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     
两年前在秦岭山区采访.泥土房里挤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但老师兼校长就那么一个.仅有的一块小黑板上写几个字就得擦.老师将粉笔看管得比粮食还要紧。当地家长抱怨:现在才明白,敢情义务教育是针对家长的.再穷也得送孩子上学,否则就违法了.乡里派人来扣这罚那。你看,就这环境,学成的能有几个?百八十块钱的学杂费.油盐酱醋够咱一家人吃一年咧。  相似文献   

2.
面对加入WTO,中国企业怎么办?我想讲三点,第一是怎么想,第二是怎么做,第三是怎么赢。怎么想面对加入WTO,中国企业怎么想?我认为必须成为狼。那么,怎么成为狼?所有到中国市场来的外国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他们的竞争原则非常简单,就是“赢家通吃”,不给中国企业留一点余地,通通吃掉。中国企业对此不能没有认识,如果不成为狼,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你就会被吃掉;如果成为狼,就有条件和他们竞争。成为狼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有两条:第一,必须熟悉国际市场竞争游戏规则,按国际惯例来竞争;第二,必须敢于和善于参与这个竞…  相似文献   

3.
丁芃 《新财经》2008,(5):50-51
“您好!是来接孩子的吗?这边走。”东方爱婴的工作人员把《新财经》记者当成了来接孩子的家长。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个装点得花花绿绿的教室,一群宝宝正在家长的陪同下与老师一起做着游戏。从另外一个房间传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朗诵声,循声望去,几个年轻妈妈正在认真地朗诵诗文。  相似文献   

4.
欧亚 《东北之窗》2008,(12):67-67
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会不会允许巨石压住他的身体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会不会允许他一边饥饿一边流血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会不会允许他哭干眼泪然后死去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会不会允许他的未来从此停止这是我们的孩子这是你的孩子请看着他的眼睛说你想说的话做你想做的事如果你暂时看不见他  相似文献   

5.
江晏 《中国西部》2011,(18):71-71
“我也不想这么做,没办法啊!”几乎每一个忙不迭地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培训班的家长,每一个正在对学生实施题海战术、把备考当成体力竞赛的老师,都会这么说。  相似文献   

6.
王林青 《魅力中国》2012,(32):146-146
在幼儿园每次进行手工活动、数学操作活动的时候,我总会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老师帮帮忙”,其实要做的都是很容易的,可是那些幼儿却只是站在边上,脸上带着悲伤、惶恐的神情看着其他在做的小朋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父母都是持着含在嘴里,捧在手心的态度,把孩子当宝贝一样的珍藏着,为孩子包办着一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性,而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而怯懦的人。而幼儿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在幼儿时期在家园共同努力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  相似文献   

7.
把一块一块的石头,叠起来,垒起来,叠成一个个圆圆的敖包——这茫茫大草原的生命的路标。于是,羊群的叫声更加欢快,马儿的蹄声更加坚实;牧民的心啊,从此充满了美丽的梦想生活的自豪。把一块一块的石头,垒起来,叠起来,垒成一个个高高的敖包——这茫茫大草原的爱情的航标。于是,风儿向你敬礼,阳光向你欢笑。电当十五的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多少爱情的故事在这里演绎;多少爱情的航船从这里启锚……敖包──写于内蒙古召和草原@丘树宏  相似文献   

8.
寓言二则     
人的世界   狐狸抓到一只兔子,要吃掉它。   兔子说:“你还敢吃我 !你看过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没有 ?”   “看过又怎么样 ?”狐狸说。   免子说:“这个节目处处说明动物们总是弱肉强食,人们如此揭发动物世界的残暴,你还要吃我不感到可耻吗 ?”   “你说的那个 !”狐狸说,“那是人拍摄制作的玩意,如果让动物来摄制一部《人的世界》,将会看到他们那里比动物世界残暴得多。——对于我们,谁愿意为动物感到可耻就去可耻好了,那是一种很富有理想色彩的情感,可我现在需要的是一顿现实的中餐。”   1999年 7月 狼 鼠   …  相似文献   

9.
马玉国 《魅力中国》2013,(11):201-201
在数学教育界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台湾一位学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二年级小学数学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参加测试的台湾学生有2/3的人答案是43岁。测试大陆的学生时,竟有88%的人答案也是43岁;因为他们认为此题不可能加,所以只能减,而不敢写上“此题不能做。”这是一则笑话,然而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八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则笑不出来,因为这则笑话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之一代当老师的,从小当学生时,就崇拜老师、服从老师,很少敢挑战老师的权威,也不敢讲自己的思路。长大当了老师,也觉得学生服从我,崇拜我,把我讲授的内容听会,练会,考个高分,课堂纪律好,就很有成就感。比如学了“笔算除法”,老师讲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我们的学生有向老师提出:“笔算除法能从低位除起吗?”。如果还有学生再提出一个高智商的问题“老师,笔算加法、减法、乘法都是从低位算起,为什么笔算除法就一定要从高位除起呢?”这时,会不会有的老师已经很不耐烦了。会说:“你怎么事那么多,书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教你怎么算,你就怎么算。”如果真的老师这么说,试想一下,今后,这个孩子还敢“异想天开”吗?还敢“思维和创新”吗?慢慢地,在学生的心中,就会逐渐形成听老师的没错。这就是中国学生,很听话,很刻苦地去记忆、模仿,就是不敢自主地思考和质疑,没有了疑问哪会有思维呀,没有了思维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相似文献   

10.
《新财经》2000,(7)
今天,你所能给孩子的最危险的建议就是:去学校,好好念书,然后找个安全的工作。因为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得到一个经济上安全的未来,他们就不能按旧的游戏规则办事。  相似文献   

11.
刘洪华 《中国西部》2012,(21):134-139
每个班里总有一些让老师头痛的学生,他们总是变着花样的给你出一些难堪的问题,对此,老师们给他们一个封号——“调皮孩子”,这帮孩子在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为一个小团体,有一个核心人物在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改变他是改变一个班级的关键,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其实,当我们一味的指责调皮孩子时,而忽略了他们调皮的天然性因子,潜意识认为他们身上有数不清的坏毛病,因此让我们的视野和管理教育思维更加狭隘,他们身上的缺点得到了极度地放大,优点被常常地忽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违背教育的本质。作为教师,能够顺势发挥教育技巧,让他们成为班集体中的正面发展推动力量,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市场化的机构,那么谁都离不开你,所有希望把权力阳光化的政府部门都将给你带来业务机会。但如果你不是一个市场化的机构,那么当政府对你这个市场的态度、对这些公共资源配置的思路摇摆一下,你这个机构也就要跟着摇摆一下。建设市场化的机构,必须从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上下硬功夫。  相似文献   

13.
早上7:30,代课老师王学卫走到屋檐下挂着的废车轮钢圈前,敲响了新世纪的“钟”声。不一会,八个孩子便抱着书包前前后后跑进了教室,翻开课本,八个孩子放声读了起来。 八个学生分为两个班的,大一点的四个为四年级,王老师请四年级的学生让出教室来,他给另外四个二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复习课。他把作业本发到学生手中,将作业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讲给同学们听。课堂上王老师先用汉语说了一遍,如果学生听不懂又再用佤语重述一遍。在佤山,这样的“双语教学”成了做老师的必备条件。 10点,王老师又给四个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数学课,一个老师在同一个教室为几个孩子上不同年级的课被称为“复式教学”。  相似文献   

14.
杨:我国的企业兼并和产权交易即将大规模开展,这里我们来谈谈如何按照国际惯例规范中国的企业兼并与产权交易问题。李:首先应该准确理解“兼并”一词的含义。我国《公司法》里对于“合并”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个叫吸收合并,就是一个公司把另一个公司完完全全吃掉了,被吃掉公  相似文献   

15.
谢丹 《浙江工商》2001,(12):19-20
康泰克曾经稳坐感冒药市场头把交椅,市场份额占到40%,在去年11月的PPA风波后,黯然离开OTC(非处方药)市场。尽管感冒药市场风光依然无限好,但是这个被一纸禁令打入冷宫的王牌感冒药只能“隔着玻璃看别人跳舞”,任凭昔日的竞争对手把自己的市场份额一块块地吃掉。  相似文献   

16.
要不要孩子,其实是个人隐私的问题。但是如果你对这个选择举棋不定的时候,建议你列出一个这样的清单:一个是生孩子的理由,一个是不生的理由,看哪个理由多,那就代表你自己的真实想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张军 《当代陕西》2006,(12):30-31
16年来,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从事学校后勤和行政工作的蒲峰,岗位显得不起眼。“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己融进平凡之中,奉献出不平庸的业绩,你就可以不平凡起来。”蒲峰这样说。  相似文献   

18.
刘宏丽 《魅力中国》2013,(8):234-234
记得在师范院校读书时老师说过一段话,虽算不上经典、名言,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老师这样说,你是个学生.如果你坐在火车上,别人想知道你学习怎样,他会让你读一段报纸,而不会让你做儿道题。如果你读得结结巴巴,不成句子,无论如何人家也不会认为你是一个好学生。老师又说,我这样说并不是强调语文重要,其他学科不重要,  相似文献   

19.
《珠江经济》2001,(12):84-85
一国内外专家几乎一致断言,21世纪的中同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和家电生产基地,对于这个现象,一些人很悲观,将其称为糖纸效应,认为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工厂是件可耻的事情,是别人吃掉了糖,却把没有多大甜头的精纸留给我们来舔。  相似文献   

20.
余东亚 《魅力中国》2010,(26):161-161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农民怎么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家长和老师怎么样对待孩子,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和教师只要赏识学生并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就会进步,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嘲笑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即使面对再差再调皮的学生都不能小瞧,不能恶意讥讽,甚至体罚。因为他们中间很可能有瓦特,牛顿,爱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