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梁峻芳 《北方经济》2006,(10):54-55
自1994年北方电讯投资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研究开发中心以来,微软、西门子、IBM、英特尔、朗讯、摩托罗拉、宝洁等公司相继在华投资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实验室,或宣布大型的研发投资计划,这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重大调整,是伴随着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品牌本土化和采购本土化而出现的新趋势。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已在中国建立了700多个研发机构,中国已经成为外资设立研发机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
蔡悦 《改革与战略》2008,24(2):38-41,54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地位的逐渐形成和加强,向中国转移研发能力、提升其在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共识。文章论述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我国的扩张与实施的内涵,指出了跨国公司日益增加在华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的重要特征。并且就我国企业如何学习借鉴跨国公司本土化研发投资经验,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一改将R&D(研发)活动放在母国的姿态,加紧将R&D机构移师海外。中国以其容量巨大的市场和丰富优质的研发资源赢得了跨国公司的青睐,成为跨国公司R&D投资的热点区域。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已日渐成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支持这些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土化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李津 《特区经济》2010,(5):99-1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动向就是在华设立研发机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原因、特点。指出了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华产生的各种影响,最后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产生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进十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出现了本地化倾向,这对本地企业技术创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本地化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的驱动因素和双重效应的机理分析 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的主要表现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规模和速度加大加快,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出现了一个突出的趋势,即本地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研发人员投入本地化,即大量采用本地研发人员.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中,多达95%的研发人员来自本地,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等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本地研发人员甚至超过99%.  相似文献   

6.
外资研发机构在华的区位选择对广州吸引研发外资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奕 《特区经济》2006,210(7):57-58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全球化的浪潮已不可避免地来到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投资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明显是利大于弊,因此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成了各大城市招商引资的重点。本文将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的基础上,比较外资研发机构设点最多的三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的区位优势,并与广州相比较,指出广州在这四个城市中如何能在吸引外资研发机构的设立上“转劣为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磊 《科技和产业》2006,6(12):14-18
研发国际化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新战略正逐渐显现,这种战略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对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现状做出总结,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选取上海进行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从长远和全局来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有利于促进本土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有利于人才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经济体制的完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北京主要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进行鉴别,总结归纳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不同战略类型。同时,本文考察研发战略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国企业等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知识交流形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与中国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明显受制于其在华研发战略,并与其人员本地化程度、生产营销网络的本地嵌入性,以及在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纷纷加大在华R&D投资,并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地区.本文以跨国公司在京沪两地设立的研发机构为样本,结合其在华R&D投资的演进特征,初步建立了分析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的供求动力模型,认为跨国公司的R&D投资取决于投资方OIS优势与东道国REP平台相匹配的程度,并且与其研发投资的战略发展阶段的演进紧密相随.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本土化战略的有效运用.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使我国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挖掘出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在投资整备期,跨国公司为了巩固和完成其整体战略布局,加大了研发投资力度,调整对华R&D投资策略,培养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整备期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策略的调整趋势,指出这种调整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纷纷加大在华R&D投资,并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地区。本文以跨国公司在京沪两地设立的研发机构为样本,结合其在华R&D投资的演进特征, 初步建立了分析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的供求动力模型,认为跨国公司的R&D投资取决于投资方OIS优势与东道国REP平台相匹配的程度,并且与其研发投资的战略发展阶段的演进紧密相随。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中国对外开放相伴相生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分享到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成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对市场前景的憧憬和追求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标志着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其具体效应,应作认真、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许泰民 《特区经济》2006,213(10):171-173
相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的研究,学者关于跨国公司对中国研发投资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是以加入WTO以后市场规模日益增大的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区位选择三大基础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验证影响和决定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中国区位分布的各个基础经济变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科技安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的不断上升,科技安全也相应成为各国日益重视的问题。首先,跨国公司通过在我国进行研发投资和设立研发机构争夺和利用我国技术资源,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据商务部统计。到2004年底跨国公司以各种形式在华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约有700多  相似文献   

16.
上海企业可尝试利用海外科学家联合成立海外研发中心共同研发,上海复星医药模式是其中代表1997年,国家出台了《鼓励设立中外合作合资研发中心暂行方法》,掀起了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热潮,其在华R&D机构增长空前迅速。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转变对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策略。研发投入的主动性稳步提高、研发投资项目巨型化趋势不断加剧,技术层面上已由开发型转为研究型,产业层面上由成熟型转为先导型,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上海企业可尝试利用海外科学家联合成立海外研发中心共同研发,上海复星医药模式是其中代表1997年,国家出台了《鼓励设立中外合作合资研发中心暂行方法》,掀起了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热潮,其在华R&D机构增长空前迅速。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转变对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策略。研发投入的主动性稳步提高、研发投资项目巨型化趋势不断加剧,技术层面上已由开发型转为研究型,产业层面上由成熟型转为先导型,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李振华  邵伟然 《山东经济》2007,23(5):130-132,157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下去将对国内企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FDI二阶段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跨国公司在进行FDI的进程中总会经过"经验获得"和"利润攫取"两个阶段,目前这些研发机构已经经过了"经验获得"阶段,进入"利润攫取"阶段。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因分析,以期给欲与之抗衡的国内企业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锦春 《特区经济》2007,224(9):197-199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众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加快在中国本土化的步伐,而同时中国到海外投资的企业也悄然加紧了在投资国的本土化进程。跨国公司在实施本土化策略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研究了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由来、企业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本土化在规避反倾销调查方面的作用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本土化战略的有效运用。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使我国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挖掘出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