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逐步完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背景下,本文对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贯彻和落实我国助学贷款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淼 《新疆财经》2010,(2):58-60
自1999年6月政府启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至今,已有9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了四次大的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家助学贷款的进一步发展,也日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助学贷款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我国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制度。新政策建立了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还款约束机制,是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对降低贷款风险,提高商业银行参与的积极性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应看到,和世界上一些国家成功的助学贷款制度相比,我国的新制度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助学贷款事关人才培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新制度的顺利实施,应参照国际贯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以来,其制度变迁就一直未曾停止过,通过财政、金融、教育、计划、法律等多种手段来保障政策目标的实现,相关方面付诸了很大努力。然而事实证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际效果与政策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惜贷和大学生违约率高等现象,指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目前存在的缺陷以及今后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对我国助学贷款的发放和偿还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和实施困难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策略,这对完善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瑾 《黑河学刊》2013,(9):100-102
自国家推行助学贷款政策以来,为众多贫困家庭减轻负担,圆了贫困学生的大学梦。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还款违约现象,阻碍了助学贷款发展的进程。深入研究还款违约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还贷与追贷这一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在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现行的立法体例和模式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才是真正科学合理而且节约的途径,指出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是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我国政府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远未发挥出应有的潜力。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制度完善和创新首先应由政府承担起责任,并遵循关注技术细节和注重规则之间的协调和配套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收费制度在我国高校普及实行,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学费和生活费负担,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再次面临辍学。因此政府积极实施大学生助学贷款,为大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能够踏入校园求学提供了机会。但是,日益完善的助学贷款在实施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以西南地区生源地贷款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办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应采用按收入比例还款、建立体系化的贷款制度和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等方法,促进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1999年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5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现出了作为资困助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很多制度上的不足和操作上的困难,必须研究新的解决对策。一、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困助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困助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我国的助学贷款概况,分析了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规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路径。要完善毕业生还贷政策;政府应合理负担风险,填补制度缺陷;银行要实行灵活贷款,加强贷款后续监管;高校要主动承担责任,督促学生积极还贷。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为家庭困难学生上大学解了燃眉之急,有效地保证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但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和风险规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与控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我国从1999年起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运行情况看,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道德风险、形象风险等。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我国可采用风险分流法、风险分担法、风险规避法等方法来控制国家助学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在全国普通高校的全面实施,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已取得进一步发展。然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非营利性及其违约的严重性,却困扰着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本文拟从商业银行的长远利益出发,以全新的视角探讨其发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必要性,并寻求其发展此项业务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然而自实施以来,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本身、参与主体、外部信用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举步维艰.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优化助学贷款信用环境,椎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探索有益于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各种途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刘畅 《上海改革》2004,(10):31-35
本文通过对助学贷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助学贷款提出了要降低商业银行贷款成本,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查询制度、助学贷款监控和失信处罚机制,以促进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者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银行应实行风险补偿并施行生源地助学贷款、高校对学生加强宣传引导、学生端正态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宝东 《理论观察》2006,(2):107-108
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调整之后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使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在许多省份陷入到困境当中。要走出助学贷款的困境,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高校资助体系中覆盖率最广、资助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由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政策引导,学生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商业性贷款,属于风险性贷款,存在金融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风险.文章从学生还贷的角度,运用Delphimethod构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同一层次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得到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对于上层指标的权重,从而科学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杨佳 《魅力中国》2010,(36):174-174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促进公平,使经济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深造的重大决策。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主体。虽然国家助学政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无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收回概率不确定,贷款学生信用缺失等现象屡屡出现,使得银行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时顾虑重重,部分银行“惜贷”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