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是公允价值的应用。文章主要以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公允价值为例,从公允价值的定义、确定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方面具体探讨公允价值的应用,力求公允价值能够在新债务重组准则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了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在债务重组中谨慎地引用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但是我国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在债务重组领域的利用的时间还很短,缺乏丰富的操作经验,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步完善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准则规范,充分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具体包括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方式和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三个方面。研究表明,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突出特征是公允价值的引入,实质就是国际趋同。新债务重组准则在“堵”了债务人通过债务重组将利润转移给债权人这个“漏洞”的同时,仍客观存在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利润的可能。文章建议注册会计师在审查时,尤其应关注关联企业之间债务重组交易的公允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审计特征分析入手,探究其合理、可行的审计对策,从熟练掌握债务重组准则的新规定、适当引入审计风险模型、重视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影响、审查债务重组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谨慎发表审计意见等方面对策加以阐述,旨在对审计实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兰 《湖北经济管理》2009,(10):116-117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易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但是由于实施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它是如何影响财务报表的重要项目,又能给投资者提供哪些方面的年报信息呢?文章从公允价值应用得较为广泛的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间交易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由于企业信誉、经营风险多方面的原因,为解决债务纠纷,债务重组已成为债务企业减轻债务和经营压力,债权企业避免债权彻底失去的重要手段.在债务重组过程中要正确地评估债务,公允价值的引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债务人与债权人在会计处理时,其债务重组后债务或债权的入账价值应当是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修改后债务或债权的公允价值,入账价值低于债务重组前债务或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我们认为,债务重组后债务或债权的入账金额应当是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修改后将来的应付或应收金额;入账金额的现值低于债务重组前重组债务或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入账金额的现值与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或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在以后会计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8.
许敏 《北方经济》2006,(8):52-53
本文就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介绍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及意义,新旧债务重组的方式以及对债权人、债务人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结合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探讨子目前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1998年6月正式公布.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2006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2001年该准则的修订将债务重组中的债务计量基础由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并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损益。从某一方面来讲,该准则的修订避免了企业对公允价值的滥用,但是这种一刀切的规定有悖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许敏 《北方经济》2006,(16):52-53
本文就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介绍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及意义,新旧债务重组的方式以及对债权人、债务人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结合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探讨了目前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阳 《辽宁经济》2009,(9):92-92
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备受瞩目,并且在2007年1月1日在由上市公司首先推行:新准则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重大调整:跌价准备、债务重组、存货管理和公允价值应用。一、我国公允价值的发展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随着社会绎济的发展,会计计量模式将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重。  相似文献   

12.
一、新债务重组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优点 1.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能动态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公允价值计价模式,相比历史成本计价模式来说,强调的是客观性、公允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介绍了债务重组准则的演变历程,主要针对中关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新债务重组准则遭遇的现实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完善我国的债务重组准则,使之尽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一些企业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企业也可以选择债务重组的方式来挽救企业的危机,给企业自身找回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不仅如此,债务重组还可以作为一些企业战略提升的方式途径出现,文章针对国有企业中的因为经营困难而选择债务重组的企业进行着重研究,希望借此来凸显出债务重组的重要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所处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产生了诸如关联交易、产权变更、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商品期货交易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和交易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动,本文就我国债务重组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乔继渊 《发展》2013,(8):116-116,119
债务重组作为资金融通的重要手段,既可以盘活存量资金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难,也可以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利益,促使债务双方达到"双赢"。本文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调整变化,并就会计实务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做粗浅探讨,以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与原准则相比,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债务重组收益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转入资本公积。这使一些企业失去了企图通过债务重组方式使经营业绩瞬间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本文就企业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新准则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2007与2008年应用债务重组准则的所有ST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其中50%以上公司运用债务重组损益增加净利润。为判断这些公司债务重组是采取实质性债务重组促进企业向健康发展,还是运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虚构债务重组交易以虚构利润。文章选择依靠债务重组扭亏为盈公司为样本,追踪后续经营成果与经营效率变化。发现2007与2008年依靠债务重组扭亏为盈ST公司的后续经营成果有显著改善,经营效率为正公司数目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使得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趋于一致,但依然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混合重组等四种债务重组方式下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主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准则"在规范债务重组会计核算中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执行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财政部于2001年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的有关内容作了修改。本文就此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