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信最美     
《中外企业文化》2008,(12):81-81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从班上挑选一个最丑陋、最不讨人喜欢的姑娘,要求他的同学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努力找出她身上值得赞赏的地方表扬她,大家假戏真做,认定她就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出人意料:半年后,这位姑娘举止大方,身上展现出一种蕴含美,和以前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2.
曾听一位在企业当领导的熟人谈过这样一件事,他的下级中有一位年轻人,原来工作很勤奋、主动、负责,从不用领导操心,可不知怎幺了,他突然间懒散,不负责任,不遵守工作纪律,劝告和批评也都不管用,结果有一次工作出了大差错,害得这位领导在上级面前挨了批评。我这位熟人当时特别愤怒,认定是这个职工故意与自己做对,心情很坏。直到那位职工因精神分裂症而住院,他才恍然大悟,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别人.后来一度还挺自责。  相似文献   

3.
做人的工作,必须用唯物出证法的观点看人,要看本质和主流,看进步和发展。特别足对后进职工,要着眼“个变”字,不能二碗清水“看到底,不能把暂时没有转变过来的职工看成是二块废铁”,再也炼小成“钢”。要相信思想政治工作问威力,相信后进可以转化为先进。如公司某食堂管理站*位职工.八五年进宝钢后,一度哥们义气较重,有时还参与打架。班长看到他身上虽然有一些不良习气,但也有炊事技术好,交办的工作从不马虎,乐于助人的优点。于是下功夫进行帮助教育,既肯定他的优点,又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经过帮助教育,该同志慢慢改正了不…  相似文献   

4.
吴明 《企业文化》2010,(9):76-76
裙带关系同事大为不满 小林是昆明某广告公司的职工,自进入公司后便勤恳地工作,其工作表现也得到了上司的认可和表扬,原以为自己能稳稳当当地一直做下去,可谁想某一日看到工资条,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工资比另外一位同事的工资差距颇远。为此,小林深感不满去找领导理论。但没有获得任何的答案,后来同事告诉他说那位同事的工资要远比其他人高,原因在于他是领导“哥们”的亲弟弟。  相似文献   

5.
结合集中整顿重点村工作,山西省寿阳县委组织部指定专人,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至1997年6月,对全县535名农村支部书记工作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结果发现仅有16名支部书记认为自己做支部工作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其余的519名支部书记则迫切希望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同情与支  相似文献   

6.
“六自”心理及“四法”对策中共四川宣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正迪最近,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后进村党支部形成后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村的党支部书记不同程度地分别存在六种心理障碍:l、自卑心理。感到工作难搞,支部书记难当,后进面貌难变,悲观失望。在发...  相似文献   

7.
一家颇具规模的外向型私营企业老板告诉笔者,他的企业之所以红红火火的原因之一,是他在管理上投入感情,以“情”作为促进职工为企业努力工作的动力。他说,每一个进入他的企业的员工,他都要在业余时间进行登门拜访,几百名职工无一例外,有些有特殊情况的家庭他还要多次登门。这项工作虽然花去了这位老板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的这种努力却像一只磁铁将职工们的心紧紧地吸引在企业周围。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救急的智慧     
杰西是一名充满奇异思想的美国小伙子。他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也就是这样的“稳定”,让杰西觉得这个世界无聊透顶。一直以来,他都想做一件有趣的事,可工作并不允许他这样做。所幸的是,公司经常会派他到外地出差,国外新奇有趣的世界让他的郁闷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9.
救急的智慧     
杰西是一名充满奇异思想的美国小伙子。他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也就是这样的“稳定”,让杰西觉得这个世界无聊透顶。一直以来,他都想做一件有趣的事,可工作并不允许他这样做。所幸的是,公司经常会派他到外地出差,国外新奇有趣的世界让他的郁闷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2009,(18):42-47
三个管理者的不同境遇 案例一:是员工做得好,还是领导管得好 李元为浙江某企业新上任的副总,分管外贸营销工作。第一年,销售额从连续三年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一跃上升到2亿元,总经理年底表扬了他;但李元认为总经理是在讥讽他,因为他曾经听说有人在总经理那里这样评价他:“2亿元的销售额都是业务员做的,李元一说话就紧张,  相似文献   

11.
汪茂彬 《乡镇论坛》2011,(35):12-12
走访中,笔者在与一位新建了村部的村支部书记交谈时了解到,这位支部书记对新建村部很是高兴,但高兴之余却又为一件事伤脑筋:就是不知如何悬挂那一幅幅制度匾牌。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从事销售工作的刘晓龙(化名)告诉记者,现在做销售首先就要学会怎样送礼或给回扣,如果不学会这一招,肯定是一名“不合格”的业务员。他说给采购人员好处是普遍的现象,但他不认为这是行贿,原因是大家都这样。  相似文献   

13.
萧山涌现500多名“农业厂长”浙江省萧山市,近年来涌现了这样一批特别的厂长、经理,他们的职责是:管企业里的职工种田。萧山市闻堰建筑工程公司副经理汪灿龙对农情农活了如指掌,公司476名职工家里哪个没完成种植任务、哪家田里有抛荒,他立即督促职工回家种田。...  相似文献   

14.
<正>同一位企业家交谈,他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按照自己确定的经营目标,不遗余力地带领员工奋进,结果往往因员工的懈怠而最终使自己也灰心丧气,这是为什么? 这一问题在当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这位企业家确定的经营目标是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分析、论证基础之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公民不出庭作证是否违法某乡有一位农民,因他村里有两户农民发生了民事纠纷。法庭发出了一份传唤通知书,叫他出庭作证,但这位农民怕得罪人,拒绝到庭。这样做是否违法了出庭作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项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们对湖南省沅陵县农村后进党支部整顿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近两年在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农村后进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多数后进村支部初步改变了面貌,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整顿后重新回落到原来的后进状态,成为年年整顿、年年后进的“老大难”。农村后进党支部整顿后出现回落的现象,具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选不出合适的村支部书记。整顿农村后进支部,关键是要挑选好支部书记,据对沅陵县20个后进支部的调查分析,有10个是因为选不出合适的村支部书记,从而导致连年后进的。据了解,在上述后  相似文献   

17.
暮鼓晨钟     
郑翼 《人力资源》2012,(9):94-95
习惯左右人生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位富豪临终前将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自己的一位远房亲戚——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在接受遗产后,这位乞丐亲戚身价立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随讯赶来采访这位幸运的乞丐,问他道:"在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大家都以为这位乞丐会说些如何享受富裕生活的话,但他的回答令周围的人大跌眼镜,他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会方便一些。"原来,长期做乞丐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推销员,经常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把脚都走破了。一次这个推销员在拜访一名客户约30次后,客户却在最后关头想转向别人购买。这位推销员百思不得其解,也很失望;但他仍不放弃,决定拜访该客户的总经理。他随身带着“有望客户表”,里头记满了这30次拜访的谈话纪录,诚恳地请求总经理告诉他失败的原因,以便改进。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随领导下去采访,到一个曾被评为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支部书记掏出一元七角钱一合的“彩蝶”烟招待我们,之后,他却趁机到屋外点燃一支烟。我发现他的烟没过滤嘴,瞅个空间他吸的啥烟,他无可奈何地偷亮了下四角钱一合的“大团结”。我紧追着问他袋里为什么要装两样烟,他只是摇摇头,好半天才吐出三个字:“没办法”。问村里群众,多是夸赞这位支部书记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从没向公家报销过招待烟,每月就那四五十元补助,要是不装两样烟恐怕连门面也难撑。支部书记的行动和群众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其一,要是不正之举成了“风”,诸如调查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个朋友在某集团公司做部门经理。有一回,一名客户经他手签了一桩大单,为了表示感谢,这名客户特地送了一对价值不菲的瓷器给他。按公司规定,部门经理是绝不允许收客户礼物的。朋友想拒绝,但又不想让对方难堪,于是他高兴地收下了并说:“谢谢你!希望以后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