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构建完整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为强化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功能,应逐步构建我国完整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方向是以个人所得税制为主体,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以其他税为补充,多方面、多环节对个人收入予以调节。如在个人收入环节开征社会保障税,在财产转让环节开征赠与税  相似文献   

2.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能力测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浩  王韬 《经济师》2008,(6):233-234
近10年来,税收能力估算成为国内发展起来的一项旨在量化税收和经济关系的宏观分析方法。目前国内的税收能力研究主要集中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种上。个人所得税作为税收收入发展最快的一个税种,对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中主体项目的税收能力的测算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其目的在于为下一步全面扩展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能力测算应用提供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3.
白贵 《现代财经》2004,24(10):13-16,24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中,间接税比重过大,直接税比重小.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个人收入税收调节体系。应从我国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出发,对完善我国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潘勇 《经济师》2008,(6):232-233
税收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及公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国家财政的收入。甚至政府的运作。特别是个人收入所得税,作为直接税种,有很强的政策性,随着个人收入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征收的多与少,不仅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高与低,而且,直接影响到公民的负担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商品税侧重于效率,所得税侧重于公平,公平与效率兼顾是税制的基本要求,商品税与所得税配合协调是一种适宜的税制结构。我国的税制结构是以商品税为主体,目标模式应选择商品税与所得税的搭配。通过改造主体税种、完善商品税结构和所得税结构,优化我国的税制结构,实现“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宋接顺  张平 《经济师》2001,(4):99-100
“十五”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 ,在认识上应该有三大突破 :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应放在首位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功能应放在辅助地位 ;建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个人收入税收调节体系 ;摈弃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模式 ,采取综合所得税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个人收入调节税是我国自1987年1月1日开征的一个新税种,设立和开征这个税种的宗旨是利用税收杠杆调节我国公民收入状况,以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各阶层公民收入不公的问题。然而,此税种实施两年多来,其效果不尽人意,无论从收入总额上看,还是从其调节作用上看都未能实现设立此税种的初衷。而从目前社会实际情况看,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此税种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客观要求。因此,本文想针对目前我国个人收入调节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公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国个人收入呈现显著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的现象,以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个人所得税是调节分配的主要税种,在我国税制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贯彻税收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深化研究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是税收研究领域一个长远的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9.
姚海波 《经济论坛》2000,(18):17-17,9
一、合理运用税收手段税收对个人收入的调控重点是对高收入者进行调节,它主要表现在对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的运用上。个人所得税是一种优质税种,因为它是按照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征收的,体现了公平税负的原则,无疑优于人头税、流转税。同时,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可以大大减缓社会财富分配的集中,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比重,缩小分配差距。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数额占整个税收总额比重不足1.5%,而亚洲各国平均占12.7%,非洲各国平均占11%,美国占43%,日本占38%,澳大利亚占55%,可见我…  相似文献   

10.
聂倩 《经济师》2004,(6):204-204,290
现阶段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作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税收却没有发挥有力的调节作用。我们应当根据税收调节的方向和方法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健全税收制度 ,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的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必须加快以税收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改革步伐。本文从多个角度,简要归纳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文献,主要包括税收累进性度量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税制结构、商品税、环境税和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对上述文献的总结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税收影响居民收入分配背后的经济学理论逻辑,也有助于建设公平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再一次明确提出了个人收入公平这一社会问题。本文从公平分配的评价指标入手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论述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理论依据,从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税收应如何促进个人收入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再一次明确提出了个人收入公平这一社会问题.本文从公平分配的评价指标入手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论述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理论依据,从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税收应如何促进个人收入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4.
王月华 《经济论坛》2004,(20):90-91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分配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分配秩序还很混乱,行业与行业的差距、城乡与地区发展的差距还明显存在。而目前我国直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种比较少,个人所得税发挥着主要作用。正确审视现行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不断强化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解决分配领域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井明 《经济前沿》2003,(1):40-43
随着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税收必然存在着极大的潜力。但我国目前房地产税制体系过于陈旧,还体现着某些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远远没有跟上房地产业发展的步伐,甚至某些税制规定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的活跃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大,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流量正在向以房地产为主的财富存量形式转变,政府要发挥对个人财富分配的调节功能,仅仅依靠个人所得税恐怕难以有效运作。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包括房地产税在内的多种税收调节手段,将对个人收入流量的调节和对个人财富存量的调节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税收均衡个人收入和财富分配,缓解贫富差距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考虑,现行的房地产税制体系就难以随其重了。  相似文献   

16.
喻晓飞 《经济师》2001,(11):177-177
遗产税是个古老的税种 ,据考证 ,古埃及、古罗马时代就开始对遗产征税 ,当时按遗产税总额的 1/10征税。近代的遗产税制 ,始于 15 98年荷兰开征的遗产税。此后 ,英国于 16 94年 ,法国于 170 3年 ,德国于 190 0年开始征收遗产税。我国法律规定的税种中包括遗产税 ,虽然目前对遗产税如何开征还未有具体的规定 ,但开征遗产税将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一、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开征遗产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一次战略性措施 ,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体系之必须。在实践中人们多看重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分配作用。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看 ,…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就选择财产税作为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可行性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财产税具有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良好禀赋 政府间税收的划分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历史上,诸多财政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税收划分理论,普遍认为比较适宜划归地方成为地方主体财源的税种应具备以下特性:一是课征于非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税收,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个人所得税公平调节的两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财政收入地位的不断上升,如何发挥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调节作用意义重大。正确认识个人所得税纳税范围与公平调节的关系、要素设计与公平调节的关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纳税范围的合理确定,主要可以解决个人所得税调节的横向公平;对税收要素的合理设计与选择,主要可以解决个人所得税调节的纵向公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也开始了财政分权的改革历程,并期望以此来促进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解决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财政分权的核心支撑因素就是地方应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地方税,且财产税和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标准有很高的吻合度。另外,研究还发现:销售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合理性值得怀疑。在地方主体税种的构建中,综合国外成功经验并本着地方税收原则,建议把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整合为新的财产税,并以此作为我国地方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税制结构是指国家为了达到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的目的,在按一定标志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税种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税制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税种的选择;二是辅助税种的设计;三是税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税种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