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敏 《事业财会》2003,(4):30-32
关于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理论,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渐进论”,而“跳跃论”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对温州产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产业明显具有渐进式特征,另一些产业明显具有跳跃式特征,本文选择了两个代表产业———温州制鞋与打火机产业,对其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产业实现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内外部条件。一、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综述国际化经营“渐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约汉桑(Jahanson)和瓦德协姆·保罗(WiedersheimPaul),该理论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践来看,从国内…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镇企业》2002,(7):26-27
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质是:国际上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经济所提供的各种要素及机遇,同时,我国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为自己所提供的各种机遇和因素。我国企业所能利用的国际经济为我们所提供的机遇与因素, 不仅仅表现为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等因素的充分利用,而且也表现为对国际资本优势及国际产业优势的利用。我国企业对国际资本优势及产业优势的利用,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必然产生两种趋势:资本与产业的整合,产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入世标示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质是: 国际上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经济所提供的各种要素及机遇, 同时,我国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为自己所提供的各种机遇的因素。我国企业所能利用的国际经济为我们所提供的机遇与因素,不仅仅表现为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等因素的充分利用,而且也表现为对国际资本优势及国际产业优势的利用。我国企业对国际资本优势及产业优势的利用,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必然产生两种趋势:资本与产业的整合, 产…  相似文献   

4.
陈菲琼  李奇颖  史涛 《公司》2004,(12):54-65
基于对国外学者关于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通过学习自我提高的理论和中国学者结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理论创新,对上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新国际化追赶模型和优势论——微观产业(企业)发展的目标论,认为企业进行国际化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主动寻找学习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同时认为国际化、企业优势、学习、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循环促进的过程,因此构造了企业国际化循环模型,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发展是企业逐步融入国际市场,并直接参与具体产业分工与竞争的必然战略选择。由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和模式不尽相同。借助文化、政府、地理和经济四个"距离因素"主要指标,对比分析中俄两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不同选择,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多看重国外市场潜力的开发,而俄罗斯公司更加重视风险管理控制。总结两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可以为中国企业制定和实施国际化发展新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鼓励企业资本"跨国门"竞争,是一项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总部设在上海的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南南所),它所具备的"输出"中国实用产业与资本;"引进"发达国先进技术;配套相关政治、经济、金融资源与信息等服务功能,正成为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平台。如何认识南南所具备的、与各国政府合作的"产业国际转移""第三方"模式、做大做实其"国际化平台"功能,扩大南南所要素市场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为数不多的发动机与主要增长极,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了国有大型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必然趋势。企业国际化理论主要有渐进论和跳跃论,尽管两者都不能令人信服地完整解释企业国际化过程,但对企业的国际化仍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国际化模式主要有“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渐进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跳跃模式两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关键技术上获得突破、获取产业上成功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战略性资产在新兴产业发展中能够为产业带来竞争优势,在产业发展初期能够为产业发展找到突破点,为产业顺利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能力薄弱,国际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技术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各方参与才能加快研发步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立足创造性资产的寻求,建立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以突破发展技术上的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建立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内向型国际化发展模式、外向型国际化发展模式、内外向型的整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魏杰 《经济界》2005,(4):38-40
中国企业已经从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阶段,而上升到资本走向国际市场的阶段,即我国企业出国创业办厂。这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对此我们不应有任何非议。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实现资本走出去?中国企业产品走出去主要靠成本优势,例如劳动力比较便宜,但是这种成本优势在资本走出去中却不可能起任何作用,因为企业出国创业办厂所聘用的不是我国劳动力,而是所在国的劳动力,因而不可能靠成本优势走出去。既然这样,中国企业究竟靠什么优势才能走出去?我认为主要是靠技术优势。不过,这里讲的技术优势,既包括核心技术创新,也包括非核心技…  相似文献   

10.
自创立以来,泰豪一直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积极实践"技术+资本"的发展模式,注重建设以"承担责任的实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以期把泰豪打造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1.
王杨 《企业活力》2005,(8):22-23
<正>一、跨国餐饮企业大量入华的原因1.跨国经营的动因跨国公司是为适应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高组织模式。促使外国公司跨国经营的动因主要是:(1)垄断优势。跨国经营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知识资本产生的高成本与当地企业获取的高代价,造成跨国经营企业具有当地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垄断优势。  相似文献   

12.
媒介经营体制变革的轨迹清晰而曲折,从初始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到“企业化、产业化“进而发展到现在的集团化.我国的媒介变动如此广泛而深刻,复杂而多元.媒介面对压力和挑战主要是媒介市场的国际化、技术发展的数字化以及在国际化和数字化的双重挤压下的媒介内部制度创新的需求.媒介产业化最根本的市场资源,不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也不在生产与传播的信息,而在其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所创造的巨大受众市场.同时,媒介可以借助资本运营扩张资本规模,实现自身资本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跨国经营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在加强。国际化经营企业从现象上看,是不同国家的资本、技术、商品、劳务、管理的结合,而其更深的内涵则是不同文化的撞击、冲突和融合。本文就美国二战后“垮掉的一代”思潮对中国现代青年人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壁垒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国的经济相互渗透,资本国际交织趋势也加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大发展壁垒:优势壁垒:优势不明,自身素质及实力的差距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首要障碍;动力壁垒:有效需求不足,速度与效益不匹配使得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后备动力;产品实现壁垒:国际市场潜伏的过剩危机使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面临着又一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07,(23):129-130
文化与诚信: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而言,企业国际化是条崎岖的商道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企业历经了四次国际化浪潮,从最早的对外承揽工程、输出劳务,到最新的国际并购、资本重组,其模式有品牌共享、农村包围城市、资源互补等等,很难说有哪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与国外伙伴、客户的文化融合和信任建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实施品牌战略 参与全球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技术和资本三大法宝决定着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分量,只有通过精心经营自主品牌,才能使品牌受到市场追捧,从而使资本获得真正的增值。随着中国产业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我国产业、产品进入了形式公平对等而实际并不公平对等的国际竞争,这个竞争的焦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竞争已到了“家门口”,创新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当然,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自主创新的路径会有不同选择。中联重科走过的是一条“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企业国际化”的道路。这条路所承载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把技术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做大了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18.
<正> 面对中国加入 WTO 后的全球化竞争,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较强研发能力、掌握相关产品关键制造技术且品牌已有相当知名度的春兰,以争取全球范围内更大的市场份额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直接开拓全球市场的力度,不断让高新科技研究机构、产品和成套技术及设备"走出去",与世界科研、市场及相关产业迅速对接和融合,形成了全球化科研、制造和经营的"国际大循环"格局,从而为全面建成国际产业体系和实施全面跨国经营铺平了道路。春兰集团在跨国经营方面走在了中国企业的前列,它采取的海外经营本地化、人才优势国际化、核心技术扩大化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全球经营理念,造就了一个国际化的春兰。其成功经验,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才》2007,(12):105-106
文化与诚信: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对于中国而言.企业国际化是条崎岖的商道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企业历经了四次国际化浪潮,从最早的对外承揽工程,输出劳务,到最新的国际并购、资本重组,其模式有品牌共享。农村包围城市、资源互补等等.很难说有哪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与国外伙伴.客户的文化融合和信任建立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全球化竞争,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较强研发能力、掌握相关产品关键制造技术,且品牌已有相当知名度的春兰,以争取全球范围内更大的市场份额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直接开拓全球市场的力度,不断让高新科技研究机构、产品和成套技术及设备"走出去",与世界科研、市场及相关产业迅速对接和融合,形成了全球化科研、制造和经营的"国际大循环"格局,从而为全面建成国际产业体系和实施全面跨国经营铺平了道路,春兰集团在跨国经营方面走在了中国企业的前列,它采取的海外经营本地化、人才优势国际化、核心技术扩大化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全球经营理念,造就了一个国际化的春兰.其成功经验,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