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梁小民 《新财经》2008,(3):114-115
人类社会从历史中走来,既有联结,也有借鉴。人们之所以把历史称为教科书,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营养。《新财经》从本期开始,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讲述“以史鉴今”的系列故事,希望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可知兴替,可明得失”。  相似文献   

2.
戒石铭     
五代十国,后蜀孟昶对大臣们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小民易虐,上天难欺。”作为一国之君,孟昶能说出这番话来,多少也体现了他一点“权力明”意识。然而,就是这位多少有点民本思想的君主,在位时却骄奢淫逸、政治荒废。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与最宠爱的贵妃“花蕊夫人”形影相随。为迎合花蕊夫人喜爱牡丹之好,竟不顾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选择与机会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选择 选择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甚至可以说,选择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一门科学。 选择存在的一个前提就是资源稀缺性。对于一个小孩子,问他是要糖果还是要牛奶,他可能回答“都要”。但是经济学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惜“二者不可得兼”。经济学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目前,经过汪丁丁、秦晖、梁小民、赵晓、易宪容、何帆、何力、水皮、秋风、杨斌10位专家评委投票后,“2008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的各个奖项揭晓。陈志武凭借《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荣获“年度财经图书大奖”和“最佳原创学术类”大奖。  相似文献   

5.
陈宇峰 《新财经》2009,(4):70-70
十年前克鲁格曼还在研究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而今,萧条经济学已经成了主流经济学。全世界都在呼唤英雄,奥巴马作为美国人的希望横空出世,美国人真有点把他当救世主的味道。奥巴马上台后开始搞“新政”,外界评价他“正在运用罗斯福的经验”。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7870亿美元财政救助方案;第二把,“限薪令”;最后一把,便是颁布“购买美国贷”条款。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为什么浙江的经济学人是“失语”的?今天对浙江经济评说的教师北方的经济学人。浙江的经济学人感到困惑,因为他看到的浙江经济,远没有其他经济学人说得那么“有趣”。  相似文献   

7.
观点     
《浙江经济》2005,(17):63-64
赵晓:警惕中国经济突然失速;专家:“油荒”拷问政府三种能力;梁小民:节约型经济不是消费节约而是生产节约;刘澄:国有寡头垄断体制难保石油安全;樊纲:政府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缩小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8.
“大众的声音就是神的声音,可以感动上天。”2007年1月4日上午,“方便面之父”安藤百福在日清公司的新年例行讲话,不料成为他作为企业创始人和经营者的临终遗言。  相似文献   

9.
消费的另解     
在解释经济学领域,英国经济学家科斯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1991年,他“因为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中国人熟知这位解释经济学大师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张五常,他不仅是《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的作者,也是科斯定理的重要诠释者和解释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实验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什么是实验经济学?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个人,其中之一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1962,1976)。他获奖的原因是他在实验经济学方面开创性的工作,人们誉他为实验经济学之父。是他打开了使用严格的受控实验来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大门。他的先驱性工作称作“风洞实验”,实际上是先在实验室里实现新的市场设计,然后再到实践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12年,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的成名之作并风行于世,他的杰出贡献就在于提出了“创新、周期、发展理论”,他不仅以“创新”理论作为经济学说的核心,而且他的“创新”思想成为西方经济学中“创新”学说的首创。……  相似文献   

12.
“产权交易”中的经济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交易”中的经济学问题文/于光远一、准确他说,本文题目应该是《企业产权交易的经济学问题》(一)、这是因为:在这篇文章中,只准备讨论一个“企业产权交易”的问题,而“产权交易”这个概念可以理解得很宽广。任何可以成为商品的东西,在拿出去交换之前,或者交...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道》2015,(3):106
《想读》梁小民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1月版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起有教授强烈呼吁删除中学课本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原因是太暴力了。读了这篇文章就会成为打打杀杀的鲁智深吗?这位教授肯定学过这篇课文,但他不是鲁智深。至少从我上中学起,就有这篇课文,50多年了,有多少人成为鲁智深呢?现实中的许多“鲁智深”其实并没有学过这篇课文。一本书所表达的思想对社会是有影响的,但影响的基础还是社会的现实。《十日谈》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是因为当时已处于中世纪将近结束的时期,《国富论》发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14.
《东方经济》2003,(6):1-1
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卡尼曼,理由是他“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卡尼曼在领奖演说中援引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奚恺元的经典心理学实验“餐具实验”,以之说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5.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21):17-17
沉闷的经济学: 两名警察正在考虑如何抓捕歹徒。其中一名警察开始埋头计算最佳的追捕策略。另一名警察却在旁边心急如焚,“当我们还在划来划去的时候,”他不客气地说,“他就会趁机跑掉的。…‘别急,”熟谙博弈论的警察说道。“他也必须计算最佳逃跑路线不是?”  相似文献   

16.
2002年,瑶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卡尼曼,理由是他“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长期以来,正统经济学一直以“理性人”为理论基础,通过一个个精密的数学模型构筑起完美的理论体系。而卡尼曼教授等人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则从实证出发,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去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其矛头直指正统经济学的逻辑基础——理性人假定。  相似文献   

17.
杨吉 《今日重庆》2008,(12):110-110
很多人以为经济学难以理解.可罗伯特·弗兰克教授则认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简单又实际。根据具体事例理解这些原理.谁都能毫不费力地掌握它。他在《牛奶可乐经济学》一书中提取日常生活经验中100多个事例.教会您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与此同时.体验到作为“经济学家”的美妙之处.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从历史中走来,既有联结,也有借鉴。人们之所以把历史称为教科书,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营养。《新财经》从本期开始,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讲述以史鉴今的系列故事,希望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可知兴替,可明得失。  相似文献   

19.
郑渝川 《新财经》2011,(12):98-99
威廉·伯恩斯坦是一名精神病从业医师,拥有化学和医学两个博士头衔,经济学只是其业余爱好。在经济学领域著书立说,也是威廉·伯恩斯坦退休之后玩票所为。孰料这一玩可不得了,他连续出版多本备受欢迎的金融理论、资产组合投资、贸易史著作,“头衔”也变成了“金融理论家”,或者“不蹩脚的经济学家”,远比枯坐学院固守教条的同行靠谱。  相似文献   

20.
“这方面我不熟,不敢说,得去问问专家。”谁能想到,如此谦虚的话,竞出现在一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他所创立的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