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财政拨款比例低,过分依赖学杂费收入、其他收入少,银行贷款过多等方面分析地方高校筹资的现状与困境,总结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改革财政拨款机制、健全学杂费管理机制、提升科研收入、增加附属单位缴款收入和积极争取社会捐赠五个方面提出地方高校筹资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高校以公办为主,其筹资渠道有财政拨款、学杂费、税收减免、产业收入、社会捐助、科研拨款、银行贷款等等,但是,筹资困难是每所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筹资市场化进行思考,通过有益思考来促进高校的筹资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校办学资金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逐步形成各级财政拨款和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为主,辅之以收取学生学杂费、校产收入、社会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资的教育投资新格局。但是,我国高校筹资没有形成稳定的筹资渠道来源,除政府拨款和学杂费用外,其他渠道非常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教育基金是指高校将财政拨款、学杂费收入、社会捐赠收入,等汇集成专门的基金.在高等教育基金来源中,社会捐赠收入应占据主导地位.可见,发展高等教育基金,加大吸引社会捐赠的力度是拓展高等教育筹资渠道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高教产业以公办为主,其筹资渠道有财政拨款、学杂费、税收减免、产业收入、社会捐助、科研拨款、银行贷款等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高校筹资模式现状、缺陷及其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高校目前已形成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学校自筹的多渠道筹资模式 ,对上海高教发展的支持有目共睹 ,但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 ,必须进行改革。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应从政府办学体制、财政拨款体制、开源节流、筹资工具创新、投资主体社会化和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校多元化筹资渠道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处在政府包办、单一拨款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过渡阶段。我国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国家资金、社会资金和学校资金。笔者以下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高校的主要筹资渠道及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强化高校收费内部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筹资渠道已由单一依靠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筹资。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拨款增长速度有限,科研与兴办企业所发挥的筹资功能有限,举债融资将承担很高的利息,一定时期内学杂费收入仍然是高校维持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有效加强收费内部控制.从而保证及时、足额地收缴各项学杂费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前,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而普通高校的筹资渠道基本集中在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银行贷款上,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校主体地位的变化决定了高校筹资必须走多样化道路。本文在分析普通高校多元化筹资方式的基础上,强调在筹资时应注意考虑筹资成本、优化筹资渠道、规避筹资风险以及选择最佳筹资时机,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罗述权  郑震 《会计之友》2012,(10):34-36
高校扩招、合并、升格和评估等一系列政策催化了高校扩建工作。但国家财政拨款不够,非税收入有限,高校扩建筹资压力大。可采取提前处置老校区,实施老校区受益权转让或者老校区处置收益质押借贷;提供新校区的建设市场,实施以新校区承建权为条件的招商引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高校可以解决扩建筹资问题,并实现低负债、低风险的扩建战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贯彻落实,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步建立,教育经费总额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相继出现用学杂费、勤工俭学收入、教育费附加等教育预算外资金抵顶教育财政拨款的现象,且愈演愈烈,呈不断扩展蔓延趋势。最近,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发现目前的抵顶现象十分严重,并呈现以下三  相似文献   

12.
<正>一、省属高校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对财政拨款依赖性较强从省属高校对外公开的相关财务报表数据可以看出,学校办学经费来源相对单一,主要是财政拨款收入和教育事业收入。而且收入结构不尽合理,上级财政拨款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60%左右,对学校办学经费而言,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高校自扩招以来在校生规模逐年增长,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同时,高校办学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的格局已彻底打破,逐渐形成以学杂费资金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格局,收入支出结构发生根本变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规模,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明显不够,高校不得不寻求非财政渠道筹集资金,这就促使了我国高校筹资模式由单一筹资模式逐渐向多元化筹资模式转变,多元化的筹资体系正在初步形成。但多数高校在筹资方法、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高校在筹资渠道方面不再单独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通过市场筹集资金的意识正在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重过高。我国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有财政预算拨款、学费收入以及服务收入等,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1%的水平。高校的资金筹措机制呈现多元化局面,由于财政拨款不足,多数高校选择负债筹资,由于筹资决策等问题,负债比重过高,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影响了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会筹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高校社会筹资的必要性(一)财政投入无法满足高校的支出要求高校的传统筹资模式有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学生学费等三大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从1998年的340.87万人猛增至2005年的1561.78万人,8年间在校生规模扩大了4.58倍,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促使教  相似文献   

17.
浅谈治理高校小金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高校"小金库"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学校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频繁,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而有些高校并没有随之建立建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于是侵占、截留、隐匿各种应交收入,或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移到本单位财务账外的资金,私存私放,不将资金纳入学校预算管  相似文献   

18.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实施及其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全额预算拨款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期,其教育成本补偿来源是由国家按照学生定额全额拨入,不存在学杂费以及核算成本补偿问题。近年来,虽然高校全额预算拨款事业单位性质没有改变,但是受扩招、增资、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家拨入的资金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文科类院校和地方学校,其资金问题更为严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高校教育成本补偿来源由国拨财政资金的单一补偿模式演变为以财政资金为主,学杂费收入、社会捐赠收入、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构成的教育成本补偿体系。其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在校生人数急剧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实力不断加强,这些无不要求有大量的教育资金作为支撑。随着教育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的资金筹集模式从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模式。高校筹资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在各高校的筹资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可控资金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如何对资金的筹措方式进行优化选择就成为高校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莹 《事业财会》2007,(1):66-69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从过去的单一的财政拨款变为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并存,甚至预算外收入成为单位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发展趋势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在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高校财务管理,其观念、内涵及运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