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方圆  陈义 《消费导刊》2009,(16):231-231
近年来,中国软实力成为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视角。"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威胁或经济制裁,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本文将从文化外交、多边外交、对外援助政策三个维度论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的体育外交政策是针对特定时期内对体育外交行为的准则.体育外交具有国家外交和民间外交的双重属性,体育外交政策必须服务、服从于国家外交政策,这体现了体育与政治的客观联系;体育外交政策又并非完全局限于国家外交政策的范畴,这体现了体育的相对独立性.在我国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并非是单一的政治诉求,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体育外交政策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3.
全球健康外交是公共卫生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外交发展的结合点,是实现良好的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之一.介绍了全球健康外交的定义和发展进程,从发展、贸易、安全和外交四个方面分析了外交政策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已经成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外交利益的重视可能会影响全球健康目标的实现.中国在SARS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健康安全机制的建构,在全球、地区、双边层面参与健康外交.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北京大学参加的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加强了学术合作对政策形成的推动作用.要达到理想的全球健康外交目标还需要健康和外交政策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正前所未有的进入国际视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开始推行公共外交政策。本文认为,在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风生水起之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提升文化自信,是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基础,应当成为公共外交事业展开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经济外交政策的和行为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拓展。加强和巩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战略之一。因此,东南亚作为中国的周边地区,在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政策的形成与实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中共领导人在综合考虑了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后所做出的明智选择。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展,但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也要看到“一边倒”政策的局限性,对其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并希望从中悟出其对当代外交政策制定所提供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对日经济制裁的选择、原则与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日两国钓鱼岛主权之争大幅度升级将经贸战推上了选择的前台,对日实施经济制裁成为我国可以考虑采用的重要措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但鉴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高于我国以及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对日经济制裁应全面考虑,设定应坚持的原则、目标、领域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君 《北方经贸》2007,(3):9-10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和谐世界”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力求真正实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渴望和平、发展、合作,中国外交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土耳其的外交政策都是与美国和西方交好,在中东地区土耳其实施不作为也不插手的一边倒政策。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得土耳其开始转变其中东政策,由不插手不作为开始过度为逐渐介入。海湾战争成了土耳其外交政策转变的机遇和转折点,土耳其将其中东外交与亲西方外交相互融合。伊拉克战争中土耳其与美国站到对立面,表现出土耳其中东政策与其亲西方外交之间的不兼容。从土耳其在伊拉克战争中外交政策的转变入手,分析这次转变对土耳其的影响及其用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希望将广大的发展中国国家作为国际外交可以依靠的基础,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中,中国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已成为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俄罗斯经历了乌克兰危机、西方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经济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的俄罗斯政治经济战略势必波及中俄经贸合作,进而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本文从贸易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合作方面,基于计量模型剖析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过程及关联因素。研究表明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提升了中国在俄贸易伙伴国中的地位,促使俄与中国产能合作的意愿强烈,直接投资和产能合作逐渐成为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动力;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对中俄罗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中俄政治关系对贸易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提高中国对俄罗斯投资、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在俄罗斯进口比重的机遇期,亦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期。经济强势崛起的俄罗斯和经济体系全面崩溃的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均有重要影响,在与其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过程中,中国恰到好处地拿捏平衡其中的大国利益边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战略机遇期与经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是中国展开战略性全方位经济外交的最佳时期,通过对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外交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经济外交的模式、力度、效果和目标,往往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实际国力有很大关系,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的经济外交战略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3.
The Beijing Olympics will have a lasting effect on China, especially on its politics and diplomacy, but the Olympics will only have limited and indirect influence on its foreign trade in my view. The rapid increase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remained a strong trend and could not be easily changed or accelerated by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the Olympics. Meanwhile, China doesn't expect the Olympics to be a propeller for its foreign trade.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past years.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lobal trading nations that can be easily to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sha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  相似文献   

14.
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两种主流观点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俄罗斯外交战略最突出的特点是推行经济外交,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在俄罗斯经济外交中所处的地位,可清晰地显示,目前中俄贸易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其他贸易伙伴相比并不滞后,真正滞后的是两国的相互投资合作,目前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还不会影响中俄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滞后论”、“滞后的经济合作关系必然影响中俄整体合作关系”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黄志凌 《全球化》2020,(3):23-39,132,133
“金融战”不仅指一个经济体对另一个经济体发动的金融制裁,还包括一个强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突然对一个金融体系存在严重漏洞的主权国家或关税经济体发动的货币狙击。长期的金融战会引发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摧毁其经济体系,使其经济发展陷入长时间停滞。回顾近几十年的历史,美国非常擅长通过金融战操纵全球经济,从而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其常用的武器是金融制裁。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顺利发动金融制裁,美国还准备了一系列法律依据。美国发动金融战的底气在于美元霸权、支付清算垄断与无可替代的发达金融市场。以美国曾经发动的金融战为样本,对金融战进行一些前瞻性的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张燕生  逯新红  刘向东 《全球化》2021,(2):43-55,133,134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东升西降趋势显著。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东亚经济率先复苏,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亚洲始终是中国经略周边外交的重点地区,如何经略好这一地区,积极营造繁荣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发展机遇期,对中国塑造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和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发挥中国作为大国领导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探讨分析亚洲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动向,探索亚洲经贸合作的新思路新路径,对赢得中美战略博弈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有利于推动区域各国加强互信互利合作和维护亚洲稳定繁荣。自贸区战略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提高自由贸易区标准和质量是大势所趋。分析各区域经贸协定、亚洲产业链转移趋势及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有助于未雨绸缪,早有预案,争取主动。在分析这些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亚洲经贸合作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合作的新思路,给出中国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简称USTR)宣布对中国展开"301调查"至今,中美贸易争端历经缓和又走向极端,反反复复,摩擦持续升温。此次调查成为2010年之后美国依据"301条款"对中国展开的第六次调查,势必会对中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虽然"301条款"被国际社会诟病,但美国依然热衷于此,是"美国优先"以及逐渐凸显的单边主义思想所致。因此,为了保护我国国民利益,同时维护现有的良好国际经济秩序,对美国"301调查"制裁措施我国不能妥协也不能让步。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中国在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国内的人民币汇率等金融领域,企业更要有所准备,做好全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United States maintains a broad spectrum of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ranging from export controls to prohibitions on certain imports. Our study finds that, although from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US sanctions have ha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 on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y d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in both countries. US economic sanctions have hindered 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 and US investment in China. US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from China have caused deadweight losses for the US due to higher domestic production costs for import substitutes and a reduction in consumption. US export controls have hindered US exports to China and contributed to large US trade deficits with China. The export controls have also caused losses of high‐paid job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enefited competitors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addition, US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have had significant third‐party effects. China's diversification of imports to sources other than the United States may have a long‐term effect on US exports to China even after US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are lifted.  相似文献   

19.
构建自由贸易区目前已经成为各国争取市场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手段,中国通过首脑外交、商务部的专业外交、外交部的功能外交等各方面的外交努力,认真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自由贸易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当前背景下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debate on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South Africa reveals that, despite a long history of the threat and use of economic sanctio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re still prevails a wide array of misconceptions regarding the nature, mechanisms and consequences of such a policy.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of the economic aspects of the way in which sanctions can impact on a target country and assess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th African c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