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伊利集团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家当只有4l万元,是地地道道的“手工作坊”。到2000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5亿元并创造了利润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的新纪录,在由权威品牌研究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能“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伊利品牌价值大涨16.24亿元,以高达152.36亿元品牌价值继续蝉联行业首位,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优势。伊利品牌的成功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1992年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后,自称是“不断地寻找挑战自己的机会”、“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的潘刚,来到了伊利。从一名最基层的工人开始,7年后他成为伊利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10年后他成为伊利集团的总裁。2005年6月20日伊利股东大会上,潘刚毫无悬念地以全票当选为董事长。伊利的长线投资者瑞银润泰执行董事王卫东称,潘刚在伊利享有较高威信,如果大股东选择“空降”董事长,对伊利的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可能动摇投资者的信心。而一位员工的话更简单直白:如果不是潘刚,又能有谁呢?潘刚,这位业内公认的青年才俊被认为是惟一“能带领伊利走向百年发展的人”,事实上,短时间内他也确实率领伊利走出了危机。  相似文献   

3.
“伊利人”的胸怀陈玉芳,李强“妈妈,你尝尝这伊利二代雪糕,真好吃”“阿姨,伊利的新产品桔味冰淇淋更好吃”孩子们手拿着雪糕、冰淇淋,向大人们夸耀着。是啊!“伊利”雪糕、冰淇淋以其优良的质量在群众中获得了良好的信誉,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爱了。内蒙古伊利实...  相似文献   

4.
少帅转型     
虽然很年轻,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14潘刚伊利集团董事长2006年11月,伊利集团公布的财报消除了2006年伊始业内对“后郑俊怀时代”伊利命运的全部担忧。财报显示,1~9月份,伊利主营业务收入为124.81亿元,增长37.76%,超过2005全年121.75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如果说借力“超级女声”成就了2005的“蒙牛年”,那么搭载上奥运快车的潘刚则一手缔造了2006的“伊利年”。这一年,伊利初步完成了对全国二、三级城市市场的布局,并且在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酸奶等各个领域全面开花。伴随着伊利的高速发展,潘刚本人也完成了从一个“过渡者”向“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上海企业》2010,(2):92-92
2009年11月19日,上海电器行业协会举办五届八次会员大会暨2009年电器行业名优产品和诚信创建企业颁奖仪式。三信国际双喜临门,被评选为“上海电器行业2009年名优产品”和“诚信创建企业”。  相似文献   

6.
黎想 《新前程》2006,(7):64-65
2002年,毕业10年的潘刚,成为伊利集团最年轻的总裁。3年后,35岁的潘刚临危授命,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任总裁。上任不到一年,他便成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热门“新秀”。潘刚的职场10年,无疑是一匹黑马奔腾而出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7.
提起中国的乳品行业,大家首先会想到“蒙牛”“伊利”等全国领军品牌,这类全国型乳品企业依靠强大的资本推广、遍布全国的城市销售网络、良好的品牌推广、完善的管理以及优秀的团队,在中原大地纵马驰骋,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20日,伊利集团宣布正式启用新的品牌标志,并发布新的品牌主张:“滋养生命活力”,这同时标志着伊利开启了新一轮的品牌升级战略。  相似文献   

9.
伊利品牌软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1983年郑俊怀受命做厂长时,总共只有41万元家当,职工76人.年利税4.7万元。是一组几乎可以忽略不记的数字。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企业在郑俊怀的带领下。有了超速的发展.从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间,伊利从一个几千万销售收入的企业发展为主营业务收入62.99亿元的全国乳业巨头,居中国乳制品行业销售第一位。2004年上亿元.实现净利润1.53亿元。在前不久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组织评估的“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中,伊利以127.87亿元名列第38位,进入了中国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李亮 《企业文化》2006,(7):30-33
“潘刚基因”正在融入新伊利——重塑一个不但能“守成”,更能“攻坚”的乳业巨头摆脱前高管被拘风波留下的阴影,伊利在新掌门潘刚的带领下正在重新回归快速增长的道路。大多数分析师认为,2005年蒙牛会取代伊利,成为乳品老大的一年,但是这一预测已经落空。  相似文献   

11.
2005年4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特别节目“品牌中国”进行了“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大型网上调查活动,在食品和饮料类中,伊利以16.57万票、44.4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因而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的第一品牌。伊利的成功就在于其与时俱进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提起“伊利”这个品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是伊利产品的消费者,说到伊利的创业经历,更是让人感叹不已: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伊利就从内蒙边塞冲向全国.成长为中国食品业品牌的头雁,中国乳品工业的生力军.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伊利奇迹的创造来源正是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优秀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在汽车行业,中小排量汽车是销售井喷的主力;2009年在电视媒体行业,省级卫视是收视成长的前锋。2010年。当“中小排量汽车”面对“省级卫视”。当“增长主力”面对“成长前锋”。行业合作掀起宣传风暴。借此机遇,重庆卫视当仁不让地以受众男性化,中年化优势。打造中小排量家庭用车的最佳性价比电视媒体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得蒙牛乳业(02319.HK)出现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2009年,蒙牛又被国家质检总局责令停止在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物质,进而遭遇消费者信任危机。此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从2007年取代伊利独占鳌头,蒙牛在中国乳业市场仍一路领先。在2009年12月20日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盘点中,蒙牛荣膺“中国经济百强榜年度10大风云品牌”与“共和国60年最具影响力品牌60强”两大殊荣。同时,更成为世界乳业20强中唯一的中国乳企,与达能、雀巢等国际巨头并列世界乳业第一阵营。  相似文献   

15.
伊利集团是中国企业联合会在我国乳制品行业授予的第一家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获得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首家企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伊利集团的乳制产品经受了一次全面的严格的验证,使伊利在经济影响力、技术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在全国食品行业2002年“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认证活动中,内蒙古“伊利”牌纯牛奶被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等权威部门认定为“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从而成为国内乳品行业惟一获此荣誉的产品。这次认证是中国食品行业协会委托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等权威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纯牛奶乳产品进行理化、微生物、重金属等多项目检测,并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行业专家委员会对样品进行感观检评后作出的认定。据介绍,内蒙古伊利集团为保证纯牛奶的产品质量,从奶牛挤奶开始到产品包装出厂,全部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全自动牛奶…  相似文献   

17.
毕玉安 《监督与选择》2004,(12):A012-A013
2004年11月22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对本市生产的乳制品等三类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其中伊利集团所属委托加工企业——北京鸿达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牌酸牛奶(125克/袋),因标注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11日,比检查抽样的时间还要错后两天,被媒体曝光,百姓认为著名的伊利集团涉嫌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虚假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伊利事件”始末2004年6月15日,伊利的三名独立董事俞伯伟、王斌和郭晓川发出《独立董事声明》,并要求聘请一家审计公司对伊利股份资金流动、国债买卖交易和华世商贸公司等有关问题进行专题审计,这也是此次“伊利独董事件”的起点。第二天,伊利召开临时  相似文献   

19.
《中外管理》2004,(9):24-26
8月3日,走出伊利集团大门的俞伯伟已经不再是伊利股份(600887)(以下简称伊利)的独立董事:“我将对其起诉。”  相似文献   

20.
宽厚者昌     
谁也不会怀疑,当今蒙牛乳业在乳业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已与“光明”、“伊利”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在1999年初,蒙牛创业时,当时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也没能逃脱继续受打击的命运。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有的牛奶车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为了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同时,牛根生启动“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口号,在众多场合提到伊利时都把伊利放在自己的前边,在所有的口径上都将内蒙古所有的乳品企业打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烙印。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蒙牛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使自己的命运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大局捆绑在一起,抬高竞争对手的同时保护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