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全国海港史的编写工作,中国航海史研究会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厦门市召开了中国海港史编写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交通部、沿海各省、市交通(航运)厅(局)、各港务局和有关高等学校、科研、出版机关等四十二个单位的同志共七十六人,大会收到论文、资料共二十多篇.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最近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货币理论史》(上册)(贵州省金融学会组编、叶世昌编著,以下简称《理论史》)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该书除了在史料搜集、体例安排和写作风格上具有特色外,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古代重要货币思潮、著作、人物和特有货币概念的分析中.《理论史》作者对中国古代有没有货币数量论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有学者把《管子》书中的有关论述称为货币数量论,《理论史》则明确指  相似文献   

3.
唐朝的文治武功,在历代的封建王朝中,都是鼎鼎有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时期的“太平盛世”促进了封建经济向前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空前高潮。当时在西亚有大食国(即阿拉伯国家)屹起,疆土辽阔,航海进步,急需与中国贸易;再加上印度洋沿岸和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传统贸易关系,形成了唐帝国境内的四大国际贸易港。这四大港就是广州、交州(即越南龙编港)、扬州、泉州,而广州又在这四大港中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历史证明,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渊源关系。世界文明的摇篮——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考察我国近代以前的重要海港无不依托河流。处于瓯江里面的温州港和处于晋江里面的刺桐港(今泉州)始显于唐,称盛于宋,两者都是外贸口岸。尤其是刺桐港,曾是南宋和元代的中国首港,从而确立其城市地位,被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一书中赞为古代世界大港城。瓯江孕育的温州市直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是浙南第一大商业城市。泉州则因后来河道淤浅和商贡路线改变而衰落。近代和现代我国直接靠海城市的诞生或发展,大都是直接导源于…  相似文献   

5.
由俞可平教授主编、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政府创新年度报告》(2006)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线,共分主题探讨、创新案例、政策法规、国外创新以及数据资料等五部分内容。该书将中国地方政府近  相似文献   

6.
杜经国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新议》一文中,(载《广州研究》1987年第9期)指出了一些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新论点。杜文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是为了掠夺财富和奴役人民,而不是为了推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外来的暴力”的入侵,只能使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变成半殖民地的国家,只能造成国家地位的变化,但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不能使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因此,杜文不同意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视角考察了人类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史。包括:(1)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近代现代社会的产业结构升级史。就近代现代社会来说,本文将其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第一、二、三产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的依次转变以及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主体地位的依次转变。(2)分4个时期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指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显示工业化中后期的特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现代化的特点。依据近代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走势是: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和海洋产业。  相似文献   

8.
7月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即《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今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已出版了不少部有关中国经济通史类型的著作。在中国经济专史方面探讨专业、商业、田制、税制、外贸、财政、货币等等的专著也不少,甚至对国债、钞券、邮政、物价、关税、合作运动等等的专史也曾刊行,唯独有关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专著却一直是个空白。为什么出现此空白?我认为不外是来自两个原因。一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到解放前夕,尚未形成其完整体系,无必要编写它的专史。二是我国的近代工业虽起步较晚,而封建手工业的存在却已有两千余年的发展繁荣历程,如再联系到古代青铜器、陶器等的制造,地就得追溯到夏商时代。要编写一部系统的中国工业专史、决不能仅阐述其近代工业,必须对封建手工业和更早的工艺发展过程也有所论述。但是,封建时期的手工业一向包容在商业之内,连古代有名的盐铁制造富豪也被看作是“因通商贾之利”而致富。到战国后期将工商视为“末业”之说出现以后,手工业的发展实况更不受史学家们的关注,此所以历代《食货志》均未给手工业发展情况设立专篇予以表述。因此,在编写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史时,对其封建手工业部分之资料的爬梳整理难度是相当大的。至于我国名闻于世的古代精美陶器、青铜器、如无精湛的工艺技巧即不可能制成,这也是编写古代手工工艺发展历史著作的不可缺少部分。但此类史料在我国文献中几乎没有记载,只有通过对现代大量出土文物的验证才能窥见其发展概况。如无大量出土的文物为依据,则夏商和周代前期的此类工艺发展概况已无法知晓,更不谈将它写成史学专著。基于上述两个原因,若干年来中国工业发展史之成为空白实为势所必然。当然,即使在今天要编著一部中国古代工业史仍有较大难度。因为将未经过系统整理的浩瀚文献史料和分散的考古文物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即须具备敏睿的分析能力还得付出长期的辛勤劳动,才可望做出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上世纪80年代以来,商会史研究一直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热门专题,在史料发掘、方向拓展和理论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不少成果。南昌大学张芳霖教授所著《市场环境与制度变迁——以清末至民国南昌商人与商会组织为视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变迁》)一书,在充分总结和吸收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在推进商会史研究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给人以启发。本书由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来,是作者近十几年来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据唐代薛用弱的传奇小说集《集异记》和《广州府志》、《番禺县志》等记载,唐代开元七年(719年)八月二十一日,广州“夜漏未艾,忽然天晓,星月皆没,而禽鸟飞鸣矣。”原因是夜空中有物“双目若日,照耀千里,毫末皆见”。这次有史可查的广州夜空奇观,与现代世界各地报道的不明飞行物现象相似,是历史上不明飞行物出现在广州的最早记录。  相似文献   

12.
<正>准确了解,认识中国职工队伍的现状,对全面认识新时代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燕晓飞教授主持并组织编写的《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7)》完成并出版。全书由总报告、专题报告和案例分析三部分组成,在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江南论坛》2008,(9):F0002-F0002
7月11日上午,以“中国航海-改革开放30年暨国际海事组织-为海运服务60年”为主题的2008年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苏州太仓隆重举行。2008年中国航海日主体活动由“7·11”庆祝大会、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海峡两岸港口合作与发展研讨会、科技兴港论坛四大部分组成。“7·11”庆祝大会主会场设在玖龙体育馆,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持、中国通信学会指导、中国通信学会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技术经济手册(通信卷)》(以下简称《手册》),将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正式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这是我国继《农业卷》之后第二部技术经济序列手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为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0月,顾纪瑞先生的《大生纺织企业集团档案经济分析(1899—1947)》(下称顾著),列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支平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丛书》,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笔者深感这是一部近代民族企业史研究力著,其特点如下:1.系统而专业的量化分析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史时,非常需要通过对企业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切实弄清楚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完整的企业财务数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海关所涉及的事务极广,"以征收对外贸易关税、监督对外贸易为核心,兼办港务、航政、气象、检疫、引水、灯塔、航标等海事业务,还经办外债、内债、赔款及以邮政为主的洋务,从事大量的业余外交活动"(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序言,第2页),因此对近代中国社  相似文献   

17.
宋克辉同志离休后 ,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 ,用了三年时间 ,呕心沥血 ,废寝忘食 ,阅读收集了大量史籍、史料和统计史研究专著、论文 ,经过周密的综合整理和细致的分析研究 ,编著了《辽宁经济统计史》这部力作 ,实属难能可贵。本书已由北京东方出版社于 1 999年 1 2月正式出版 ,并已获 2 0 0 0年辽宁省第二届统计科技进步 (专著类 )二等奖。中国是一个拥有 50 0 0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中国的统计有着辉煌的历史。在旧中国 ,从事统计史研究的寥寥无几 ,而对中国统计史的研究 ,则尚无人涉猎。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从事统计…  相似文献   

18.
著名经济史专家赵德馨教授主编,中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等五校从事经济史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集体撰写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以 下简称《教程》一书,作为国家教委推荐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88年底出版问世了。该出版社在对《教程》的介绍中,强调指出它是一本“学术著作”。细读《教程》再三,将之与建国以来大陆出版的约10种版本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材相比,觉得它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有其独到之处。从结构框架、研究分析方法,到内容观点,有突破,有创新。《教程》的主编与其他作者,凭着一个科研工作者对社会的执诚责任心,和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严肃科研态度,对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完成了这部建国以来最新的、令人满意的教科书。把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研究推到了新的、更高的层次,打破了解放几十年来同类学科教材质量徘徊不前的局面。纵观全书,其优点可谓俯拾皆是。其中突出者有以下各端。  相似文献   

19.
刘圣宜、宋德华著《岭南近代对外交流史》,作为《岭南文库》之一种,199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刊行。这是近年来广东史文学界一个可喜的研究成果。 这部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对象,正如著者所言,是岭南近代历史上对外交流的产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及其规律性。著者为该书的撰述提出了研究意向,即,(一)西方文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以什么方式进入岭南的,其遭遇和经历如何,昭示了哪些经验教训;(二)岭南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如何,前后有什么变化,他们址如何吸取西方文化的,有什么成功和失败的记录;(三)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作出何种反应,处于何种地位,自身发生了什么变  相似文献   

20.
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著作由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组织编写、四川大学王世浚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合作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一部教科书,讲国际经济合作学原理,可供各大专院校有关专业作试用教材,也可供经贸系统国内外在职干部与各公司干部作培训教材。值得强调的,它是我国部分专家学者研究国际经济合作理论的新尝试,正如郑拓彬同志在《概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