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澜涛 《商界》2007,(5):102-102
我有一个朋友。几年前因为婚姻的变故.毅然辞掉了政府部门的工作,背井离乡去了阿联酋。几年过去了,她已经在阿联酋渐渐站稳脚跟。并有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然而,没多久,另一段她疯狂投入的爱情却背叛了她,因为有着对女儿的牵挂,她坚强的从情感的泥潭中挣扎了出来,但少了许多过去的锐气。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我和三位朋友成立了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市青浦私营经济开发区.公司主要业务是进出口贸易,包括代理进出口贸易。因公司由我提议发起.出资相对多一些.所以由我担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和两位董事则由另三位股东担任。经几年努力,公司有盈利。为了将公司做大做强.大家一致同意由浙江一家投资公司加入我们公司,  相似文献   

3.
我叫贺玲,1998年7月毕业后,父母费尽心思托熟人把我安排到了贵港市的一家贸易公司。这是一家在全国有贸易往来的公司。员工平均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这在我们贵港算是效益相当不错的企业了.我也因为工作关系结识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朋友。在这种稳定的工作环境中不知不觉过了三年,朋友们都很羡慕我有一份收入好又安逸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物流经理当中.很少像王淑梅这样在同一家公司做上近10年的。如今的她担任着施耐德电气公司中国公司的北京物流中心运营经理,之前在这家公司她还从事过分销商管理、物流管理、销售等工作,见证并参与了施耐德中国物流体系从无到有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董树荣  王永鸿 《浙商》2005,(4):76-77
在“中国水晶之乡”浦江,有一个以“正路”命名的工贸公司,其全称为“浙江正路工贸有限公司”。公司在2000年成立.经过不到5年时间的发展.完成了从贸易到实业再到房地产开发的“三级跳”,并在这三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成为当地的一家综合型企业。  相似文献   

6.
1990年10月,一家以国际贸易业务为主的公司“诞生”了。今天,这个公司已经15岁,成长为一个涵盖制造业、酒业经营、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管道燃气等行业.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50多家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业务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营业收入达63亿元,其中出口贸易额在2亿美元以上。她的主人叫傅军,她的名字叫做“新华联”。是什么让她如此婀娜多姿?又是什么让她傲立枝头而不败?  相似文献   

7.
陈率 《浙商》2011,(9):83-84
王雪红的奇迹可能就在于她没有背靠父亲王永庆,一手开创自己的IT事业,并每隔几年就创造出一家在行业内NO.1的公司。  相似文献   

8.
尹一妍  郎越时 《浙商》2008,(11):101-101
问题咨询 我是一家上世纪90年代末成立的机电产品制造企业,通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公司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同类产品出口居于国内同行前列,企业实力日益雄厚。公司也从创业初期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近500名员工,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办公室、人力资源、财务、市场等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市场销售人员、内部管理人员、一线生产工人,来自五湖四海。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可这两年我感觉到人事管理方面问题不断出现,招聘技术和业务人才很难。  相似文献   

9.
曾律师:你好! 我们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2006年2月,经公司决策层讨论,与一家民营性质的企业和两个自然人共同投资成立一家贸易企业。企业总投资300万元,公司总经理由两个自然人中的一位王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由我的一位朋友张先生担任。  相似文献   

10.
保持文雅     
多尼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她加盟了一家服装企业,只用两年就做到了主管职位。但金融危机后,她所在的公司倒闭,她下岗了。为了生存,多尼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她瞄准了一家跨国企业的高管职位。过五关斩六将后,多尼顺利地坐到了面试现场。就在她信心百倍地等着迎接录用电话时,面试官却非常遗憾地告诉她:她落选了。理由很简单,公司这次想招聘一名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而她的专业却是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1.
若指 《浙商》2005,(7):140-141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采访了全国规模最大,专业加工经营昌化石的杭州一支梅工艺品公司创始人梅思香女士。从外表看来,她更像个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太太.因为她实在显得纤巧与柔弱。简直无法把她和在激烈的商海中创业拼搏多年的商人联系在一起。她现在是一家知名的企业董事长,而在几年之前她只是从浙江临安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个打工女孩。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月一个周一的上午,艾兰·克莱默((ElaineKramer)正在宾夕法尼亚她的办公室里查阅电子邮件。上周她在明尼阿波利斯出席了一系列的商谈。商谈是在她所属的D&T咨询公司ICS部与范德莱工业公司的高层主管及工厂经理之间进行的。范德莱工业公司是一家大型的工业加工设备制造商。会议结束时,两家公司就一项大型信息系统的合作项目签订了合同。电话铃响了。“我是艾兰·克莱默。”“嘿!艾兰,我是乔治·霍尔(GeorgeHall),范德莱公司丹巴顿工厂的主管。上周项目启动会上我们见过面。”“噢,你好,乔治。你们的项目展示给我留下了深…  相似文献   

13.
江苏六朝松集团有限公司是淮海经济区内最大的一家粮食综合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种小麦15万吨。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公司在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加大了投入,并按照农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从1998年起就开始探讨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销售与管理》2005,(B09):2-4
问题一:我在一家民营食品企业任销售总监。老板为了创立这家公司花了比较大的力气。但是,公司的四位副总和老板对这行都不太懂.那些喜欢拍马屁的人却把错误的理念灌输给老板,内行人在公司又没有说话的机会;结果,产品到现在都没有上市。我想老板也是想把企业做好.作为负责销售的我,应该怎么样改变企业现在的困局?  相似文献   

15.
张峥 《广告大观》2003,(9):85-86
在离开前一家公司的时候.我的部门主管和人事主管和我谈了多次,除了加以挽留,他们也试图理解我要去的那家新公司吸引我的原因。说实话,尽管即将去的新公司盛名远播,我对她也是渴望已久,但当时要一五一十地说具体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我还真是没有切身体会。我罗列了一条又一条吸引我的原因,都被主管们——“挡”了回去——  相似文献   

16.
鲍慧虹,中意合资宁波玛尼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从1994年起做纺织品出口贸易至今,在以外向型经济著称的宁波,她和她的公司在业内小有名气。玛尼诺公司在意大利、法国开设有分公司、办事处,在宁波当地有一家生产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服装厂,在阿尔及利亚投资开设的工厂也即将开业。2001年,公司营业额超过2000万美元。 我对她的采访从晚上10点多开始到次日1点多结束,期间不时有客户打电话进来。为了尽量与国外的客户保持同步,两点后休息是这几年她在国内固定的作息时间。大多数时间她奔波在世界各地,谈客户,接订单,考察市场,那时她叫罗莎·鲍。她的身上几乎具备了一个优秀外贸人员应该具备的所有条件:良好的沟通能力,充沛的精力,敏捷的反应以及逻辑性极强的表述能力。作为一个资深的外贸从业人员,对于中国入世后纺织业、服装企业以及专业外贸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冲击和变革,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我担任一家国内名企的总经理特别助理兼人事总监。两年的外贸人事总监生涯,使我真正感悟到“人力资源”是一家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当前,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全面推进工效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建造周期、降低成本,仍是船企关注的热点。今年12月11日,随着17.6万载重吨散货船“忠梅”号交付,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造船总量达到706万载重吨,该公司由此成为我国第一家年造船产量突破700万载重吨的企业。创造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录。作为一家有11年历史的企业,该公司年产量已连续6年高居国内造船企业之首。外高桥造船公司的创新管理经验何在?  相似文献   

19.
X企业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经历了兴旺,衰落,破产重组,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却一直沿用过去的管理方式,导致企业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企业领导为摆脱管理困境.引进了业绩管理概念.并认为360度考核方法被许多国际大公司广泛应用,一定对企业大有帮助,于是采用。  相似文献   

20.
《销售与管理》2005,(2):108-109
“看起来那是惟一能给她快乐的事情,”一家制药公司的总经理在和我谈到他公司一位员工时说,“只要一有事情不对,她就立刻到我的办公室来向我报告。然后她就站在那里傻笑着看我决定该怎么应对,继而对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挑剔指责。我完全相信她生活的目的就是想来折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