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截至 2 0 0 1年底 ,我国已批准发布的19744项国家标准中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 86 2 1项 ,采标率为43.7% ;ISO/IEC现有标准 16 745项 ,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 6 30 0项 ,转化率为 38%。———参与国际标准修订取得历史性突破由我国起草的《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等 10多项国际标准已由ISO/IEC批准发布 ,另有 2 0多项我国起草的国际标准草案已提交国际标准组织。我国有2 0种标准样品列入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样品委员会 (ISO/REMCO)的标准样品推荐目录。———各…  相似文献   

2.
截至 2 0 0 1年 12月 31日 ,在我国已制定的 19774项国家标准中 ,共有 86 2 1项采用了国际先进标准 ,采标率达到4 3.7%。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快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步伐。中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凤清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十六届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作了上述表示。据介绍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的需要 ,扩大我国标准和合格评定工作的国际影响 ,促进我国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活动 ,我国政府决定于今年 10月 2 2日至11月 2日在北京承办 2 0 0 2年第六十六届IEC大会。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1993年12月14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上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企业的产品要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邹家华指出,“采标”工作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简称采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关于“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定。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是促进技术进  相似文献   

5.
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的《1994年全国技术监督工作要点》,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即: 1.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落实第四次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组织各部门、各地方确定“八五”后两年和“九五”期间采标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继续抓好采标重点产品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的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行采标产品标志制度,鼓励企业积极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向国际标准化机构推荐我国  相似文献   

6.
江汉石油管理局是一个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 ,机械制造、油盐化工、多种经营并举的国有大型企业。自 1987年开展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以来 ,随着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在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帮助指导下 ,采标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按照国家和湖北省的“采标”规定 ,我们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总结和回顾我局的采标工作 ,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加强对“采标”工作的领导 ,健全网络管理体系 ,坚持常抓不懈  我局历来重视“采标”工作 ,局处两级…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加大“采标”力度,使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标准迅速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鉴此,笔者就天然气工业如何进一步采标,并就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193)的工作接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抚顺铝厂在企业管理中重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在“七五”、“八五”期间,积极宣传贯彻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精神,对职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采标”教育,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新产品开发、质量攻关、出口创汇等结合起来,促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强化了企业管理,加快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一、做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及时跟踪国内外标准信息“八五”期间,抚顺铝厂担负了铝、镁、硅、钛等产品以及分析检测方法近10项制订、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或协作起草的任务。几年来,抚顺铝厂重视跟踪国内外标准信…  相似文献   

9.
1水文仪器技术标准采标工作现状根据水文仪器专业方面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范畴及内容特点等情况,水文仪器技术标准选择的采标程度一般均为非等效采用,但在具体标准中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章条内容还是不乏其例的。我国水文仪器专业的标准化组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标准的采用与推行已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政策,成为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出口创汇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就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况,采用国际  相似文献   

11.
从云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历史看,基础较为薄弱,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诸如产业集中度低,矿井规模小,散乱无章,竞争无序,技术落后十分突出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云南省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约着全省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工业》2005,(6):20-21
在“五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前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了2005年煤炭系统全国劳动模范座谈会。74名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4名2002年全国劳动模范的特邀代表胸前佩戴奖章、挂着红花参加了座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时,曾经设想在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的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2004年和2003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影响企业盈余、企业价值取向的相关因素,选取中国制造业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企业资产质量与盈余质量以及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的资产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盈余质量越高,即企业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的盈余质量正相关;企业的盈余质量越高,价值越高,即企业的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企业提升盈余质量、提高自身价值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我们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加强党在国有企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局。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党在国有企业的执政能力,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调审制度改革是民诉制度改革的重要议题。调审合一制度存在弊端,但该制度仍有合理之处。从调审合一的弊端着手分析,辨析出该制度的弊端主要是程序规定不足,监督程序不完善等,而目前应该坚持事清责明的原则等,进而提出相应措施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7.
《煤炭经济研究》2000,(5):34-36
一、关于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统筹金负担重问题鹤壁矿务局是个老企业 ,在养老统筹方面负担沉重。一是离退休人员多 ,1999年 8月末离退休人员已达 2 0 5 85人 ,占全民在职职工的 6 2 3 6 % ,比河南省原国有煤炭企业平均水平高出 18 97% ;二是企业离退休养老统筹金负担比例高 ,占工资总额的 5 9 3 2 % (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 [1998]第 2 2号文第四条规定 ,企业负担的统筹比例不超过2 0 % ) ,高出国家规定 3 9 3 2 %。建议 :政府要加快省级统筹步伐 ,五年并轨时间太长 ,今年较为合适。因为老企业的长期积累贡献给了国家 ,离退休职工统筹金长…  相似文献   

18.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它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滦精煤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坚持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几年的实践,真正改变了过去的单一产量、成本和利润的计划型管理体系.探索出了符合开滦精煤公司特点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1月17日至1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工作。努力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开幕式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华建敏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委会主任黄菊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能源经济已成为激烈竞争的焦点,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炭在我国能源中占主体地位。煤炭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掌握加快煤炭工业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