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66年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建立,至今已经过了46年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数10次大地震的考验,尤其是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巨额损失赔付再次证明了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成熟性.然而,尽管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日本是地震高发国,未来若再发生巨大地震,现行的地震保险制度难以应对巨额的损失赔付.因此,日本国内目前已开始酝酿修订地震保险制度.本文以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地震保险制度调整为切入口,在总结分析日本地震保险制度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其改革的要点及方向,以期对中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鲍显铭 《经济》2011,(4):50-53
此次地震是1900年以来全球第四大地震,有证券机构认为,由于人员伤亡巨大,个人消费今后一年减少2万亿日元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此次特大地震,普遍认为地震将对日本经济和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3.
郝微  杨玲 《时代经贸》2012,(2):94-95
近些年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给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地震保险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阐述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接着比较分析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制度经验,提出我国地震保险制度框架——政府主导和商业保险公司灾后补偿的运作机制及完善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地震频繁发生、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地震保险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地震风险管理的落后、地震灾害损失保障面狭窄、地震保险基金的匮乏以及保险双方风险分散意识淡薄,不仅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给中国地震保险的开展带来了困难,所以,构建与完善中国的地震保险制度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分析现阶段中国地震保险业务开展基础上,对中国现阶段地震保险制度构建机遇进行阐述,并最终给出了建立中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地震保险制度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居民户地震保险制度经历了建立的前期准备、正式建立和修改与完善三个变迁阶段。介绍了现行日本居民户地震保险制度中保险覆盖范围、损失的赔付范围和保险索赔支付办法、参保方法、保险费率、保险金额、保险索赔支付金额限制、再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日本居民户地震保险制度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2006,(1):18-19
1月1日,被花旗银行坐拥多时的“全球最大银行”桂冠,正式让衔给了日本三菱东京联合银行。三菱东京联合银行由东京三菱银行和日本联合银行合并产生,成为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旗下的核心商业银行,其总资产高达190万亿日元(1.6万亿美元),超过了总部位于美国的花旗银行(1.55万亿美元)。日本金融业经过8年多的改革重组,已经形成了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瑞穗金融控股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控股集团三足鼎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国外巨灾保险模式分析与我国巨灾保险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国历经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两起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元。面对巨额损失,政府用于救灾的财政资金及社会救济累计超过1000亿元,而商业性保险赔付却不足百亿元,不及损失的1%,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借鉴国外巨灾保险的成功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系,对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和3.11日本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将会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地震监测预报的现状、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发展的思考及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对策措施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向群 《经济月刊》2009,(4):118-119
日本是一个灾害频繁的国家,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长期以来,火山、地震、海啸、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和灾难。多年来,日本政府从安全教育入手,努力培养国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抗风险能力,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尽量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赵剑英 《经济》2011,(5):45
建筑抗震能力强、震源距地表远、震区非经济重镇三个因素减少了保险业的理赔损失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后,全球最大的三家保险和再保险集团在国际股市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近日发生了高达9.0级的强烈地震。据称,这是日本历史上有地震观测记录以来最大级别的一次地震,也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全世界都在电视上目睹日本政府救灾。给我们的印象是,面对这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整个日本从政府到民间,都是紧张但不混乱,灾民情绪也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泄漏,造成巨大灾难。日本是浙江省继欧盟、美国和东盟之后第4大出口市场,与浙江省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地震发生后,不管是与日本某些产业呈现竞争性关系的行业,还是与日本呈现合作关系的行业,短期或者中长期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地震发生后,日本很快进入灾后重建,这无疑对浙江省外贸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机遇,不同程度影响到浙江省的经济。通过分析日本地震对浙江省经济影响,总结出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提出有利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析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日本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直接导致日本几大汽车巨头和一些汽车厂商受到较大影响。作为世界汽车出口大国,此次地震对日本汽车工业的影响必将波及中国汽车工业。以中国及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地震带来的影响为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产业竞争力理论,以两国汽车工业发展为线索,分析地震前后中国汽车工业现状,最终提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杨桦 《经济》2001,(11)
全球股市缩水10万亿美元 世界股票总资产到9月底比去年的股市高峰时至少减少了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去年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3。去年高峰时美欧股市价值总和为29.2万亿美元,而今年9月底则锐减至19.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股市减少6.5万亿美元,欧洲和日本的股市分别减少2万亿美元和1.5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沈才彬 《经济》2004,(3):36-37
第一个疑问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否还能持续下去? 中国政府公布的200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为9.1%(速报值),预计2004年也能达到8%的增长率。 从日本的经验上看,GDP冲破1万亿美元大关后,经济增长开始加剧。日本的GDP在1979年达到1万亿美元,为此日本在战后付出了30年时间。但日本以后仅用了7年就达到了2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到2010年将处于什么位置呢?我们上一期已经推算,美国和日本到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9.2万亿美元和5.5万亿美元,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2.6万亿美元(含港澳)。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2.6%,再加上美元通胀率(大约3%),我们推算出美国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6万亿美元,日本为9.4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刘静 《经济导刊》2005,(1):96-100
2004年8月,三菱东京集团与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UFJ.日本第四大金融集团)宣布合并.总资产超过180万亿日元(约合17万亿美元).一举超过目前全球第一的美国花旗集团与日本第一的瑞穗集团.成为日本和全球金融业的新霸主。  相似文献   

18.
吴俊芳 《城市建设》2010,(4):456-456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4.14青海玉树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数万条无辜生命在这次灾难中被无情地夺走。特别是汶川地震后人们总结:地震强度大固然是主要原因,但部分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也是造成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地震是不可抗力的灾难,我们无法回避,但是工程质量问题我们是可以控制的,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是可能的,现就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日本"3·11"大地震以及由其引发的大规模海啸、大范围核辐射对日本经济造成重创,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增加不确定性因素.为全面分析评估地震对我省工业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不久前省经信委组织经信系统开展了专题调查活动.调查认为,进口影响大于出口,但总体影响有限,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有限的";中长期看,存在值得浙江企业积极把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建筑的抗震意识也开始更为重视。在近几年来,世界各个地区都频频发生地震,台湾、日本等地的地震数量更是频繁。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地震的发生严重危及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一次地震的发生导致的国家经济损失和人口损失更是不容乐观。目前,国家和人民对于地震的危害已经有所认识,对于抗震的意识更是强烈。建筑物作为人们生活的居住地,其抗震性能更是受到了国家和居民的强烈关注。本文就基于性能抗震的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以下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