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废油再生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全国上下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刘群 《天津经济》2008,(3):69-71
中共中央制订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尤其是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塘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塘沽区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区,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逐步升级,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速,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塘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首都经济》2008,(8):80-80
生态示范园区的建立是实现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模式。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由此可见,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开发区未来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有政府方面的、企业方面的和社会方面的,我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明建 《北方经济》2010,(10):11-12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循环经济也就是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手段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在乡镇不断发展的时期,应该探索出一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对于天津市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关注的是资源减量、循环及再利用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承担历史重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年。党和国家对资源节约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发出《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七台河是以煤兴市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文章在简要分析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之后,探索性提出了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七台河是以煤兴市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文章在简要分析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之后,探索性提出了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鲍归 《港口经济》2007,(10):17-18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降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节约型、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新模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赵雷 《首都经济》2008,(6):46-48
为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已连续4年制定了节能降耗减排年度行动计划。今年5月初,北京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2008年行动计划发布。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14,(19):34-35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省将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以创建全国示范为重点,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消费经济是社会和谐的起点与归宿,是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基础.制定<消费促进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和重要举措.制定<消费促进法>,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消费经济是社会和谐的起点与归宿.是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基础。制定《消费促进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和重要举措。制定《消费促进法》,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农林剩余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并增加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适用增值税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0.
屠洁 《老区建设》2007,(8):17-18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为此,必须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