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晁错为何要"贱金玉"?因为金玉就是货币。他认为使用货币或不利于忠于皇权的教育;或不利于君民距离的缩小;或不利于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的巩固;或不利于守边官兵战斗力的提高;或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或不如"粟米布帛"的实用价值高。"贱金玉"的直接目的是"以粟为赏罚","入粟县官(即朝廷),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其危害非常严重,或开了历史的倒车;或扼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或开了卖官买官的恶劣先例。  相似文献   

2.
运用英美新批评之细读法,以含混、张力、反讽等概念阐释杜甫的诗歌《江村》,透过作品语义单元隐含的深层意义,可以凸显作者深沉的忠君爱国思想,进而理解历史上如杜甫一样的文人所具有的忠君恋阙、兼济天下之志但无法施展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的发生暴露出当前我国一国四币的货币体系存在的弊端,加强两岸区域间货币合作,并最终实现货币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欧元和特别提款权的构造思想和发展经验,构建了以人民币、港元、澳元和新台币为基础的区域货币单位"中元"。根据美元和欧元构成的参照货币篮子计算了"中元"的汇率,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名义偏差指数和实际偏差指数,从汇率稳定性角度分析区域货币单位"中元"的稳定性与监管的可能性。最终得出依据贸易额和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的"中元"最为稳定,两种指数均应予以测算并报告。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研究数字货币历史联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务实推进货币体系改革思路.一是货币演变,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货币文化.二是各种货币形态,不论是传统货币,还是数字货币,都只是货币的躯壳,货币生命力和灵魂是它的流通情况、价值意义和购买力.三是因技术先进而产生的数字货币替代,并没有改变信用货币的内涵,数字货币替代必须遵循货币运行机理,确保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四是数字货币影响是复杂的,将改变货币形态结构,但不大可能改变全球货币体系和国际经济格局.五是建立数字经济市场秩序,既要防范过于集中垄断产生的风险,也要防范"去中心化"产生的风险.六是全球面临"多元需求多重巧合"挑战和机遇,需要妥善处理五大关系,探讨"球本位"交易媒介.将人类社会"信任、信心、信用"与全球发展、全球规划、全球资源内在价值联系并为依托,研究"球本位"货币体系,为后"金本位""银本位"和"国家地区信用货币"体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中间与两极汇率制度选择——趋势研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空论",本文采用IMF官方事实分类法对147个样本国家1999~2006年的汇率制度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中间汇率制度并没有要消失的趋势.文章选用了13个能够反映最优货币区理论、恐浮理论、货币危机理论以及政治经济理论对汇率制度影响的典型变量,采用随机效应广义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对147个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和负债货币替代程度(外债债务比率和事实美元化程度)的提高、实际资本开放程度的加深会提高采用两极汇率制度的概率,而货币错配的加深(国内商业银行负债美元化程度的提高)、财政盈余的增加以及历史平均实际GDP增长率的增加会提高一国采用中间汇率制度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环境的新特点。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传统国际货币体系的二元结构矛盾和亚洲发展中国家面对传统国际储备货币超发的安全威胁,并通过中国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区域经济地缘优势的比较后,提出优先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其中存款准备金是最早出现、使用最久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起到控制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央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来增加或减少金融机构存人央行的货币数量,改变货币乘数大小,从而达到扩张或收缩信贷和货币供应的目的。本文探讨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的政策调整及其作用机制,以深化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货币理论中"货币数量说"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其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但是,美国学者欧文.费雪用交换方程式表述"货币数量说"却产生了理论误解。费雪交换方程式的问题所在是用V=PT/M计算货币流通速度。这是费雪误解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后果。费雪交换方程式应矫正为ΣMQ.Pm=ΣWQ.PW。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它发行的“工字银元”是中国红色政权发行的第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在经济上虽然相对幼稚,却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与政治意义。探讨红军造币厂的历史意义,对于认识中国当代货币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将有所裨益。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思考、比较,汇总成这篇论文。  相似文献   

10.
唐高祖李渊为整治混乱的币制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除"五铢"和其他杂钱,铸行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是我国钱币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它结束了钱币以重量为钱文的历史,更具有抽象化、符号化的设计意味.开元通宝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后又一次重大货币改革,它与秦半两、汉五铢钱并称为我国货币史上三大钱系,是我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钱币,对我国币制的革新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唐代第一种货币,开元通宝不仅是整个唐代的主要流通货币,还是唐代以后一千多年我国钱币铸造的楷模,其铸钱艺术和工艺也对其他国家铸行钱币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管子》和《国富论》的货币思想,在货币学说史上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多年来,学者们不断地研究《管子》与《国富论》的货币思想,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使人们看到,东西方关于货币思想的阐述有许多相似、相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圆方 《西部金融》2010,(5):88-88
中国纸币是中国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钱币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纸币的定义有多种表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纸制的货币,一般由国家银行或政府授权的银行发行."<中国历代货币>定义为,"由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货币符号."而<中国东北地区货币>则称其为"用纸印制的货币符号的通称",包括的范围更广些.  相似文献   

13.
顾晶晶 《全国商情》2012,(12):23-26
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入手,分析了金本位制时期的英国货币霸权,金汇兑本位时期英国货币霸权的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国货币霸权的构建,牙买加体系下美元霸权的延续。对此,结合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霸权的客观事实和中国国情,提出了参与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人民币国际化、积极管理外汇储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持续经济假设不是历史成本原则的直接基础,它是所有非清算价值的共同基础。历史成本会计原则的直接基础有两个,即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和中值稳定假设。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币值稳定假设是名义货币计量单位的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决定了资产的内在价值恒定,币值稳定假设决定了计量尺度恒定,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资产实际价格始终恒定在其最初交易价格上,从而使历史成本原则的两个前提条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币协调是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货币风险的重要手段,国际金融危机是对货币政策协调的严峻考验和有力推动。当前,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协调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五大特征,实现了"无协调的协调"、协调中博弈因素减弱、呈现出"雁式分工"格局、收益分配不均衡加剧、长效预期与短期利益取向并存。新特征预示着新起点,今后国际货币协调应致力于实现三步推进的战略构想,以国际区域货币合作为起点,以多元货币体系为过渡,最终走向超国家主权货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中国古代的货币金属主义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分析。结合中国金融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货币理论的特点,对周朝至清朝的货币金属主义货币理论的起源、发展作了阐述,分析该理论在中国古代的演进脉络及其历史作用和理论症结。  相似文献   

17.
纵观历史上形态各异的货币体系,每一套钱币的产生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技有密切关系.伪满洲国货币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14年间,炮制傀儡政府建立殖民地金融体制,由伪满洲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它是东北区域特色货币,是中国货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自产生货币以来最耻辱的一个币种.伪满洲国货币的发行、流通、经济演变,以及币种、版别、纹饰、文字、记号、图案、颜色等,记录了伪满洲国货币从出笼到消亡的过程,佐证了日本的侵华历史,昭示后人勿忘国耻.  相似文献   

18.
自从英格兰银行发行了第一种主权性质的货币"英镑"替代"黄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美元、日元、西德马克、欧元相继为了争夺国际货币的话语权而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货币战争,人们看着一场场战争不断地上演,却似乎不约而同地忽略了诚实货币金银的作用,主权货币的走强或者衰退,其实与金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的是货币的价值,不变的是金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美国次贷危机则因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引起,而美国的房地产危机爆发的原因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不合理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的解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建立"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或建立世界统一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许多国家虽然进行了重建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但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建立起来.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如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本文认为,需要建立全球货币或世界货币,打破民族国家货币或少数国家货币充当国斥支付手段的格局;建立全球货币或世界货币,是中国与人民币融入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