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证“九七”之后香港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实现深圳二次创业,搞好深港衔接,促进深港经济的全面合作,是深圳市“九七”前后的首要任务;而香港迈向金融新纪元的基本目标是保持和增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两个目标是否能合二为一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深港经济一体化已是势在必行,而由于金融一体化是国际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它标志着英国在香港150多年殖民管治历史的结束,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唇齿相依的深港两地也将构成新的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九七”香港回归对深圳的影响,对于帮助我们总搅全局,把握未来,推进深港衔接,保证香港的平稳过渡,以及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深圳在吸引利用外资方面不仅受到来自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竞争,而且还受到来自中、西部内地省份的竞争。大量外资北上,向内地延伸,深圳的外商投资数额却相对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深圳毗邻香港和香港“九七”回归的优势,吸引外资,进行“二次创业”就成为摆在人们的面前的重大课题。而国家基金作为国际上通行的投资方式不失为深圳利用外资的有效途径。它以其独特的融资特点克服了传统利用外资的缺陷,必将在深圳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深圳地处中国大陆的南大门,南接香港,北靠珠江三角洲腹地,西邻珠江口,东濒大鹏湾,与香港陆路接壤22公里,是大陆与香港的唯一陆路通道。随着“九七”香港回归的临近,深港两地的社会经济联系将会更为密切并进而形成经济一体化,深圳作为大陆新兴的港口城市和内地通往香港的交通枢纽,其交通运输发展不仅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保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以及更好地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深圳和香港的交通运输规划应在运输网络、车辆操作、管理体制等方面相互衔接,尽快实现深港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谭刚  牛芳 《特区经济》1995,(4):42-45
无论从华南地区与台湾经由香港完成的经济联系的现状出发,还是从‘九七’即将到来、港深经济对接与融合的趋势分析,都迫切需要处于两种市场,两种经济体制结合部的香港与深圳提供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支持与服务,为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试论21世纪香港、深圳、珠江三角洲航运互补关系新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九七”前香港、深圳、珠江三角洲航运互补关系的现状 众所周知,香港作为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的崛起,是与祖国内地、特别是与以深圳、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港航建设密切相关的。中国内地自本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以年均9.3%的增幅高速持续发展,特别是毗邻香港、实行开放优惠政策的深珠地区,其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势头更是先声夺人。这一切给香港与祖国内地,特别是与深圳和珠江三角  相似文献   

7.
<正>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信息中心,其信息业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深圳经济特区自创办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信息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九七”香港回归又为深圳信息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深港信息业衔接将成为深圳信息业迈向国际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一、信息组织体系的衔接是深港信息业衔接的基础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一国两制”的结合部,搞好两种信息制度的最佳组合是深港信息业衔接的基础和前提.香港的现代信息业组织机构始建于60年代,进入70年代后获得巨大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形式多样、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各具特色的综合型组织体系.香港官方信息机构,如港府统计处及香港贸易署、工业署、金融司等,属于港府的职  相似文献   

8.
<正> 一、如何理解“深港证券市场衔接” 要理解这一概念,首先必须认识到深圳、香港证券市场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各具特色的证券市场,它们在经济背景、发展阶段、管理模式、运作机制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深港证券市场衔接”这个概念: 第一,深港证券市场衔接是两个独立证券市场之间的衔接。“九七”以后,深圳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证券市场,不能把深港证券市场衔接理解为深港证券市场的合并或香港证券市场兼并深圳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9.
<正>近二、三十年,香港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并且,这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九七”以后,能不能保持、巩固和进一步提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不仅关系到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一国两制”、“港人制港”伟大构想的实践。本文将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及其前景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1997年后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及深圳的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未来在深圳实行自由贸易区政策,以适应香港回归后的深港经济关系的变化,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香港一深圳“两制一体”的自由贸易区模式,将对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对深圳的经济发展及强化香港对大陆经济的辐射作用,进而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深圳与香港之间的关系从国际关系转变为一国内区域之间的关系,两地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将会有更加明显的提高。在现实中,香港和深圳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深圳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香港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深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香港所得到的最重要的经济利益在于扩大了香港经济的生存空间。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亚洲太平洋地区作为世界三个主要发展的经济区之一,在90年代和下一世纪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地区,在亚太经济合作区的若干次级组合中,号称“中国三角”的大陆华南地区及港台地区持续的高速增长,将使之成为下一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中心之  相似文献   

11.
香港保险业对九七年以后之前景十分乐观及充满信心,香港政府之长远经济政策是积极发展香港成为亚太区的再保险中心。区内现时所需的再保险金为四百五十亿港元,并正迅速增长。此外,政府和业内正积极合作拓展“专属自保”保险业,吸引跨国公司集团提供保险业务。故此“九七”之后,保险业将更蓬勃发展。保险业现正积极争取于1998年第一届立法会内取得保险业功能团体狭立议席。保险业是香港金融服务业不可或缺之一环,在保障商业风险以及人身伤亡方面,发挥极重要之功能,令本港得以继续蓬勃发展,故此保险业于立法会内有代表,是诚  相似文献   

12.
九七后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将更高本刊5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陶礼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人民币将在3—5年内实现经常项日下完全的自由兑换。1997年当中国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将成为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九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快...  相似文献   

13.
196年,香港经济在经济周期性调整与结构性调整的同步进行下,突显了以下特征:经济周期已经见底回升;经济转型仍在持续;“九七回归”正成为推进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刺激力;经济长远隐患仍然存在。 经济周期从容底  相似文献   

14.
CEPA与深圳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志琼 《特区经济》2005,(2):278-279
深圳与香港相连,临近澳门。由于地理位置和三地经济的关联性,三地之间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互动非常频繁,CEPA的实施无疑对深圳服务业产生较大影响。一、港澳经济的优势——服务业2001年服务业占香港GDP的86.5%(根据2003年中国经济年鉴P888),占澳门GDP的92.1%(根据2003年中国经济年鉴P936)。港澳经济的优势是服务业。1.香港的服务业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随着香港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香港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刘晓惠 《特区经济》1996,(10):51-51
<正> “九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以后,香港作为一个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将实行自己独立的法律体制和税收制度.也就是说,深港两地税制不可能一致,但为深港两地经济对接开路,深圳税务部门可以从税务技术操作上,诸如税务管理、征税方式等先行一步,实行合作,实行衔接.一、治税思想方面的借鉴香港的治税思想是:1、保证财政收入;2、税收制度尽可能保持不偏不倚;3、及时修订税法以适应经济情况的变化;4、简便易行;5、配合经济或社会政策的需要,用低税率鼓励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的实施,关于深港经济合作的话题又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香港经济陷入困境。香港要实现经济复苏需要提升深港经济合作;深圳经济的发展,香港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加强与香港的合作。因此,两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把深港经济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香港旅游业秣马厉兵迎发展旅游业被称之为无烟工业,若经营得当,可为一国或一地带来相当丰厚的利益。香港旅游业就是如此。别看香港仅为弹丸之地,但每年到港旅游人数多达千万人次,收入七百多亿港元,成为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九七”将至,不少海外游客都希望届时...  相似文献   

18.
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九七前后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分析展望范增录在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完成的香港回归,是本世纪末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其必将对香港、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值此之际分析展望一下九七前后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探寻九七后进...  相似文献   

19.
“九七”后两地金融关系的法律基础和原则研究确定“九七”后内地和香港金融关系的法规及政策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其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围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根据这些法律,“九七”后香港将成为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力的特别行政区。在香港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中央政府将继续努力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②香港现行的货币金融制度将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举足轻重的深港穗地缘经济深圳的发展和巨变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二是改革开放办特区。以地理位置而论,深圳地处我国南方边陲,扼珠江口东岸,毗连香港,背靠广穗,是我国经香港迈向世界的必经之地。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深圳又成为一国两制的衔接点。以改革开放办特区而论,是指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决定作用。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办特区的政策,深圳不可能扬地理位置之优势而发生巨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