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普以139亿美元对EDS的收购仍有特美国监管部门批准,但惠普向IBM靠拢的道路又迈进一步。惠普董事会主席和CEO Mark Hurd一直打算扩大惠普的客户群与业务范围,从低毛利率的PC、打印机行装硬件事业,转战IT服务等高利润市场,并为其PC及打印业务找到新的销售管道。而更早开始的惠普打印及成象系统集团的转型过程就是整个集团的“先行部队”。  相似文献   

2.
PC OUT     
《中国企业家》2011,(18):32-33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8月19日惠普披露,考虑分拆PC业务。惠普是目前全球出货量最大的PC厂商。这一产业的缔造者IBM早在2004年末已出售PC业务,宣告PC时日无多。惠普同时放弃WebOS设备,  相似文献   

3.
张辰 《中外管理》2005,(4):58-59
过去多年,在全球PC.尤其是中国的“白领”市场,IBM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去年年底,中国的联想公司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想借此冲击全球电脑阵营。可两个月来,戴尔、惠普的反击非常严厉。  相似文献   

4.
王悦承 《英才》2005,(2):40-43
就热闹程度来说,没有哪一年初的台湾惠普零售商例会,能跟2005年的这一届相比。会场内外,“Evaporate IBM(蒸发 IBM)”的标语随处可见,零售商群情汹涌, 他们巴不得一口把IBM原有PC业务吞进肚子里。类似的景象,也可以在戴尔零售商身上看到,据称他们已经从戴尔台湾公司领到了新年意见书《IBM has gone(IBM已经消失)》。是默契也好,巧合也罢,反正惠普和戴尔发出的信号显而易见,他们正张罗着把蓝色巨人从台湾PC市场上赶出去。这背后更大的阳谋,是借着IBM把PC甩给联想的时机,把IBM在台湾的企业客户,悄悄地勾引到自己家里。  相似文献   

5.
《企业世界》2005,(8):30-32
“蛇吞象”的交易动因 1981年,是IBM开创了个人电脑市场,并成为行业领头羊:但随着戴尔和惠普的崛起,IBM电脑PC销售额不断下滑,连年亏损,在1998年PC部门的亏损额就已达到了9.92亿美元。以前赖以成名的旗帜性业务如今已日薄西山,成了阻碍公司发展的包袱。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研究》2010,(4):61-61
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帷幕将启之际,IBM公司在陕西省设立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华西区,并在西安建立IBM中国开发中心(中国西部)、IBM全球分析软件实验室和IBM区域软件成长中心。此举以配合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同时辐射和支持中国和全球企业对于商业智能与业务分析能力迅速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惠普加速“变脸”,不顾在大众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肆放言“围剿”新联想,使得PC市场充满“变数”。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新联想,树大招风,其中就数危机感最大的惠普“阴”风刺骨。无疑,如果联想发威的话,拿下的第一个阵地将会是惠普的失地。因此,惠普全球阻击联想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8.
10月6日,惠普宣布将分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一家叫惠普公司,主营PC和打印机业务,另外一家叫惠普企业,主营企业硬件和服务业务。 很多分析认为此举对惠普是个利好,确实,消息一出,惠普股价应声涨了近5%。但不应忘了,惠普分拆已是无奈之举,当然这也是惠普近年来不断调整中最大的一次转型,不过未来仍变数难料。  相似文献   

9.
IBM的下一步     
许正 《英才》2014,(12):100-100
2014年10月IBM倒贴15亿美元将芯片制造业务卖给Gobal Foundries,加上10年前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2014年初联想又收购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 IBM作为曾经的业界翘楚多年来引发无数企业的效仿,但是在2014年的前两季度IBM在硬件、软件、服务三大主营业务相继出现萎缩,可以说IBM又一次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研究》2009,(9):82-82
(2009年8月18日,北京)一年一度的软件开发盛会——2009IBM Ratiohal软件高峰论坛(2009 Rational Software Conference.RSC)召开,IBM(NYSE:IBM)在会上首次提出了“软件经济学”理论,强渊组织应该经济地衡量投入与产出,以此指导软件开发中各项工作与资源的配比,以获得最佳的ROI(投资回报率)。这一不同于以往“软件工程学”的新理论的提出,将帮助企业有效地将软件投资与业务战略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