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辽河油田公司在企业文化的探索和培育实践中,注重建立企业和员工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双赢”关系,坚持把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融为一体,把员工的个人发展进步与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有机结合,使员工的个人价值最终体现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上,实现“人企合一”,真正使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员工的价值追求紧密融合为建设企业特色文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的生机与活力,积淀了独特而鲜明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底蕴,因而步入中国石油乃至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行列。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石油特征和辽河油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构架和格局。审视辽河油田公司的企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2.
对于国企而言,要鼓励富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就必须破除“官本位”“论资排辈”等不利于人才开发和成长的障碍,树立“竞争出人才”的理念,建立公平的赛场和舞台,变过去由人事部门的“伯乐相马”为员工参加的“赛马”,让“千里马”和“毛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践证明,实行空缺岗位公开招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适当的良性竞争,可以激发活力、增加压力、强化动力,做到“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理论.强调以文“化”人.认为潜移默化的文化力是凝聚成“企业一员工命运共同体”的活力源.不仅要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更要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实施方法不当.或缺乏强而有力的措施。很容易流于形式.造成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如何将企业文化价值观与公司战略结合起来,如何把公司理念、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条件,只有和谐才有发展。2005年初,山东华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构建“和谐电厂”的发展理念。为保证“和谐电厂”理念的顺利执行和落地,华聚能源通过职代会、班前班后会、干部会等对全体员工传达贯彻,使2000余名员工明确了华聚能源构建“和谐电厂”的实质是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打造企业整体形象,追求“品质无上限”的具体体现,使“和谐电厂”理念成为激励员工自我超越,企业大跨度发展,实  相似文献   

5.
蔺慧 《化工管理》2010,(6):50-51
太化集团焦化厂面对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历史命题,从实际出发,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经过近年的摸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加强针对性,突出主动性,注重实效性,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和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动力。湖北能源集团(以下简称“湖北能源”)自成立以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进行了有效探索,逐步树立了为社会、为股东、为员工服务的“三为”理念,积极培育责任文化,强化员工履职尽责的忠诚度,树立湖北能源高度重责的企业形象,为打造“百年湖北能源”奠定了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7.
企业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偏离中国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文化现象:一是企业的理念很时髦、很先进,“在天上飘”,但企业家和员工的行为“在地上爬”,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造成文化虚脱症;二是员工心理契约的天然缺乏,导致企业制度成本高、管理控制复杂而无效。其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没有落地。仅停留在时髦的口号与词汇上。没有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企业文化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执行系统,同时员工职业化程度低。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缺少自律机制,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高。  相似文献   

8.
韩筱 《冶金财会》2010,(2):F0003-F0003
<正>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如果将一个企业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企业文化是这棵树的根。企业理财文化是企业全体人员的理财文化,其核心是企业理财价值观的内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自觉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理财价值理念,构成了对企业理财行为及员工理财行为的内在约束,是企业理财活动的灵  相似文献   

9.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自组建以来,树立“大供应”这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物资采购中实施“阳光工程”,开创了物资供应管理的新局面。从物资供应机构的建立,体制与模式的搭建,到制度的建设;从物资供应资源的梳理整合,到员工活力的激发激励,再到供应企业文化形象的设计,无不体现着实施“阳光工程”的巨大效力与竹节式业务流程制衡机制所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创建班组“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公司以“家”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通过情感、民主、制度、学习、品牌、平安等建“家”渠道,建立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把企业发展理念变成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笔者以为,通过对创建班组“家”文化分析其前提条件、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更有助于把“家”文化落实到班组。  相似文献   

11.
“家”是社会的细胞。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今天,在一种人文情怀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以基层班组为单位创建的各种类型的“职工小家”,让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的员工把采油厂视为自己的家,把所在班组视为自己的家。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和谐的家庭氛围,关系融洽的成员, 使员工增进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班组的活力,使班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安全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默认并要在行动上付诸实施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员丁一致遵守的规范、安全管理的导向。创建务实管用的安全文化,就是为全面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有效组织安全管理机制,以文化人,以文保安,塑造安全生产力.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宏伟目标。在长期实践巾,煤炭企业已经积淀了丰厚的底蕴,在此基础上还应着力构筑“五个支柱”,撑起安全文化的蓝天。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佛山供电局以员工心理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以提升管理艺术、营造快乐和谐的企业氛围、塑造具有阳光心态的员工队伍为切入点,全力落实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计划。在此过程中,他们将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植入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当中,成功实施了“阳光计划”。  相似文献   

14.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有效提升员工的岗位忠诚度。在员工忠诚度培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双向忠诚”的理念,通过个体归属感的培育、员工发展通道的畅通和企业忠诚文化的构建,实现由“低度忠诚”到“高度忠诚”的转变,达成“个体忠诚”与“群体忠诚”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北二棉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实 践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认真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生产经营工作中,树立“大政工”的意识,通过大力开展凝聚人心工程为主题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的感召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企业经营形势逐步好转。1998年,企业在国家实施纺织突破口的第一年实现了当年扭亏。1999年,企业实现利润582万元。2000年1-10月份,实现利润1736万元。 他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以“始终代表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范斯佳 《董事会》2008,(6):22-24
某种意义上,假如管理是他的“虚”,科研则是他的“实”,董事长所要把握的战略如果是“虚”,总经理执行过程中则更需要的是“实”,黄铮在虚实之间穿行,用创新、务实和激情,打造出了一个备受股市青睐的蓝筹公司:赣粤高速(600269)  相似文献   

17.
《车间管理》2006,(2):46-47
2005年12月17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辽宁省盘锦市召开了《2005年全国企业文化(辽河油田)现场会》,全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会上,中国企联领导向辽河油田公司颁发证书、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牌匾。 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公司下设采油、科研、集输、销售等20个场、院和公司,163个基层作业区、1119个自然井站,现有员工29300余人。自1970年辽河油田创建时起,到1999年中石油重组改制,辽河油田坚持继承、融合、创新的原则,努力构建具有辽河油田特色的企业文化,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文化成果。近5年来,辽河油田的经济效益、上缴税费一直位居辽宁省前列;先后荣获了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优秀文化奖”、“全国企业文化实践创新奖和研究成果奖”等。这里登载的《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创建“五小”文化》,是她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这种实实在在的“让企业文化的阳光洒落到每一个班站,温暖到每一名员工”的做法,令人钦敬而温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刘少林 《中国石化》2003,(10):26-27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密切相关。空洞的口号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经营业绩来自员工的一言一行,因此企业文化决不能停留在口号上面,而应该落实到员工的心灵深处,企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近两年来,就河北石油来讲,注重挖掘企业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为河北石油在新世纪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企业发展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河北石油是如何将企业文化建设逐步由虚变实,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的呢?  相似文献   

19.
正玉溪供电局以"文化引领,刚柔并济"为指导思想,依托"金石"品牌文化和"1610"安全精神坐标,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培育,打通公司安全管理各环节、层级,通过安全竞赛、线上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员工真正将安全知识和意识内化,并最终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当安全与文化碰撞,发挥安全文化的最终作用,就是要通过长期的浸润和沉淀,让"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企业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安全能力持续提升,让员工形成"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生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服务竞争扩展到人才竞争和文化竞争,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湘钢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2002年底,湘钢吸取传统“普钢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提出以“优钢文化”为主要内容打造特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工作由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一、“优钢文化”内涵及其实践湘钢“优钢文化”是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经营理念、员工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和基本行为规范的总和,涵盖了“员工素质优化、技术装备优化、产品质量与成本优化、服务优化”等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