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中国玉文化有着七千年以上的历史,贯穿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堪称中华文化当中延续和传承时间最长并贯穿整个文明史的标志性文化。它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融入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
马泽玉 《魅力中国》2014,(1):383-383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赋予时代以重任,群众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传承了深厚的社会文化。在传统文化底蕴做基础的前提条件下,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群众文化又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有效载体,它们互相推进,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姜丹丹 《黑河学刊》2013,(10):108-109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积淀厚重,精深博大,在五千年悠久的华夏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作为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阵地,应充分理解传统和合文化的伦理内涵,找到和谐校园文化与和合文化的伦理契合点,使和合文化在推进和谐校园文化育人的践行中得到有力的价值体现,使中华民族的和合思想在推动高校教育健康和谐发展、效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长期积累沉淀的精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样的,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本地长久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的多样性面临考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的县区级博物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扛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发挥县区级博物馆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值得不断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国以五千年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中华传统文化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学应该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民族振兴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而来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理论.它是不同于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其中所蕴含的爱国理念,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谐的观念以及民本思想和伦理观念,都是发源于且高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所以,我们在对待这些文化理念的时候,要结合时代特征去理解,才有利于推进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积极意义和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武术也准备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套路,散打运动的发展更为突出一些,套路追求美,散打追求攻防,但这两项运动相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来说肤浅了很多,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在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有待科学看待。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作为蕴含着丰富文化的国家,我们应该重视创新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西方国家文化、社会不良文化、流行文化等不断地引入,中国当代青少年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国家文化思想的侵蚀、社会不良文化的腐蚀以及流行文化的诱惑,这使得承载着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越加显示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认为,与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两种社会类型相对应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类型。封闭社会强调休戚与共和利他主义,而开放社会则强调对一般行为规则的严格遵守。然而,尽管新的道德观念与人类的"返祖"式的本能相矛盾,正是在宗教作用下,在漫长的文化进化过程中,各种有益的习惯、习俗与传统才得以有效的传承与发扬,才有了人类今天的富足与繁荣。哈耶克并不是有神论者,尽管他的宗教思想存在着不可知论和功能主义之嫌,但是,他却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守护者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0.
平和赢天下     
宋河粮液平和五年、十年,致力于酿造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懂得平和,方能从容。平和源自于不争自峥嵘的道家思想,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盛载人文风华,传承生活本质,回归平和文化传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才俊豪杰。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道德传承的总和,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走向富强、民族走向振兴的坚实支撑,是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道德的整体走向是前进的和发展的,但是在道德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走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俊秀 《中国经贸》2015,(15):79-80
随着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成为我们的共识.如果能利用我国上下五千年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积淀,重塑管理文化的话,我们就能借着这样的潮流一路乘风破浪创出我们自己的优秀名牌,创出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医院文化.中国古代管理文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儒道互补,儒家为我们确立了价值取向,而道家则为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与智慧.在现代医院文化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借鉴儒道互补的原则为医院文化提供既有效又便于营造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不仅创造了世界奇迹,更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传统文化依旧保持其教育意义,引导着代代中华儿女的成长.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丰富着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发展与落实.进而推动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其全面发展.因此,从璀璨的传统文化开始,论述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郭莉 《首都经济》2011,(12):14-19
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发展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敏感的经济界人士嗅到了先机:文化产业将进入战略性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或许在未来十年,它将取代房地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确实到了该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5.
王晶 《理论观察》2014,(2):21-22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与沉淀,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和文明的象征。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殖民者的破坏。到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机遇、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形成一定的挑战。本文在讨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创新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亻革)家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有着独特种族文化的一支特殊存在,为了保持(亻革)家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亻革)家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进行研究,发现了在(亻革)家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及制约性因素,并分析了其中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促进(亻革)家人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黎静 《魅力中国》2014,(14):82-83
中国做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文化艺术上所拥有的成就是无可比拟的。由于我国民族众多,文化各异,在历史的演进中.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很多独具地方特色,风格迥异的民族民间舞蹈,譬如说傣族的孔雀舞、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顶碗舞、还有藏族的锅庄舞等等。都具有其自身民族独特的个性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外来的舞种和新的舞蹈方式融入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使我国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遭遇巨大挑战。当下,应如何在保护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舞,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正五天的学习,精彩纷呈。叶贵本教授《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的讲座让老师们领略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为博大精深的文化所陶醉;邹顺康教授旁征博引,深奥的伦理变得浅显易懂;石怀湘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教人识人用才,德才兼备方为君子;胥洪泉教授,让学员们畅游在道法自然的境界中,如痴如醉。五天的学习,终身受益,深知作为一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方言文化是湖南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探求湖南方言文化的传承路径对于湖南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湖南地方情景喜剧与湖南方言文化传承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湖南地方情景喜剧方言特色的广泛性与实用性,深入阐明湖南地方情景喜剧在叙事内容、叙事线索以及制作与播出节奏对湖南方言文化传承的内在优势,并进一步构想了湖南地方情景喜剧对于湖南方言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未来湖南方言文化依托多种实践载体实现传承方式的多样性,这对于保护湖南地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大运河抒写了浓墨重彩、绚丽辉煌的篇章,它连接了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承载了中华儿女为修凿运河抛家舍业、自我牺牲的高尚品质,既是中华民族血脉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传统和灵魂的积淀,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从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传播路径出发,系统分析了运河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并与当下文化传播的热门行业文创产业相结合,提出融合与创新两个关键词,是文创视域下运河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