮淋失,且在各处理下硝态氮淋失特性各异。空心村复垦土壤施入粉煤灰(TC处理)后,0~60 cm土层中氮素累积最多,利于小麦生长。建议在复垦空心村土地耕作层中施入适量粉煤灰。  相似文献   

20.
钟哲  孙璐 《产权导刊》2021,(1):50-54
"空心村"现象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转型与发展下的产物,空闲农房是一笔巨大、隐形的闲置资源.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对于农村宅基地及空闲农房使用权流转逐步放宽政策,各地也纷纷开始试点和探索宅基地及空闲农房流转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