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自驾车旅游以自由、自主、自助的突出特点被旅游者广泛接受和喜爱,是我国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专项旅游.本文以华北地区自驾车旅游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对大量自驾车旅游者进行了旅游行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获得千余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对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决策影响因素、消费行为等作了深入分析,并对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自驾车旅游是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个重要旅游市场,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自驾车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的首选方式。而目前许多旅游目的地并未深入了解自驾车旅游者的需求特征,且缺乏专业的自驾车旅游服务,导致自驾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并不平衡。因此,本文通过对有自驾车旅游经验或有自驾车旅游意向的阿拉善盟城市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和当面问询的方式,从受访者的人口特征和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影响因素由旅游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环境、参照群体、旅游成本、情境因素、个人条件和信息感知8个因子构成,其中对旅游交通条件最重视,对信息感知重视程度最低。根据研究结果,从完善交通体系、建设自驾车营地、加强目的地行业监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路交通和运输工具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自驾车旅游方式的兴起,饭店的空间结构对城市内部交通集成度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在对城市饭店空间分布研究脉络的梳理中可以发现,以往的研究缺乏对饭店空间结构与交通拓扑结构的定量研究.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的技术方法对风景旅游城市桂林主城区各等级饭店所在交通轴线的整体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进行分析,发现桂林饭店空间分布与伊甘(Egan)和尼尔德(Nield)基于竞标地租理论推演出来的城市饭店空间等级模型(饭店等级越高,越倾向选址于城市中心)并不完全吻合,而表现出一种新的形态.对旅游城市而言,随着旅游者(特别是高端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城市中心已经不是影响高级别饭店布局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表明桂林主城区只有低等级饭店(非星级饭店和二星级饭店)的空间分布符合该模型,三星级以上饭店随着对交通集成度依赖程度逐步减弱,而倾向远离城市中心.  相似文献   

4.
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富有特色、新兴的旅游业态,深受城市旅游者喜爱.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上海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参考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了针对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体系,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评价各个环节,并选择了典型的上海乡村旅游景点(区)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为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是低碳旅游开发的关键。文章以武陵源景区为例,构建自然遗产地低碳旅游开发中旅游者参与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低碳旅游环境、旅游者低碳消费习惯和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关系。研究发现,低碳旅游环境对旅游者的低碳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环境对旅游者的低碳消费习惯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旅游者的低碳消费习惯对其低碳旅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低碳旅游环境建设,旅游者低碳习惯培育在低碳旅游发展中的效应更加明显,所以低碳旅游开发中需要强化旅游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强制和引导相结合的措施,不断培育旅游者的低碳旅游习惯。  相似文献   

6.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   总被引:100,自引:0,他引:100  
尹振华 《旅游学刊》2004,19(5):40-44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我国旅游者消费理念已相对成熟.预示了巨大商机.探索我国都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驾车旅游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自驾出游半径不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市场需求差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自驾车旅游产品,对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出游半径不同的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在旅游动机、信息渠道、出游方式、出游时间、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等6个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差异程度不同;研究还发现,影响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道路标识系统不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自驾车旅游经济成本高以及驾车安全隐患等4个方面;最后针对不同类型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曾琪洁  吕丽  陆林  朱付彪 《旅游学刊》2012,27(5):103-111
大众对文化和精神的消费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世博会就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核心内容和衍生产品两方面对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者对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呈现多元性、娱乐性、符号性、实用性和虚拟性体验的趋势.在核心内容的需求方面,旅游者需求较高的依次为: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和论坛;在衍生产品的需求方面,旅游者对特许旅游纪念品中的世博护照、海宝和世博纪念徽章的需求较大,对出版发行服务中地图的需求较多,对网络文化服务的需求度正逐步提高.分析发现,基于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旅游行为特征,旅游者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年龄和月均收入因素的影响,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进园次数和出游方式的影响较小,文章并据此探讨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分析乡村旅游中影响旅游者让渡价值的因素,有助于纠正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业实践问题逐渐发生质变,核心矛盾已经从单纯的“旅游吸引力”转换为更加复杂的“旅游体验质量”问题.成熟旅游区和旅游目的地不仅关注游客规模、旅游收入,而且关系自身提供的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此同时,还关注旅游者体验的满意度评价和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全过程.文章将时间地理学中的时空路径概念和旅游体验中的两极情感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旅游情感路径”(TEP)的概念,试图打开旅游体验情感的黑箱.通过“旅游情感路径”概念模型的提出,尝试构建一种定量化、过程化和可视化研究旅游体验情感的新方法.以世界著名主题公园香港海洋公园为案例地,以时间地理学的时空路径为研究工具,采用手持GPS设备获取旅游者时空行为轨迹信息,辅助以日志调查方法获取旅游者消费信息、情感量化信息等,将旅游情感体验过程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时空路径分析旅游者的情感体验结果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情感体验各节点的愉悦度与总体愉悦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基于旅游情感路径的实证数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对“第一印象区”的新理解,指出第一印象区的空间范围取决于具体案例地旅游者第一印象建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旅游者游程覆盖的区域都属于第一印象区.研究结果能够为旅游景区产品调整、改进和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优化旅游者时空行为和提升旅游者体验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国外自驾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内自驾游的迅速发展,自驾游相关产业、目的地开发和游客管理实践都亟待理论与经验指引。文章对西方自驾游旅游研究进行梳理,从自驾游研究基础(概念与分类)、主要研究方向(游客调研、自驾游旅游线路、自驾游目的地、吸引物与服务设施)及自驾游的影响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纳和综述。研究表明,以自驾游为研究内容的旅游研究具有多学科参与的特点,并与汽车紧密相关;自驾游的多目的地性和驾驶愉悦性是自驾游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塔尔寺旅游者旅行模式及其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通常被认为对地方经济有促进作用,然而对这种作用很少从旅游者旅行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以多目的地旅行(LCF)模型作为工具,分析了青海省塔尔寺游客的旅行模式,鉴别出了主要的4种旅行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这几种模式的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消费行为。以此为根据,本文分析了塔尔寺旅游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引导假日旅游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8月,国务院下发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汽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免费新政下,国庆期间游客都扎堆涌向了全国各名胜古迹,高速公路拥堵不堪,超饱和的景点和拥堵的道路大大降低了游客出游幸福感。缺乏必要的流量控制措施导致国内景点冰火两重天,给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上了问号。文章基于经济学中"价格歧视"策略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探索性提出高速公路重大节假日差异化收费用于合理引导居民出游,增进社会福利。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图示法分析和建立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影响游客出行选择的数学模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客观分析得到利用差异化收费机制和游客自我选择机制的相互作用,可将热门景点的过量游客分流到冷门景点,平衡景点之间的供给与需求,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也能确保社会福利不致流失。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smartphones in providing local tourism experiences in Isfahan, Iran. A self-administrated questionnaire, emplo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as developed, and distributed among international tourists visiting Isfah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urists’ attitude towards smartphones positively influences the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local tourism experiences. Findings confirmed that tourist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has a positive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their travel intention, while surprisingly no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ourists’ beliefs, subjective norms, and travel intention. Findings also revealed that tourists’ beliefs and subjective norms have a positive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participation in local tourism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驾游发展对景区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驾游的迅速发展,在给景区带来大量"强"消费能力客源的同时,也给景区的今后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该文从我国自驾游的发展现状出发,试从自驾游旅游者对景区的选择态度、对景区旅游产品的需求、对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系统这四方面入手,针对自驾游对景区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景区自驾游的发展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言庆 《旅游学刊》2008,23(3):74-78
消费者行为倾向的前因研究一直都是西方消费行为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国外学者对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目前国内未见对该问题的研究.本文借鉴消费者行为倾向的相关理论和国外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研究成果,以青岛国内休闲游客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影响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动机和游客满意对游客的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旅游动机对行为倾向的影响大于游客满意对行为倾向的影响.感知价值虽然对游客的行为倾向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rapidly increasing number of tourists with disabilities, which is known to have a strong nexus with senior travel market, tourism industry has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distinctive preferences of these tourists for accessible travel products. Using a sample of Koreans with mobility disabilities, this study aims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y make decisions to choose optimal accessible travel products. The results of the choice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respondents place the heaviest weight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accommodation facilities for their maximization of travel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ourists with disabilities show higher willingness-to-pay values on particular tour buses equipped with more accessibility devices. Based on study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several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that help tourism professionals develop appropriate accessible travel products for their clientele with disabilities.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research model demonstrating tourists’ value-seeking processes through the tourism services and travel experiences of a destination. The model suggests that tourist happiness is assessed by tourists’ perceived experiences, which are formed by two motivational values: smart tourism technology (STT) and destination value. Despite a large quantity of research attention on destination tourism, the relation between tourists’ destination experience and STT has been less enthusiastically studied.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to test an integrated model with attributes of STTs and destination values that contribute to tourists’ life happines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rom a survey of 191 foreign tourists in Seoul, South Korea, indicate that tourists are likely to put more value on what they perceived from their destination travel experiences than what they perceived from their experiences with STT services when they evaluate their overall happines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