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货币、金融通过服务实体经济得利,反过来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此为货币金融存在之义。义并不反对利,但义利关系要平衡,社会经济才能顺利发展,否则就会"翻车"。近代中国的"橡胶股票风潮"、金圆券改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都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造成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的实例。必须牢记金融发展中的义利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天才 《魅力中国》2014,(1):128-128
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内涵上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现代化的基本领域看,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个人等社会诸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内的系统工程”[1]。在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这几者当中,经济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而包括经济现代化在内的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是由科学技术推动的。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必须由科学技术来推动,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在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加快了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而使“现代化”一词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但对于现代化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人们多是从物质基础和经济技术的视角加以认定,理论界尚缺乏定位准确的理论解析和客观规范的科学描述。拙文认为“现代化”一词中的“现代”二字是其内涵和质的规定,即达到现代国际社会层面上公认的先进水平;“现代化”一词中“化”字是其外延和量的范围,即现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先进水平包含和…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金融思想的角度切入,梳理孙中山先生的金融思想及主张,明确其金融建设思想的具体逻辑;进而从孙中山金融思想的个案出发,探讨近代金融思想的政策化问题,即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说明政治人物经济思想与主张的政策化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孙中山金融思想中的政府主导特质,不仅反映出后发国家经济思想中的赶超意识,而且是特定经济发展时期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思想产物,至今仍有深远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阳 《新西部(上)》2013,(20):168-169
日本传统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底蕴和中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然而日本与中国近代、现代化发展速度却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对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从对待外来文化的社会心理,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异同,中日两国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等三方面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意义的启示: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意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地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深入研究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边“资本依存度”、双边资本流动结构以及双边资本循环对两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这3个方面来看,中关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美国对中国金融的依赖程度。中国对美国金融的过度依赖是从货币依赖到金融市场依赖以及金融政策依赖的复合型依赖。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从而使中国...  相似文献   

7.
要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新世纪,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经济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全国人民、全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 在“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片声浪中,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物质生产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史中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组织并存的金融体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金融组织正面临着内部不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以及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必须妥善处理解决的、与外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新关系。比如:金融体系中的各组织机构恢复建立后,如何处理相互间的横向关系?在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过程中,专业银行与中央银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金融组织之间的摩擦、冲突怎样进行协调?各金融机构组织在改革、发胜中如何保持与内部、外部公众的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专题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刚刚结束金融改革这一场讨论中,中方介绍了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为保证金融稳定所做出的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持金融机构对健康;其次,宏观经济政策要保持审慎稳定。第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很重要。第四,除了要防范金融市场中的盲目行动,不理智的行动,中国还必须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创新。因为对于中国,从发展阶段来讲还要加强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发展程度逐渐提高。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有效的保证了经济的稳健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认识还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从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文章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中金融与经济关系之间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从而就金融与经济的良好发展关系的建立提出有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邓小平金融思想: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源泉邓小平金融思想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源泉,主要包括“核心论”、“真正银行论”、“证券论”、“外资论”、“杠杆论”、“法制论”等,从理论上完整地论述了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关系,是中国金融业务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南。(一)“核心论”“核心论”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是邓小平同志为明确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提出的重要金融思想。在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根据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针对当时人们在经济和金融改革关系上形而上学的认…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5,(24):21-22
中国方面最近传来好消息.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信贷,减缓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努力看来终于收到了成效.在截至今年4月的一年里,中国投资增长速度达到3年来的最低点.坏消息是,这给其他所有国家带来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国内历史背景与国际大环境,分析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从而说明中国近代金融开放是在开放过程中还存在外在强制性的金融变迁和内在诱致性的金融变迁。  相似文献   

14.
金融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其经营的合规、合法、效益、规模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和持续发展,金融会计作为实现金融业务的一项基础工作,其理论、概念、内容和方法在服务金融业务改革与发展中需要不断得以完善,因此,在强调金融业务发展的同时,不可忽视金融会计的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经过了艰难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有效实施使得中国经济法逐渐具备了现代化特点,也更加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中国现代经济法是在传统经济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济法内容更加全面。但中国经济法现代化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文章从传统经济法、现代经济法的特征两方面概述传统经济法向现代经济法的转变内容,从中国经济法的现代性与本土性、合理架构、价值体系、法域定位、经济法学方法论变革与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等方面探究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01--1911年清朝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改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清末立宪"和"清末官制改革".清政府企图效法英、德和日本,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通过政治制度的变更,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清末政治制度改革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日后的中国社会政治曾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近代化无疑是从贸易和融资两个领域首先推进的。长期以来,学界对近代中国的国内贸易研究文献较多,而从金融学逻辑框架内研究中国近代金融问题的文献则不多见。近代中国国内外贸易的繁盛既依赖于货币金融的流通,其本身也促进了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以大国形象走上了国际舞台,争取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话语权是获得在国际关系中的优势地位和主动权,从而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相适应的,而金融国际话语权在话语权中又占据核心地位。什么是金融国际话语权,金融国际话语权在世界历史中的演变历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中国金融国际话语权的现状怎样,优势在哪,我们如何在大国崛起中从战略的高度谋求金融国际话语权。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在走出传统法律教育框架的进程中,其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形式和规模上的法律教育改革,不仅是以西方法律教育为张本来规范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而且寄寓着民主化的深刻内涵。中国近代移植西方法律教育尽管有其明显的前瞻性和现实合理性,却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中国近代法律教育发展的历史作为时代的信号,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把法律教育视为实现政治改造的急切工具,只能是一种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论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金融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代中国100多年金融制度的变革中,汇丰银行在客观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成立和发展壮大突破了原有金融体制的约束,成为近代中国多元化金融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洋行、钱庄和买办等中介组织和个人,建立了中外贸易间接融资体制;积极介入权益角逐,垄断近代中国的内外债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的变革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既要看到汇丰银行唯利是图的本性,也要具体分析其在近代中国金融制度变革中的客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