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慧 《价值工程》2012,31(17):190-191
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我院开设的"苏宁物流订单班"作为研究个案,深度讨论分析了"订单班"的办学思路及实施方法,以及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的利益关系;最后,对如何完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尹彬 《价值工程》2014,(25):266-267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是学校与企业两种组织之间因所占有资源存在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合作教育"机制。本文分别从资源依赖理论、成本收益分析、合作博弈等组织行为学视角分析校企合作双方相互依赖程度不均,存在明显的"校热企冷"现象,提出只有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使合作博弈的效益最大化,才能促使校企合作开展的更为长久、有实效。  相似文献   

3.
余琳 《价值工程》2010,29(22):192-193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技术人才,这是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实践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均衡多方利益,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分析,探讨"提前实施知识转化,实现校企的零距离接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教育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高职产学研结合面临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不到位、校企资源不对等、教学形式不完善、合作机制不成熟等问题。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要贯彻学校、企业共同办学思想,明确责权利关系,构建"三结合"育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最终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孙作林 《价值工程》2012,31(35):150-15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道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在论述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而从政府、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三方面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根源性原因是企业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最后从投融资的角度来分析如何让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现实利益,解决初始形态合作,才能进一步进行中层和深层合作。这也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邓耀斌 《价值工程》2010,29(23):215-216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在开拓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总结了学院校企合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理清了今后校企合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本文透视现有校企合作模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培互渗"校企合作模式,分析了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校企合作的成功需要多方积极参与,大力配合。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浩 《中外企业家》2013,(2S):220-22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合作是校企合作的最根本内容。本文通过对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教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进一步促进校企教学合作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谈高职路桥类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与主要方向,也为企业发展进步提供坚强支撑。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分析总结了几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并简要论述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志博  李文杰 《价值工程》2011,30(25):161-162
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近年来不断探索实践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来适应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基于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正确认识校企共同培养实用性、技能性人才的重要意义,消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忧虑,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必要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问题进行深刻分析,以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章益新  范明明 《价值工程》2014,(36):263-264
东莞商贸服务职教联盟开展校企合作特色模式的探索,学校与企业尝试捆绑式深度合作。为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对其总体评价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以职教联盟为依托,发挥平台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韩影 《价值工程》2012,(12):239
本文结合当前中职教育的新形势,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的涵义及现实意义,浅谈中职学校如何推行校企合作,促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郑克俊 《价值工程》2013,(12):263-264
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校企合作对象、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校企合作模式3方面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成功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校企股份制合作等创新模式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对促进高职院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探索校企合作路径提供有益的经验,为国内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重要的场所,应该坚持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育方针。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合作层次比较浅,缺乏一定的管理机制,合作方在各个方面表现得不够积极。因此,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些新的尝试和改变。要吸取校企合作中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情况,找到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毛怀东  于宁 《价值工程》2010,29(23):171-172
根据专业建设需求,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力度,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机制;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能够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用积极心理学渗透的方法,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