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备受关注,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通货膨胀,怎样来抑制通货膨胀,本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率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它被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在单位时期的变动率.这里的一般价格水平是衡量货币购买力或货币所能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指标.实践中经常用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加以表示.  相似文献   

2.
乌兰  张更庆 《北方经济》2013,(13):61-62
一、引言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为抵御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纷纷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开始显现,应对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并指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其扩张率将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货币供给增加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根源.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呢?货币供给量是否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研究通货膨胀的理论也由来已久.研究2007年以来,我国市场物价呈现明显上涨的态势,通货膨胀问题,己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本文从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出发,进而提出具体对策,以应对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正确认识,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通货膨胀不可取,通货膨胀不可免,通货膨胀不可怕,通货膨胀不可纵.一、通货膨胀不可取不论是温和的通货膨胀,还是奔腾的通货膨胀,都不应成为我们的政策主张,这是我们对待通货膨胀首先应树立的一种观念.1、通货膨胀引起货币收入再分配,造成分配秩序混乱.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居民的名义收入必然与其实际收入发生较大背离,降低收入分配的透明度.一方面,在货币收入高于实际收入增长,即高于物价上涨幅度时,人们也会产生抱怨,所谓“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大多出现在通货膨胀时期,它使居民不能明显、有形地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利  相似文献   

5.
一、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征改革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5年,零售物价上涨了8.8%;第二次是1988—1989年,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8.5%和17.8%;第三次是1993—1994年,1993年零售物价上涨14.7%,1994年物价上涨率预计超过20%.如此高位的通货膨胀率大大超过了去年初国务院确定的物价控制目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紧迫课题.新的一轮通货膨胀与前两次通货膨胀相比,既有相同的表现,又存在某些差异,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胀环境下投资项目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超 《北方经济》2007,(20):17-18
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对投资项目评估的影响,并论述了考虑通货膨胀率的投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日前,由于国家货币发行政策的失误导致国家再次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人民币被迫进入"贬值"境地.面对难以缓解的通货膨胀压力,金融经济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采取应对策略处理通货膨胀时期的金融业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研究的焦点.本文就通货膨胀与金融经济相关问题开展论述.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是在一定经济体制运行下的一种特定的货币政策现象.因此,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同时要对货币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本文试图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探求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率先走上了经济复苏之路,但是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伴随着通货膨胀的隐忧.文章试图分析经济复苏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然后结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经济复苏时期的通货膨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泰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变化的分析,揭示了泰国银行实施反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深刻原因,并且简要介绍了泰国银行反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具体内容.泰国中央银行采用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实际上是以经济的内部均衡为主,并以汇率政策作为解决一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政策工具,这种政策取向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膨胀现象人们早已熟知,并领教了其给社会和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虽然对该术语的解释在学术方面分歧很大,但人们广泛接受的、比较实用的定义为:通货膨胀是指多种商品或劳务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现代理论基本上有四种:需求拉动、成本推进、结构性、货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要做好外汇储备的处理工作,调整我国的需求结构,节约劳动力资本,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流动性过剩货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本轮通货膨胀形成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文章通过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与CPI数据分析,找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流动性过剩是本轮通货膨胀根本原因,长期贸易顺差汇率机制不完善是重要因素;紧缩货币政策配合积极财政政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可缓解当前通胀.  相似文献   

14.
南京政府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政策及其绩效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40年代,当中国正深陷于通货膨胀之时,通货膨胀问题还只是个别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因特殊的原因如战争、赔款等而出现的个剐现象.因此,南京政府时期,中央银行在进行反通货膨胀时既无理论指导,又无经验可资借鉴,只能在不断地"试错"和犯错中行进.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南京政府中央银行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抑制通货膨胀,但由于政府根本没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无法摆脱对印钞机的依赖.因此所有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充其量只不过是在某一时点上起到了缓和物价上涨的作用,根本无法改变通货恶性膨胀的趋势,由此也就决定了其种种努力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1993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双变量GARCH模型测量了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并借助于传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中国实际产出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研究发现:中国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着Granger意义上的双向因果性,在作用机制上支持了Okun-Friedman理论假说以及Holland论断;传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中国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中国实际产出增长之间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性,但是基于MS-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则表明上述因果性仅存在于特定的机制下.  相似文献   

16.
刘喆 《中国经贸》2011,(10):29-30
近年来,我国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特别是2011年以来,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加大,本文以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为研究主题,对目前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原因;而后,针对此番通胀提出了我国应如何进行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条件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短期内不适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对我国长期内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要研究通货膨胀,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原因.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都有各种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但笔者认为,其终归到底原因很简单,就是货币量发行太多.而政府错误的政策和行为是导致货币量过多的最主要原因,在这点上政府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从货币政策入手试图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清楚目标是什么,否定相机抉择采用单一规则,那么通货膨胀目标是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改革,我们相信通货膨胀的抑制仍然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张璐 《北方经济》2008,(3):58-59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通货膨胀问题进行研究,对形成过程、治理方法等问题进行历史考察,以便对缓解当前的通胀压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前共出现过三次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但建国初期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主要是长期战争所致,所以我们主要考察后两次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