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冬闲时段是改造鱼塘的最佳时候,因为经过一年或多年养鱼的池塘,由于在养殖过程中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外界影响,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各种养殖环境因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下年养殖生  相似文献   

2.
<正>冬闲季节是建设、改造鱼池的最佳时候,因为经过一年或多年养鱼的池塘,由于在养殖过程中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外界影响,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各种养殖环境因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下年养殖生产及效益的提高。现结合生产实际,简要介绍鱼池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生产出具有无污染、高品质能被国内外市场认可的水产品,除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条件必须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对生产投入品(饲料、肥料、渔药)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中病害防治用药是最关键的技术措施。根据笔者的实践,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生产过程中,防治病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水产养殖用肥料从原来的使用常规肥料转变为现在的使用微生物渔肥替代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是肥水养鱼技术新的突破。微生物渔肥是通过对配方的优化组合和原材料的精挑细选,研发出的新一代水体育藻素产品。是根据不同养殖水体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以及养殖水体的藻相、菌相的平衡特征开展研究而开发的水产专用微生物肥,是目前市场上水产养殖新技术肥料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乌鳢的池塘养殖尽管发展迅速,但养殖技术并不成熟,笔者在入户指导中发现,有不少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因片面追求高产,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饵料、肥料等,这样不但使养殖成本日益过高,且会使水质恶化,影响乌鳢的生长,最终导致养殖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6.
<正>酵素菌生物有机渔肥,是根据我国养殖水体理化性质及生态学特点,采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以多功能酵素菌为核心,以优质有机质为载体,复配适量无机养份,形成的一种高效生物有机-无机渔用肥料。渔肥中的各种养份配比合理、形式有效,能快速促进单细胞益藻的生长,有益菌、有益藻双重调节水体环境和养殖机体环境,实现健康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7.
<正>在水产养殖中,为了控制各种疾病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采用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工具、苗种、饵料以及食场等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对策之一。消毒的目的就在于消灭各种有害微生物,为水产养殖动物营造出卫生  相似文献   

8.
<正>冬闲时段是建设和改造鱼塘的最佳时候,因为冬闲季节适合新建池塘准备投入开春后的养殖生产,老池塘经过一年或多年养鱼的养殖,由于在养殖过程中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外界  相似文献   

9.
<正>三、生物肥的特点与作用生物渔肥的营养价值能完全满足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即所谓全价渔肥,这类渔肥可以直接投入养殖水体中使用。这是一种营养全面、配比均衡、使用方便、效果明显、高效无残留的水产专用肥料。1.营养全面生物渔肥中的各种必需营养元素能  相似文献   

10.
<正>水源、水质是池塘养殖的前提条件,水产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养水。水养好了,才能养好鱼。所谓水质调控就是根据所养殖的种类和生理特点,将养殖塘的水质调节成适宜各种养殖对象生活和快速生长的环境,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水体中完成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过程。据最新研究发现,种质下降,越来越恶化的水  相似文献   

11.
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乌鳢(俗称黑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的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多,"诺卡氏菌病"就是这些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正>养鱼施肥是为了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主要是促进以浮游生物为主的各种饵料生物的繁殖,满足鱼类的摄食需求,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在我国养殖的鱼类中,植物食性的种类较多,因而施肥就显得格外重要。生产中常用的肥料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二大类:  相似文献   

13.
<正>肥料和饲料一样,是保证水产养殖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条件,尤其是在混养密放的精养池塘中,要使鱼类得到充足、适口、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多年养殖生产服务实际工作中总结得出池塘施肥需要把握以下关键技术:一、少量多次,少施勤施。这是水产养殖中施肥的原则。勤施、多次可以保证水体中有充足的肥料养分,满足饵料生物正常生长繁殖的需要。少量、少施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因大量  相似文献   

15.
“八字”精养池是对我国悠久的传统养殖经验的总结,其“八字”分别是指:混、轮、防、管、水、种、饵、密。生产实践证明,它对现代的河蟹养殖也有相当的指导作用,它丰富的科学内涵在河蟹养殖中有了延伸和发展。“水”:水是从事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养殖用水的基本要求是:肥、活、嫩、爽。肥是指水体中所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即较多的可被养殖对象摄食或利用的营养盐(如浮游生物),所以这里的肥不特指肥料的肥;活是指水体内的各种物质包括水体本身都处在一种循环、运动、变化之中,如水色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是因为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群随着阳光照…  相似文献   

16.
《渔业致富指南》2012,(9):10-11
<正>近年来,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促使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但在养殖户们获取收益的同时,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应对养殖中饵料系数高、生态平衡失衡等问题,获得长期更高的养殖收益,养  相似文献   

17.
<正> 有关调查结果证实,在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死亡的疾病中,有70%以上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传染性病原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而为了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在水产动物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各种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和工具、养殖动物的苗种、饵料以及食场等进行消毒处  相似文献   

18.
<正>种青养鱼是指在养鱼水体及其周围种植各种水草、旱草,作为草食性鱼类的饵料,进行池塘养殖,达到减少饲料、肥料,节约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方式。种青养鱼具有三大优点: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量、养鱼时间、鱼池空间和底泥肥力;二是提供了大量的青饲料和有机肥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池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三是改善了池塘养鱼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在种青期间,池底淤泥经过曝晒和冰冻,部分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受到抑制和杀灭。植物根系的生长也使池底淤泥充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国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样本户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淡水养殖的亩均成本投入高于淡水养殖的亩均成本投入,饲料、肥料和鱼药苗种是淡水养殖最重要的要素投入,劳动力不是淡水养殖的核心生产要素。饲料、肥料、鱼药、苗种和雇工费用是海水养殖最重要的要素投入。海水养殖的要素投入量高于淡水养殖的要素投入量,海水养殖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低于淡水养殖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在对不同养殖品种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养殖品种的亩均产值、亩均净利润、成本利润率、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差异的原因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人们对绿色食品、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采用各种化学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为了获得更多的对消费者健康有益的绿色食品,保护养殖环境以达到永续利用之目的,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开始将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