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仲深  王春宇 《技术经济》2012,31(1):101-106
利用2004—2009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商业银行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指数的下降幅度较大,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略有升高。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总额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正向作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段梅 《生产力研究》2013,(12):36-37,71
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文章测度了2004—2010年海西18个市金融发展支持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M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研究发现:海西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但是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要大于技术效率改善做出的贡献,技术创新仍需要回归到技术进步的本质;科技创新的技术效率变化呈现"周期性"特征。同时,海西各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各地区技术效率程度的不一致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中国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是必然的趋势.但外资银行进入能改善国内银行业效率低下的现状吗?通过DEA模型我们测算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两类指数;同时在模型中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表征外资银行进入的环境变量.我们的研究发现,1996-2001年,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提高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都略低于1,说明大多数银行在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过,2001-2004年,上述三个指数均略大于1,说明外资银行加速进入后,其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正逐步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基于商业银行效率视角,采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选取2006—2010年度面板数据6个产出指标和3个投入指标,测算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TFP)。结果表明:除工商银行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高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2008年之前各银行间全要素生产效率差距加大,之后逐年变小;2008年整个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急速下降,之后急速上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5.
张曦  赵国浩 《技术经济》2011,(4):46-51,76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8年我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煤炭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对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但发展趋势良好;2001—2008年期间全国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0.6%,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小;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煤炭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原因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最后,给出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效率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银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尤其在后危机时代,提高银行业的效率也是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运用EMS软件对2004—2009年14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分析,对其均值进行排名;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对银行效率进行分解研究,重点分析金融危机前后的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效率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一致的。而四大国有银行的效率不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可见,四大国有银行并没有因为资产规模大,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和绩效;2004—2009年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但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受美国金融危机全面升级所导致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衰退的影响,经营风险加大,息差收窄,对银行盈利和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运用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9年中国27家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表示偏离共同边界的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呈"V"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平稳,城市商业银行逐步上升;总体上,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纯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动力,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进步都不明显,技术规模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趋向CRS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赶超最优,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方面表现较弱;外资银行进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三阶段 Malmquist 指数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2002-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传统的 Malmquist 方法高估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及技术效率指数,运用三阶段 Malmquist 指数模型,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之后,我国高技术产业在2002-2010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行业企业数和政府资助促进了高技术产业效率的增长,而 GDP 和科技机构数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效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 指数研究:2000-2004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择我国1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对其2000-2004年期间五年的经营数据,利用DEA方法测算了其每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从横截面和纵截面分析了其效率值,并且求出我国银行业反映跨期动态效率变化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其分解为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变化,判断效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来源,最后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作了敏感性分析,并用比率法作了验证。研究认为我国银行存在13%的投入资源浪费,规模效率低影响了整体效率,提高银行效率的途径主要在调整规模上。动态看,我国商业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竟然轻微下降。从原因来看,技术效率变动与技术水平变动均退步0.01。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玲玲  孟令杰 《技术经济》2011,30(8):100-105
基于2006—2009年我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我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2006—2009年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仅为4.3%,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1.6%,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为2.7%,技术进步已失去其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性优势地位;我国工业发展需注重同时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否则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会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了2003-2010年24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TFP分解模型对商业银行TFP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说,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所有年份均实现了明显的增长。相对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研究初期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TFP增长率开始不断上升,并逐渐赶超中小型银行。通过对TFP增长率的分解计算,技术效率变化和要素配置效率变化对中国银行业TFP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规模效率变化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regulatory reform on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Bangladesh banking industry. We use a unique balanced panel dataset comprising bank-level annual data from the early deregulation year (1984) to the most recent available period (2012) from major commercial banks in Bangladesh. Applying the Färe-Primont index, the paper provides estimate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dentifies source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chang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e sample banks have experienced positive TFP change after the financial deregulation. On average, TFP growth is higher in private banks than their public sector counterparts in the post-reform period. In addition, th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how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main driver of productivity change. Similar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Thus, empirical results remain robust irrespective of the methodology use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ds a positive technical change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reform program, i.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as leading banks employ advanced technology to compete with potential new entrants.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banking industry still remains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state-owned banks.  相似文献   

13.
刘艳萍  谢鹏 《技术经济》2011,30(3):46-50
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指数;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上海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制造业企业没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产业集聚对上海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国有产权比重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als with measur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deregulatory measures. TFP growth is decomposed into external, scale, and markup components. The external component is further dissected into deregul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components. The TFP growth relationship is included as an additional equation in estimating the cost system. The empirical model uses panel data on Spanish banks (savings and commercial banks). We find that deregulations contributed positively to TFP growth for both savings and commercial banks. Furthermore, domestic (European) deregulations had a greater effect on TFP growth of savings (commercial) banks. JEL Classification: D24, D40, G21Lozano-Vivas acknowledges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Ministerio de Ciencia y Tecnología and FEDER grant n° BEC2002-02852. The authors thank an anonymous referee, the editor of the JRE and seminar participants at the XI International Tor Vergata Conference on Banking and Finance: Monetary Integration, Markets and Regulation (Rome, Italy) and at the Asian Pacific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for numerous suggestions. A previous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distributed as working paper E2004/24, CentrA.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业务结构紧密相关,论文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资产负债业务结构的差异来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差异.由于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大多数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上大同小异,决定一个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可能在于其业务结构的差异.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平均资产回报率、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差和利息收益率等指标,而成本收入比作为一类占营业收入百分比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主要采取成本收入比率和净资产回报率作为考察变量.通过对中国部分上市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研究,贷款行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类型结构和存贷款期限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空间,而存款的期限结构,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活期存款比重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将三阶段DEA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利用2007—2010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各省级区域、三大地区旅游业的TFP及其分解指数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中国旅游业的TFP及其分解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居民收入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居民出游偏好和地理区位因素都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2007—2010年期间中国旅游业的TFP呈逐步提升趋势,技术进步是推动旅游业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则起抑制作用——这主要源于规模效率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Z M Dai  Lu Guo 《Applied economics》2019,51(22):2413-2421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mpact of options to adjust th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agency costs. In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of the adjustment process, considering changes in agency costs, only in agency costs no more than the commercial banks when new results, the company will have to adjust agent the cost of power stealth measure more just by reflecting the size of the incremental results. In addition, equity restructuring costs are the basis of agency governance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agency costs. Through a few selected China 14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2007–2012 data, we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mpany’s largest shareholders is generally more significant; however, the impact of equity restriction on commercial banks was not as significant, as seen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balanced panel data model analysis and the test results. However, the agency costs of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were significant also in a general state, indicating that equity adjustment activities of commercial banks’ cost perspective agency under the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significant changes are not large.  相似文献   

18.
王燕  徐妍 《财经研究》2012,(3):135-144
文章根据中国2000-2008年20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以产业空间集聚水平为门限变量的双门限回归模型,以考察产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产业空间集聚主要促进体现型技术进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弱;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其影响力随集聚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减弱,集聚规模存在最佳边界;产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在不同门限区间的行业技术梯度特征较明显,资源性和中低技术行业的集聚水平较低但集聚效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