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案情简介某年5月,中国某公司(卖方)与欧洲某公司(买方)签订合同,向其销售大豆。合同中约定货物数量为900公吨,当年7、8、9月分别装运约300公吨。贸易术语采用CIF ROTTERDAM,结算方式为即期信用证。该批商品主要用途是榨油,合同对商品品质的规定为“含油量不低于17.8%,含水量不高于13.2%”。另外,合同中还约定本合同受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豆贸易地位与国际定价权为何不对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在中国是传统的优势农作物,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生产面积很大、产量高,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产地,也曾是世界大豆主要的出口国之一.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种子品质、需求激增、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诸多原因,中国进口大豆的数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尽管如此,中国却依然是国际定价权上小国,并由此引起了全球关注的2003年、2004年度"大豆危机"事件.中国大豆的贸易大国地位为何与国际定价话语权严重背离?本文对此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Incoterms 2010)新增加了链式销售(STRING SALES)问题。自2011年生效以来,国内相关机构及学者对此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研究与解读,对链式销售下贸易术语的适用和选择问题存在着分歧。本文拟从INCOTERMS 2010中各贸易术语的义务规定角度,对通则2010中提及的适用于链式销售的FAS、FOB、CFR和CIF术语进行分析。研究发现:INCOTERMS 2010中对FAS、FOB、CFR和CIF贸易术语增加的适用于链式销售是合理的。在具体的贸易术语选择上,CIF术语对链式交易中的各方都是最优选择,CIF合同最适合链式销售。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第48页) 六、操作题 我国龙江贸易公司向日本大诚贸易公司出口东北大豆100公吨,2000年产.每公吨210美元CIF大阪,单层麻袋包装,每袋净重100公斤.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CIP术语与CIF术语比较分析,指出CIF术语在许多方面存在弊端。伴随着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的开展,应大力提倡采用CIP贸易术语来从事出口业务。  相似文献   

6.
李新义 《商》2016,(4):94
中国是农业大国,大豆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中国的大豆生产和贸易曾位列世界第一,但1995年至今中国由原来的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而美国则成为中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家之一。从分析得到,中美的大豆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接近产业间贸易,为了提高中美大豆产业内的贸易,中国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贸易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中美大豆产业内贸易水平,使中美的大豆产业内贸易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简介 1998年初,卖方意大利A公司与买方中国B公司谈妥一笔业务.买方中国B公司以CIF术语、即期L/C付款方式,向意大利A公司进口耐高温高压阀门一批,价值28万美元,装运期为1998年7月.在货物装运前,后经买卖双方协商,将支付方式改为D/P 150 at days after sight.卖方于7月28日将货物装船,目的港上海.  相似文献   

8.
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大豆进行反制,加征25%关税,那么,中国对美豆加征关税,会对中国大豆来源布局和产业产生怎样影响。文章利用寡头竞争理论,使用2002年1月~2020年3月中国海关数据,利用进口需求模型(AIDS),分析了加征关税对农产品贸易可能发生的贸易损害、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大豆并不存在刚性依赖,对美加征关税将发生显著贸易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即对美关税每增加1%,将会导致其对中国大豆出口下降1.29%,对巴西大豆进口上涨0.67%,对阿根廷大豆进口上涨0.66%,对其他国家进口上涨1.03%。中国市场增长和加征关税,将会造成国际大豆贸易创造效应,并激发非传统国家进入大豆贸易市场。  相似文献   

9.
陈茹 《大经贸》2002,(5):47-48
小小的大豆,在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中国和美国之间引起了一场持续近一年的、看似围绕转基因的贸易风波.近日,风波趋于平静,但话题仍在延续.中国政府及市场各方均在思索:中国的大豆,生了什么病?该怎么治?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按合同交货是出口商的基本义务。就出口商完成交货义务的界限而言,可将合同性质区分为"装运合同"和"到货合同"。"到货合同"中出口商的责任和风险明显高于"装运合同"。按照《2000通则》,CIF合同属于装运合同。CIF合同中附带某些到货条款,不足以使CIF合同变为到货合同,卖方应避免承担额外的合同义务。本文通过两则案例对附带到货条款的CIF合同性质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最大大豆进口国,美国、巴西是中国主要大豆进口来源国。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对大豆加征25%关税,中巴大豆贸易可能性加大。以2001-2017年UN Comtrade Datebase整理数据为基础,使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巴大豆贸易潜力。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巴西大豆大体递增;两国贸易与GDP、人均GDP等因素正相关,与汇率等负相关;双方大豆贸易潜力巨大;可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促进双边大豆产品贸易进一步合作。  相似文献   

12.
市场、规格及价格条件位1982年}1981年1月(A){12月(B)1981年1月(C)A/B土%A/C土%粮油食品 大米 大米 小麦含碎25%,曼谷市场离岸价含碎35%,曼谷市场离岸价芝加哥交易所收盘价,最近期货一分。65}一28一52一1 .0721。15玉米芝加哥交易所收盘价,最近期货+4。97一26。61大豆芝加哥交易所收盘价,最近期货+1。2817。46豆油芝加哥交易所收盘价,最近期货4 16 无盘490。75180。31371。59146。29771。43283。45 24.09531。094 15325。56一0。47一20。05椰干大豆菜籽亚麻油菲律宾产,北欧到岸价美国二号黄色,英国到岸价加拿大40%,英国到岸价任何地区,英…  相似文献   

13.
栾信杰 《大经贸》2005,(2):86-87
要在外贸业务中消除因CIF合同条款所产生的不必要的贸易争执,了解CIF价格条件的实质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一、案情简介 我国某出口企业向欧洲出口粮食一批,贸易术语采用CIF ROTTERDAM.合同中明确规定:"……the goods should be shipped from any Chinese port to Rotterdam Netherlands, partial shipments are permitted, every 1 , 000 M/Ts of the goods should be shipped from 1st to 15th of March April, May and June, 2003. ", "This contract is subject to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Vienna,1980)".  相似文献   

15.
李春景 《国际市场》2002,(12):44-44
有这样一个案例:我国外贸公司A向德国模具制造公司B发出购货合同书,欲以CIF价购进一批模具.A在购货合同书的背面条款中规定:"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由合同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果签订合同双方经协商后尚不能解决时,必须提交仲裁.仲裁应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该委员会的仲裁程序原则进行仲裁."B接受了A的订货要求并发回一份销售合同书,但其背面条款规定,如发生争议应由英国伦敦仲裁院仲裁.对此,A未做出任何表示.随后双方便开始履行合同,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争议.A根据其购货合同书的背面条款在中国提起仲裁,而B却根据销售合同书的背面条款认为应在英国仲裁,而不是由中国贸促会仲裁委员会进行受理.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大豆贸易市场紧密联系。受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影响,中国针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加征25%关税的反制措施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进口关税意味着中国进口美豆的成本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美豆出口的利润空间的萎缩。分析中美大豆贸易在全球大豆贸易市场中的地位和中美贸易战加剧对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潜在影响,应对贸易战可能对国内大豆贸易造成的潜在不利影响,中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积极调整采购来源地,主动构建多元化进口大豆供应体系;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积极寻求大豆的替代品;增加国产油料作物供给。  相似文献   

17.
解开逆差之谜--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以来,中美双方对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且争论至今.尤其是每当出现贸易摩擦或时逢选举年,美国总会拿逆差来说事,指责中国没有很好地遵守全球贸易规则,压中国开放市场,甚至动辄采取强硬的单边行动,对双边贸易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最近,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又公布了一份关于"美中贸易政策"的评估报告,提出建立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特别工作组,旨在搜集中国"不公平贸易"的证据,提供与美中贸易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这说明,美国正在进一步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和强化对华贸易谈判力量,其中贸易逆差问题也会再次成为美国用于讨价还价的一个重要筹码.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中无法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王洪凯 《北方经贸》2023,(11):30-34
对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稳定中巴大豆贸易,进而稳定中国大豆市场。文章着重从政府治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开放度、国内大豆产量、汇率、中美贸易关系六个角度进行分析。总体来看,中国和巴西同为大经济体量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稳定且对外贸易开放度高,从宏观角度说来对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有着稳定的正向影响,并且国内大豆产量、汇率、中美贸易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1)
大豆作为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大豆的国际贸易中,我国历史上曾是一个净出口国,但随着大豆贸易政策的改变以及国内供求的改变,我国由大豆出口国逐渐转变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本文主要分析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豆进出口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林珏 《国际市场》2002,(9):17-17
受"9·11"事件影响,第四季度世界经济严重下滑,直到今年上半年欧美日经济仍处于不景气状态.今年年初国内外一些机构和专家曾预测中国受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不景气影响,出口额将出现大幅度下滑,贸易赢余将减少.但是2002年1-5月中国外贸进出口额221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其中出口额1159.9亿美元,增长13.2%,贸易顺差104.3亿美元虽然对日本、欧盟出口增长缓慢,但对美国、香港、东盟等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幅都在1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