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进行动态分析与审视,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态位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错位,就业指导不适应学生实际需求,导致就业质量不高。要拓展互联网思维构建共享教育生态系统,将就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构建"互联网+"时代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互联网思维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迫在眉捷。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的变化与挑战,全面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用全新的思维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较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完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融合了互联网和各种营销知识,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特长,充分的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以及营销技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中存在未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收入模式,忽视"互联网+"融资新模式,缺乏建立激励措施的远见等问题。大学生创业应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创业定位;充分利用新型网络融资方式及特有政策红利;建立"互联网+"激励制度;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创业经验,众筹网络智慧与思维。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家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作为建设新型国家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也在致力于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实现融合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双创教育基础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高职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找出两者之间实现融合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45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中的“迭代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协同育人平台进行构建,对培养符合产业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已步入互联网发展的快速增长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但互联网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农村互联网用户和国内网民总体数量也在极速增长。在"互联网+"时代,主要有基于物联网、"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大学生创业模式。这些创业模式可以通过完善扶持政策,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优化大学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团队等方式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着力打造"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以SWOT角度进行分析,正确认识和把握"互联网+"模式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拓展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研究是对其教育途径和教育功能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不断扩大,在"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创业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创新创业教育只有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通力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取得长足进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应该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个性充分发展的环境和空间,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方式的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广阔的天空。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对苏南地区4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创业教育存在教学内容枯燥及教法单一、缺乏专业教师队伍、扶持力度不够大、缺少针对性指导、缺失良好的创业平台、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等问题。要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必须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拓宽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搭建创业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