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产业群。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产品的技术类别,可划分为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及高新技术服务业等。当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已经成为影响湖北省国际贸易构成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也成为决定全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原因,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强烈的影响着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层次,对全省产业结构的提升、技术水平的升级和充分吸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分析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入手,研究其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下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双临 《商业时代》2004,(11):51-52
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在贸易领域表现为高新技术产品正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收益递增、国际梯度转移、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的明显特征,在该领域的贸易摩擦集中表现在知识产权争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上,发达国家垄断了国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通过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可以获得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冬梅 《江苏商论》2006,(10):37-39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在产业内不同领域、不同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水平存在不平衡问题。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特点的深入研究中,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大多建立在加工贸易和中间产品基础上,对外资依赖性强。针对这些问题和特点,文章最后思考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经贸》2007,(9)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全球约有90%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在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也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使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出口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各国(地区)必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与其他产业相比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较为迅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贸易中的构成是以加工贸易为主。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附加值需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缺乏多样化;出口市场缺乏多元化。我国某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受到贸易壁垒的重重阻碍。为此,提出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转型升级,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要加大研发投入,开辟新市场,重视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等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提高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是否成为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本文通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内贸易的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产业内贸易水平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越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就越趋向多样化,对产品的差别化和专业化程度要求越高,导致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增高。从量上看,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都非常快,但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贸易结构水平依然较低。总体盈利水平低,核心竞争力弱。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看: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TCI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是通过对一个国家某类产品进出口额的计算,表…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产业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民族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为经济全球化不仅通过贸易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产业的竞争,使各种传统的民族产业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通过生产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使民族国家的内部分工模式、产业链以及相应的产业生态环境发生了革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与专业协作将进入更高阶段。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垂直分工扩展、多极化等新趋势。在未来十年内,随着服务贸易地位的提升,发展中国家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丘文敏 《大经贸》2007,(9):10-1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全球约有90%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在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也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使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出口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各国(地区)必争的制高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强大的生产力,在当今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作用和地位也逐步得到人们的承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极大加快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进程。本文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改善我国高新技术出口提出一些建议,以利其在国际市场上深扎根基,从容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此引发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及比较优势的思考。本文通过对比传统贸易理论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并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型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条件和机会.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仍是由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依据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和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技术产品的贸易结构会不断上升,取得一种动态的比较利益;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局部领域的高科技创新,超越要素禀赋分工基础,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文章指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措施扶持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期通过技术积累获取竞争优势,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成功举办,服务贸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988年以来,我国相继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利用园区内产业集聚的各种优势效应,开拓新的国外市场,为中国的出口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对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优化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徐菁  丘铨能 《中国市场》2010,(28):55-5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极大加快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2004—200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总体规模小、贸易方式单一、出口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出口产品结构失衡,以及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产业内贸易是国际分工进入产业内部分工阶段的产物,也是产业内分工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的两种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当今国际货物贸易的主导,其产品之间一般不能完全替代,交叉弹性小,但在生产要素投入上具有相似性。异质产品主要体现在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上。水平差异是国际贸易水平型生产工序不同组合,而产生的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是国际贸易用技术创新和不同产品生命周期,而彼此之间进行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8.
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贸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商场现代化》2007,(28):34-236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巨额顺差,这是否说明中国在高新技术上已经赶上美国?中美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的贸易互补的结构是否发生实质改变?本文借助合理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并分析中美高科技产品双边贸易的分工性质,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存在巨额顺差,但是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还较低,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分工正向产业间分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二次战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迅猛冲击下,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国际商品交换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出现了以国际化生产、跨国经营为特征的区域内、产业内、公司内贸易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生产和贸易新格局。新的国际分工形势对各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提出了依靠技术进步,创建国家竞争优势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Azhar-Elliott法对2000-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仍具有十分明显的产业间贸易特征,同时产业内贸易类型呈现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格局,各类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入超式的产业内贸易居多,但已出现向出超式产业内贸易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