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税影响会计法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税前会计所得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加以确认,并递延摊配到以后相关期间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也被称为所得税的跨期摊配。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负债法。研究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正确提供、理解和使用与此有关的会计信息。一、递延法和负债法的相同点1.递延法和负债法均确认税前会计所得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以下简称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并将其依次转销。2.递延法和负债法确认和转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的原理相同。即,在暂时性差异形成的期间确认…  相似文献   

2.
纳税会计要处理的是税务中的会计问题或会计中的税务问题,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一门特种专业会计.企业应该重视纳税会计工作,设置专职纳税会计或办税员,大企业还应设置专门的纳税会计机构.  相似文献   

3.
陆启康 《上海会计》1995,(11):13-14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及其会计处理河北省煤炭工业厅陆启康所得税会计的核心问题是处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差异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拟就有关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的成因、内涵、性质、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作些介绍。一、差异的成因与内涵税收与会计是经...  相似文献   

4.
闫静 《中国外资》2010,(6):106-106
纳税会计要处理的是税务中的会计问题或会计中的税务问题,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一门特种专业会计。企业应该重视纳税会计工作,设置专职纳税会计或办税员,大企业还应设置专门的纳税会计机构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原会计核算作了更改规定,准则的修订使会计与税收发生了背离,产生了永久性差异。差异对企业纳税的自律和税收的稽查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就会计与税收差异及其纳税调整作一些探讨。一、 债务重组“损益”的会计与税务差异分析(一)会计处理原则。准则对涉及“损益”进行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是,债务人通过各种方式债务重组获得的收益,不计入损益,而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发生的损失,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债权人接受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发生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债权人接受非现金资产偿…  相似文献   

6.
所得税会计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各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对所得税的性质有“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两种不同的观点。其本质是如何处理收入与费用问题。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规定不完全一致,所以对当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规定也不同。由此产生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随着我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二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目前国际上对这种差异主要采取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究竟如何对二之间的差异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本试着对一些处理方法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齐永权 《税收征纳》2006,(11):28-28,32
“资产负债表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中心.由期末净资产和期初净资产相比较求得当期全面收益.并据此编制业绩报告。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些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利润表观”的基础之上.以利润表中的利润为起点.来调整由于会计与税法因遵循原则不同而形成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从而得出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8.
纳税会计作为纳税业设立职能岗位和工作,学术界和理论界至今对其称谓尚不统一,有很多教授和学者误称其为"税务会计".由于不同的称谓直接涉及到该会计的"主体",所以给会计实践造成了混淆.由于国际国内都公认该会计系纳税企业设立的核算工具,因此就应该也只能称之为"纳税会计";否则,就与税务机关的会计--"税务会计"混淆了.纳税会计不仅具有确认、计量、记录、核算、反映等基本职能,还应具有纳税筹划的特殊职能,即除了承担企业涉及纳税业务核算任务外,还应担负起企业如何依法减轻税负、延缓纳税、降低纳税成本和转嫁已纳税负担的职责和工作.  相似文献   

9.
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玉媛  傅荣 《金融会计》2006,(6):43-44,12
1994年6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该规定从业主权益理论出发, 将所得税费用化,使我国所得税会计开始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允许选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建议采用递延法,有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刘三昌 《上海会计》1998,(9):35-35,52
一、纳税亏损会计处理的方法纳税亏损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一个会计期间的亏损额。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的规定,纳税亏损可以前溯后转,也可以放弃前溯,直接后转。纳税亏损前溯,是指企业发生纳税亏损时,可以抵销以前年度的应税收益,从税法...  相似文献   

11.
王烨 《上海会计》1997,(4):32-33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应付税款法下,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额。在实际运用该法时,人们往往对其有一些模糊的认识。本支因逐一予以“辨析”如下。辨析之一:永久性差异的处理与应付税款法。许多会计专业书籍及期刊杂志在介绍应付税款法时,均以永久性差异处理为例。以致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应付税款法就是针对永久性差异的一种专门会计处理方法。实际上,永久性差异是一个时期的纳税所得和税前会计刮润之间的一种差额,…  相似文献   

12.
周丹 《投资与合作》2014,(12):112-112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重要而又复杂的会计课题之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企业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文中对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债务法和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提出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是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最优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建立必须遵循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由于税法与准则、制度对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口径、时间的不一致,产生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即计税差异。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在实际操作中,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企业应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一、制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目的 根据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分离的特点,新准则规定了纳税影响会计法中资产负债表法为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老制度”)规定了以应付税款法为主,也可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利润表法,后者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被企业选用。  相似文献   

15.
纳税会计作为纳税业设立职能岗位和工作,学术界和理论界至今对其称谓尚不统一,有很多教授和学者误称其为“税务会计“。由于不同的称谓直接涉及到该会计的“主体“,所以给会计实践造成了混淆。由于国际国内都公认该会计系纳税企业设立的核算工具,因此就应该也只能称之为“纳税会计“;否则,就与税务机关的会计——“税务会计“混淆了。纳税会计不仅具有确认、计量、记录、核算、反映等基本职能,还应具有纳税筹划的特殊职能,即除了承担企业涉及纳税业务核算任务外,还应担负起企业如何依法减轻税负、延缓纳税、降低纳税成本和转嫁已纳税负担的职责和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何珩 《税收征纳》2007,(11):38-39,41
一、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纳税调整及相关会计处理 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会计上与税法上的规定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李健 《税收征纳》2001,(5):29-29
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有递延法和负债法两种方法。按照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一般按递延法进行会计处理。财政部制发的《企业会计准则&;#215;号-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中采纳了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即负债法。这就涉及到递延法转换为负债法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贵刊1999年第9期发表的朱清香、李春玲两位同志的《浅谈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债务法》一文(笔者日前在“中华会计网校www. Chinaacc. com”上检索到的),文章认为,应付税款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所以正逐渐被西方国家所淘汰”;“我国会计界的理论研究(指对时间性差异的会计处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渐与国际会计接轨。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所得税会计中处理时间性差异问题时,还在使用应付税款法,只有少数企业采用递延法,采用债务法的则更少。可见我们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践尚存在很大差距。”对此笔者不…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哲 《财会学习》2008,(8):35-40
所得税会计是以所得税法规为依据,运用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核算和调整企业的收支盈亏,处理会计利润和应纳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计算企业纳税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并定期编制和提供所得税报表的一种专门会计。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计算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和演变,从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有关规定来看,  相似文献   

20.
纳税筹划不仅能够使得企业降低纳税成本,还能够使得企业有效的规避税务风险,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企业在实施纳税筹划过程中,是离不开日常的会计处理工作的,可以说"税"与"会"具有不可割舍的关系.本文将以企业所得税为突破口,对于其在纳税筹划中的会计处理及应用进行相应的论述.同时,希望通过此文较为浅显的论述,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