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勒川 《中关村》2007,(4):84-85
1998年的时候,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个陌生的字眼,而今天,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关键词,西方甚至东亚近邻的文化创意产品大举入侵,撼动着青年一代的品格、信仰以及民族文化的根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成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2.
陈名杰 《中关村》2012,(8):16-17
眼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样的概念屡被提及。乃至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改革总目标里。事实上,无论从文化起源、文化传承、文化影响还是文化贡献上讲,中国本身就是个文化大国,更是一个文化强国,但由于近代以来吏治腐败,国力衰微,民生凋敝,我们在理论上开始出现偏差,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本土文化的腐朽和没落。于是整个民族陷入严重的文化混乱和文化;中撞,文化自信危机成为中国人无时不在的内心焦虑,及至到当追逐物质的欲望膨胀到极限时,我们的文化救赎已难以矫正那些扭曲污浊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王岳川 《中关村》2004,(7):111-113
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表征,其话语兴衰同文化命运紧密相连。当代中国文化受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出现了诸多与西方文化相整合的踪迹。然而,随着后殖民主义问题的敞开和当代东方话语的觉醒,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未来世界文化不是一种平面化的文化,不是后殖民单边主义文化,更不是一种所谓全球化的霸权主义文化。相反,未来文化只能是多元互动的文化,一种对话的生态主义文化。这一语境将使新世纪中国文化出现一些新的发展空间和话语症候。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王岳川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西方文艺理论、当代文化研究和批评的教学和研究,承担全国性  相似文献   

4.
李政 《中关村》2004,(11):70-71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应当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复兴方案?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来自于文化的复兴,那么,文化复兴的方案是什么?因为文化与教育的密切互动性,这个文化复兴方案首先必定是一个教育方案。两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在中国文化的未来选择中继承其成功的惯性?这还需要等待。但“,时不我待”,中国文化必须选择自己的未来,在这种痛苦的选择中,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5.
王畅  才力 《中关村》2004,(10):98-9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武侠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广。自太史公司马迁于2100多年前以史笔著成《游侠列传》,对侠客的追慕便一直绵延至今。清高而不失血性的文人们以诗词、小说、戏曲进行浓墨重彩的书写,并以文武双全的“一箫一剑任平生”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而在民间,强烈的尚武精神历朝历代从未断绝,事实上它已楔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中国的武侠文化长久兴盛,让人痴迷,借用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关于通俗文学的断言,这是由于武侠文化里“有人类的基本兴奋点”、“埋着人类的‘永恒主题’”。这一兴奋点和主题的具体所指,不妨引述著名学…  相似文献   

6.
张颐武 《中关村》2011,(12):102-102
最近,全社会都在关注文化问题,尤其是文化作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上升为战略的高度,更凸显了文化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显示了中国社会面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战略。  相似文献   

7.
勒川 《中关村》2007,(12):86-87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传  相似文献   

8.
陶富海 《中关村》2007,(12):28-30
通过陶寺遗址的发掘,大量资料与研究成果表明,陶寺遗址的文化性质有其本质的自身地域的特点,是晋南龙山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支,从而在中国考古学领域确立了“陶寺文化”这一具有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它揭开了晋西南乃至黄河中游一带距今4600年至4000年这一段历史时期社会进程的神秘面纱,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这一重大理论和历史命题,提供了一系列不可辩驳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王鲁湘 《中关村》2014,(11):99-99
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而言,文化代言人可谓是赢得世界性地位的基本标志,还没听说过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代言人而进入了世界文化主流。 回顾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竟没有中国文化的大师跻身世界大师之列。这与我们伟大民族的煌煌历史极不相称,也与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不符。  相似文献   

10.
周树鑫  李政 《中关村》2004,(9):30-31
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几千年的历史时空,很难判断我们文化的根究竟在哪里,我们的文化主流在哪里。如果说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寻根文学让创作家实现了文化的寻觅冲动,并因此影响了世界各自民族的文化发展态势,但对于中国而言,却没有这种效果。其实,我们很难苛责相关的文化工作者,太长的历史往往无法描述、无法一言以蔽之,而且在文化描述与跟踪中很难把握宏观的历史视角,于是文化的主流趋势往往无意中被回避,在明确缺乏的指引情况下民族陷入发展的疲惫状态。今天,我们不打算在地域性或地理性的文化上过多地着墨,所以长江文化、黄河文…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产业报道》2004,(11):53-53
近几年,“企业文化”这个管理名词在中国企业很是盛行,然而几年前的中国,企业文化还缺乏其生存的土壤。在过去这个多元文化杂交的环境里,功利性淡化了人们对于企业文化本身的认识,几乎所有人都将企业文化视同为口号式的内容,单从MBA教育和培训的课程设计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急功近利的文化趋向。  相似文献   

12.
孙红 《中关村》2005,(9):42-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文化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封闭到开放、入治到法治等三个阶段。在计划经济下,中国商业没有获得真正的主动性,它在政治与社会习惯的压力下,仰人鼻息,从而也孳生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等腐败的商业文化。改革开放后,过去中国的封闭、隐性的商业文化已明显过渡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显性的商业文化。而且,过去政府及其领导人对商业的干预也越来越少,中国商业文化不断与国际接轨,逐渐走上了  相似文献   

13.
张颐武 《中关村》2014,(10):104-104
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面临很多挑战,复杂因素的叠加使文化博弈既是"软实力"的较量,也是"硬实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14,(12):122-123
2014年10月26日,"辉煌中国共筑梦想"第十一届清新文化研讨会暨书画展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是由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北京发展与改革研究会、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清新书画院等单位主办,北京凡凡清新文化发展中心、北京美都收藏大观园承办,河南省鹿邑县天地人笔业联合协办的文化盛会。文化部、总政治部、新华通讯社、解放军报社等诸多单位的将军、领导,各地书画家、专家学者、媒体记者近200人参加了学术研讨、书画展、书画笔会等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张越 《中关村》2011,(12):108-111
文化产业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都在热议的话题。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也需要更多文化的指引和激励。前不久,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六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16.
金元浦 《中关村》2010,(9):48-50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根本上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的形象是一个遥远的模糊不清并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王岳川 《中关村》2004,(1):112-114
近年来报刊上有一些文章,对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文化复兴”等说法提出了批评,坚持全盘西化立场,反映出当代知识界对中国现代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不认为季先生的看法“可笑”,倒认为是可爱。它体现出一种本土家园意识和人类资源共享意识。因为我们不能老依赖别人,靠知识输血过日子,也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全盘西化或只想脱亚入欧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不赞成全盘西化——在全球化同质化中还有一颗中国心。正如李慎之先生说:“我是一个一直做着‘中国文艺复兴之梦’的人。我希望且相信,中国文化首先是哲学会在21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过,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文化自己必须要下一番去腐生新、推陈出新的功夫,要能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首先是要能包容、消化一直超越、与自己对立了这么些年的西方文化。”我提出不同于上面两种看法的“第三种”立场,即倡导“发现东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毛志成 《中关村》2006,(11):118-121
“东方”与“中国”是近义词,甚而是同义词。因此,东方文化与“中国式”的文化(或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很多时候是同义的。走近、走进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对研究东方文化的西方人很重要,对我们中国人自己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己假如对东方文化本身不作趋近式的、入实式的触摸,非但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强势与弱势,而且必然在“与国际接轨”的文化活动上大走弯路或误入歧途。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看明白“中国式”文化的基本骨架和基本魂魄。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源于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上的“中国式”。化简一点来说就是:要…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12,(8):99-99
中国每年的工程专业毕业生远超美国,中国的创新和创意却很弱。不少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原因有很多,比如教育、文化、科技制度等,企业制度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毫无疑问,中国人很聪明,中国的企业很善于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淘宝。但产品创新是中国企业的短板,与欧美差距很大,也不如韩国的三星、现代等。搞创新,要靠市场、靠企业。  相似文献   

20.
张越 《中关村》2014,(11):100-103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总书记对文化艺术界做的一次总动员。这次讲话拓清了我们争论一段时间的迷惑,明确了文化艺术的使命,凝聚了我们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力量。——彭兴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