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粮食直接补贴的理论思考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化过程 ,提出了中国粮食直接补贴的理论和改革思路 ,并对当前中国粮食直接补贴模式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粮食价格支持、直接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粮食总产量,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优化粮食产品结构,有利于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但同时也存在扭曲粮食市场价格、造成社会利益分配不均以及社会福利损失的弊端。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建立以粮食直补为中心的粮食综合补贴政策,加快制定《粮食补贴法》,规范粮食补贴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关注浙江粮食补贴政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对浙江粮食安全的效应 市场化条件下,保持必要的粮食自给率是确保主销区粮食安全的一项必要措施。浙江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目标就是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确保本省的粮食生产稳定,促进农民更好地保护有限的耕地,搞好与粮田有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浙江连续几年实行的粮食直补政策有效地增加了本省的粮食供给。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其政策执行效果备受关注.本文以湖北省产粮大县监利县为例,对粮食补贴执行情况、实施效果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种粮农民收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友和 《乡镇经济》2003,(5):5-6,21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府承担对农民的直接责任,对农民减少的收入给予相应补偿,从而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推向市场。本文在总结安徽省来安县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实施该项政策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演进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是亚洲人地关系十分紧张的典型国家,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日本政府中心工作之一,在粮食生产的弱质性、低效性与高风险羁绊下,日本政府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工作上举步为艰,因此,给予粮农高额补贴一直是日本政府突破藩篱的长期做法,据此生成了比较完善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体系,形成较科学的政策演进机理,为我国目前运行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惠农补贴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在政策实施中,仍然存在补贴项目多、补贴标准低、兑付程序复杂、工作成本高、粮食种植效益下降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农业大县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效探索整合粮食补贴项目,改革发放方式,积极完善配套政策,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刘克春 《老区建设》2012,(20):38-40
通过农户调查,实证分析农户的粮食直补政策满意度对农户农田转入意愿的影响。广大农民对国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农田转入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粮食直补政策满意度高、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农户农田转入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预期收入来源是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农田转入意愿产生影响的一个边界条件。根据粮食播种面积实施差别粮食直接补贴将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户转入农田、扩大粮食生产,取得更大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9.
贾峤  杨平  杨恒 《北方经济》2012,(13):50-51
粮食流通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作为政府对粮食流通领域进行的投资性支出和补贴性支出,对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协调粮食产销区利益、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近年来辽宁省粮食流通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10.
姜莉莉  周冲 《中国经贸》2011,(22):89-90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地之一,从2004年开始实施对农民给予直接补贴政策。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对提高农业供给能力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本文就吉林省目前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综述国内外粮价与粮食贸易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国内外大豆、玉米、小麦、大米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出口量和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粮食作物的国内外现货价格对其贸易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内大豆的进口与大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具有较为显著的"大国效应",小麦的进口与玉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的反馈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崔鹏程  张涛  陈鑫 《科技和产业》2021,21(1):286-292
粮堆埋人事故发生率高,人员生还率低.为研究事故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对46起粮堆埋人事故进行分析.首先,从个人层面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其次,从组织层面分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根源原因;最后,构建粮堆埋人事故致因链,提出预防对策.结果表明:在不稳定粮堆表面作业、安全培训不到位等不安全动作和挡粮板设计不合理等不安全物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高和安全习惯不佳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安全检查制度、外包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的缺欠和落实不到位,结拱、挂壁处理和粮食出入仓作业规程等的缺欠或未严格规范人员作业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事故发生的根源原因是安全文化缺欠.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全国总产量达1.057万亿斤,这是近4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5年增产。然而,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全国总产量达1.057万亿斤.这是近4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5年增产。然而.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  相似文献   

15.
本根据经济学原理,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思路进行了整理,指出,主产区逐步实行市场化,政府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取消保护价,实行其他支农措施是我国主产区粮食改革的必之由路。在此基础上,主产区粮食企业应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定单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主产区政府应尽快速完善粮食批发和期货市场,建立灵敏高效的调控机制,对粮食市场实行灵敏高效的调控;最后政府要设法提高农村信息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真正推动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十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粮食安全”的问题时,一些说法被经常引用,甚至被当作研究问题的前提。例如,人均粮食占有量必须达到400公斤吗?粮食储备越多越好吗?发展畜牧业就必须消耗大量粮食吗?进口粮食就意味着“不能养活自己”?国际市场粮食贸易量就是2亿吨吗?我国增加粮食进口就会使世界粮价猛涨?等等。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对这些说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18.
19.
翟天成 《科技和产业》2023,23(1):255-266
在郎溪剖面全样中提取石英矿物,与原始沉积物在各粒度特征上有着显著异同。粒度组成上粉砂>黏粒>砂砾,而沉积物粒度黏粒含量更高且在下蜀黄土层出现不一致的分布规律;石英中值粒径偏大而二者众数粒径范围相似;石英平均粒径偏大,分选系数较好,偏度多为近对称态而沉积物粒度多为负偏态;石英峰态更加尖锐。通过引入粒度频率曲线、累积频率曲线以及粒度端元分解法对二者粒度特征做出解析,指出:石英作为稳定矿物较易保存原始沉积环境的粒度信息;红土形成时期曾遭受强风化作用导致沉积物黏粒增多;加积型红土形成环境可能与下蜀黄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粒度参数分布虽呈现不一致的特征,但总体上都具有相同的指示性;黏粒可能由自然成壤改造作用形成;细粉砂可能是冬季风远距离搬运的沙漠黄土物质;粗粉砂可能是冬季风近距离搬运的河漫滩物质;砂砾可能是夏季风近距离搬运的粗粒跃移组分。对郎溪剖面形成时期沉积动力与沉积环境做出判断,对于印证石英与沉积物在各粒度特征上的应用性,以及恢复气候旋回背景下的古环境变化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名 《上海经济》2009,(2):40-41
根据中国政府签订的WTO协议,中国对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于2008年结束,今后中国政府不能再对粮食流通领域的外资介入进行限制。目前,外资粮食巨头正掀起一股收购中国基层粮库的热潮。在这背后,外资粮商都是一条龙的运作模式,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有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意在掌控中国粮食流通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