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总体上看,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在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坚定不移地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发展思路和重大战略举措。落实的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和用好政策,统筹发展规划,统筹生产经营,统筹人力资源开发,统筹社会化服务,始终考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在全国、特别是农业大省河南,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施城乡统筹,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云阳是一个典型的三峡库区农业大县,由于建设资金缺缺乏,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实施城乡统筹,必须重视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对农村投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才能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 ,即“三农”问题 ,是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三农”问题的实质 ,就是农民问题。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 ,如何扭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趋势 ,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 ,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以下简称《决定》)颁布,这是人口计生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的大事。这是继1991年《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以下简称1991年《决定》)、2000年《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以下简称2000年《决定》)之后,指导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创辉煌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城乡发展差距问题,又同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交织一起,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泛珠三角区域“三农”问题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本文从分析泛珠三角区域“三农”问题这一特点的现状与成因入手,对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统筹解决泛珠三角“三农”问题作一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已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成了影响和牵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并且,由此导致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后出现的极不和谐现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 相似文献
10.
壮大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爱东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4,19(4):45-4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要根本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因此,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针对县域经济的现状和矛盾,从整体推进“三化”,加快县域经济战略转型;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制度;完善宏观环境三大方面探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跳出“三农”解决“三农”,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解决苏南“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十六大报告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部分的开头,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根据这个重要思想,从苏南经济社会发达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应该明确地提出实行“农退”的新途径,即在不放松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加快缩小农村的地域和减少农民的数量,这样,就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铺展了更为广阔的通途。 首先,要退出传统“农耕” 现代工业和城市经济,最终不可能脱离现代农业的经济基础而独自前行;而提升农业水平、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必须把退出传统“农耕”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董亚杰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6):66-66
“三农”问题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农业振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农业信息化是必选路径。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必须一体化地考虑。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和"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农民进城"和"就地发展"并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民、农村是三个密切相关的命题。改革开放后 ,曾经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的“三农”问题 ,如今又突显出来 ,以至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三农”问题的症结何在 ?如何解决 ?我们认为 ,“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三弱” ,即 :农业之所以成为“问题” ,最主要的是至今尚未改变其“弱质”状况 ,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时时袭击着农业 ,使农业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难以根除“体质衰弱”的痼疾 ;农民之所以成为“问题” ,最主要的是至今尚未改变其“弱势”地位 ,其收入增长缓慢而造成的经济地位低下 ,也制约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 ,使农…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解决“三农”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2):F002-F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举世公认的巨大变化。但由于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远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虽然长期困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说中央的思路越来越明确。 相似文献
17.
“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基本的一些问题及难题。进入近代以来,从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城乡社会主义改造和与其相关的一系列经济建设实践活动,一直到1978 相似文献
18.
农村的基础设施陈旧和一部分地区的公共生产要素老化,一直都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一核心问题是当前发展三农经济的关键所在,与其相配套的一系列支持农村经济的国家产业政策,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决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国债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问题相互交织,情况更加复杂.为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之策.本文在简单总结了国内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