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会计被比作“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计语言的规范和统一。实行全球统一的会计标准,不仅可以降低跨国融资成本,扩大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选择范围,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而且可以减少跨国公司的会计成本,降低目前各国昂贵的会计协调费用,为全球所有企业建立公平、统一的会计环境,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服务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和全球经贸往来的日益发展,会计作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进会计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交流上的障碍或成本,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胡晓东 《经济师》2005,(2):185-186
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根本动因 ,在于会计世袭遗产的国际性 ,在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融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在于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国际会计准则的实务权威性不足以统一或取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 ,但国际资本终将确定自己在国际金融新框架中的会计度量标准———全球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提出,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这要求会计这种“商业语言”也要走向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通用”.会计实现全球协调,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和许可经营中可以减少国际交往中“会计语言”不通的障碍.我们探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模式的国际协调性,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后续的会计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稳健性会计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机构,能够降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产权特征,基于债务融资成本的角度,考察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发现,稳健的会计信息与更低的债务融资成本相关,而国有产权的性质削弱了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公司通过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可以降低债券发行的融资成本,可以降低通过股票发行融资的成本.显然,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可使公司融资更加容易,并且可降低公司各种融资方式下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财务会计准则是约束财务会计行为,指导财务报表的规范。世界各国依据其自身特点。选择了适合本国发展的会计准则,从而使会计准则呈现出多样性。最近十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和大量融资者的跨国融资,使得对被称作“商业语言”的会计实行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资本市场的迅速全球化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正确地理解物价变动会计和传统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应当在统一的前提下研究它们的对立,在对立的基础上寻求统一。二者在会计假设上是对立的,但却应当且可以统一于货币计价的整体;二者在历史成本原则上是对应的,但却可以统一于会计原则体系,二者所依据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是对立的,但在财务陈报的基本目标上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际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新阶段,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投资和国际性融资活动大量增加,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会计全球化。为了促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各国会计界均开展了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比较的研究,确保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准则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国际投资、国际融资以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都不断提高,并且还将进一步向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实际上,自国内商业向国际商业延伸,会计也就成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并且,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与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亦步亦趋,特别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由为典型。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尝试性的解释并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与之息息相关的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已成为各个国家面对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筹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赵蕊芬  孔祥栋 《经济师》2003,(6):196-196
加入WTO后 ,随着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会计。文章针对会计核算领域、会计服务市场、会计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 ,以使我国会计最终融入世界会计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3.
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历史。会计政策选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取决于诸如等记成本、管制成本和社会契约成本等因素。现代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和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发挥着“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的杠杆和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职能。本文是在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下,探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同时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要求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将本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交往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步伐也必然会加快,以尽快加入到参与国际竞争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彭桂芳 《经济师》2001,(10):197-197
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理论指导下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些认为,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从的趋势来看,会计改革与发展应加大和国际会计接轨的力度。但笔者认为,只有会计国际协调理论才能将这两种观点统一起来,即不断通过与各国会计的沟通和协调,逐渐减少差异,最终达到规范和统一的目的。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7,(7):169-183
本文研究了高管学术经历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学术经历能够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约6.4%。从作用机制上看,高管学术经历降低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了会计稳健性水平;同时,高管学术经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在小事务所审计的、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公司中更为突出。这表明高管学术经历通过降低企业信息风险和债务代理风险两个途径来影响债务融资成本。此外,研究还发现,高管学术经历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在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高管学术经历也有助于企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  相似文献   

17.
韩平平 《时代经贸》2012,(24):247-247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融资方式难以满足需要,灵活、多样的筹资方式应运而生。应收账款融资作为满足短期资金需求的方式,因其一方面可以加速债权变现,规避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又能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需求,而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常见的融资方式。但其相关的会计处理并不统一,本文列举两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利弊,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把握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会计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运行,实现了商业汇票的无纸化和交易结算处理的自动化,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业务迈入电子时代,对于降低票据风险和成本、促进全国统一票据市场形成、便利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圣利 《经济经纬》2012,(5):117-121
笔者以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的机构持股特征,检验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从权益融资的视角考察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会计稳健性有助于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且会计稳健性的这种作用在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德汉 《现代财经》2005,25(8):47-51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越来越要求会计能够成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增进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中国会计准则发展模式应通过比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的差异,并结合中国特殊会计环境,坚持国家化,而不应该全盘国际化;不同类型企业应执行不同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