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2014年中国稻谷市场供应保持宽松,稻谷市场受政策性影响较大。大米市场价格总体平稳运行,季节性小幅波动。食用油价格受原料成本低以及原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一路下跌。稻米市场分析稻谷市场供需保持宽松格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增长0.15%。其中,2014年我国早稻播种面积8692.5万亩,比上年减14.1万亩,下降0.2%。  相似文献   

2.
2013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继续增长,但产量略有下降,净进口量同比有所减少,消费量小幅上升,供需平衡仍然有余;在政策与供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年稻米价格总体上呈现先落后涨的走势,比上年略有提高,"政策市"的特征比较明显。展望2014年国内稻米市场,由于上年稻谷产量继续维持高位,预计本年稻谷进口量也较多,而消费量上涨有限,供给压力进一步加大,但在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调的作用下,稻米市场价格仍有上升动力,价格涨。  相似文献   

3.
年初以来,国内稻米市场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走出了一轮比较有力度的上涨行情,其中东北稻米上涨幅度较大。随着稻米价格的上扬和种植成本的下降,今年稻谷种植效益明显提高,稻谷播种面积继续增加,生产形势较好,继续丰产的可能性较大,稻谷市场后期因丰产导致的供给压力不容小视。在国家托市政策的调控下,预计下半年稻米市场波动幅度将逐渐减少,但相关品种走势可能略有不同,粳稻将以平稳回落为主,籼稻则将稳步走强。  相似文献   

4.
2014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延续上年跌势,国内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跌多涨少、进口继续增长。预计2015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需仍然较为宽松,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粮食价格在托市政策支持下将继续保持稳定,棉花价格有望低位企稳,油脂油料价格继续弱势震荡,食糖继续下行可能性较大,鲜活农产品涨跌幅度趋缓,农产品进口仍  相似文献   

5.
<正>2014/2015年度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再次上升,消费量和净进口量也略有增长,供求平衡有余,期末库存将继续增加。在供求与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本年度前半年稻米价格总体上呈稳中有升走势,比上年度同期有所提高,"政策市"特征比较明显。展望后半年稻米市场,由于稻谷结余进一步增加,进口量也将维持高位,而消费量和出口又难以扩大,价格下行压力较强。但在国家托市政策的支持下,稻米市场价格涨跌空间都有限,后期走势变化主要取决于国家政策稻谷竞拍价格和2015年的稻谷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2008年我国稻谷生产再获丰收,尤其是东北粳稻产量增幅较大,而稻米需求则基本稳定,稻米整体上产大于消,库存继续增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全年稻米价格先涨后降又涨。展望2009年稻米市场,受供大于求和国家托市政策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走势上下两难,基本围绕着政策收购价格波动,总体上将高于2008年。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中国稻谷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上半年国内稻谷市场总体上表现为籼“弱”粳“强”,东北稻谷领涨。临储稻谷竞价销售,国内稻谷市场越发泾渭分明。粳稻走势保持坚挺,成交率居高不下,而籼稻弱势依旧。预计2009年稻谷将实现连续第6年增产,后期稻谷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受政策因素主导,将围绕最低收购价附近波动,涨跌两难,幅度有限。不排除启动中晚稻托市预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一、市场供求形势分析(一)稻谷2005年我市稻谷产量小幅增加,消费基本稳定,产销顺差扩大,总体仍然呈现供大于需的状态,须寻找出路,向市外销售。1、产量小幅增加。受国家政策、市场价格影响,稻谷播种面积继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稻谷播种面积预计8.1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04万公顷,增长1.29%;总产量预计72.66万吨,比上年增加1.85万吨,增长2.61%。2、消费总量基本稳定。近年稻谷口粮消费呈逐年下降趋势,种子用粮基本稳定,转化消费呈逐年增长趋势,消费总量基本稳定。2005年我市稻谷消费总量预计68万吨左右。3、产、销顺差扩大。稻谷在产量小幅…  相似文献   

9.
1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各品种有增有减全国稻谷播种面积持续增加:2004、2005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中国稻谷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极大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广大种粮农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据预测:2006年全国稻谷种植面积将达到2893万公顷,同比增加10万公顷,增幅0.35%;产量将达到1.84亿吨,同比增加300多万吨,增幅2.1%。1.1早稻面积与产量略有下降预计早稻产量减少15万公顷,全国早稻种植面积下降为586万公顷,降幅2.5%。根据有关部门预测…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稻谷产量已经连续几年减少的大背景下,2003年受高温热害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谷产量大幅度下降,粳米供应短缺,需求转向东北粳稻产区。在强大需求的拉动下,全国粳稻价格在去年10月已经出现上扬行情的基础上,于2004年2月份再次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南方籼稻市场和全国小麦市场又在粳稻价格的拉动下,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行情。面对全国粮食价格的继续上涨,国家进一步采取促进粮食生产的强有利措施,针对稻谷市场的特殊情况,特别出台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内早稻市场在2000年已经全部放开,早稻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国内稻谷供求出现较大…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三大主粮品种中,稻谷产量首屈一指。全国近六成的人口口粮仰仗大米供应。稻谷产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民生。郑州商品交易所曾于2009年顺利推出早籼稻期货品种。上市以来,市场交易活跃,总体反映出我国早籼稻市场的供需变化和市场预期,价格发现功能发挥较为充分,日益成为早籼稻经营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不过,早籼稻产量仅占稻谷总产量的1/6左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我国稻米市场总体供需平衡有余略显宽松,在政策与供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稻米市场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年未稻谷收购市场相对低迷,农户出售稻谷积极性受挫,直接影响了农户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为继续保护农户种稻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13年1月30日,国家将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国内水稻在种植过程中遭遇大面积不利天气影响,使得各主要品种生长过程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稻谷总产量稳中略降,但稻米整体供需面仍较为宽松。为了稳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继续大幅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较大的国内外大米价格差,继续支持国内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了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给2006年上半年稻米市场带来一些新情况,目前正值南方早籼稻上市之际,各方关注稻米市场价格的后期走势。下面根据稻米市场供需基本情况,结合政策情况以及南方粮食交易市场6月中、下旬以来在各地的调研情况,分析2006年稻米市场走势。一、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各品种有增有减2004、2005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去年国家首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极大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广大种粮农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经济》2009,(3):31-32
稻谷市场:购销活动清淡,稻米价格初成。1月份,稻谷收购市场成交清淡,产区收储企业多已完成收购计划,收购力度减弱,入库进度放缓,农户售粮积极性也随着余粮逐渐减少而降低。入关车皮供应依然宽松,运输成本低于常年同期水平,东北地区稻谷外运量维持高位。节前大米消费数量增加,加工企业加工数量提高,效益好转,米价企稳并显现上扬态势。2009年扩大粮食储备规模、  相似文献   

16.
江苏是全国稻谷主产区,2006年稻谷总产达362亿斤,其中粳稻产量约占85%,有300多亿斤,居全国第一;中晚籼稻约占15%。呈现出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态势。近期江苏稻谷市场呈现了“粳弱籼强”的格局。本文对2006年江苏稻谷的生产情况、后期市场形势作了简要分析,供参阅。  相似文献   

17.
加快稻谷收购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2004年以来,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经历了保供给为主、保增收为主、试探性市场化改革和实质性市场化改革四个阶段。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迈出实质性市场化改革步伐,主要措施包括大幅降低托市价格、缩短托市收购期限、提高托市收购质量、优化托市收购启动及停止的条件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突出表现在稻谷市场扭曲程度减弱,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仍面临政策不协调、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农民售粮成本上升、种粮收入减少等现象出现。为推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本文从继续调减稻谷托市价格水平、建立完善稻农收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稻米产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每年稻谷产量在2.0亿吨左右,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6%。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年消费量1.4亿吨。稻谷(大米)在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稻谷生产和大米消费(一)稻谷产量继续增长2004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价格不断上升的拉动下,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实现了"九连丰"。2013年因天气影响,在播种面积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产量出现近十年来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21年,新季中晚稻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质量整体好于上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中晚稻6个主产省相继启动托市收购。考虑到2021年中晚稻丰收预期较强,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早且范围广,预计最低收购价收购量将增加。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启动,夯实了稻谷价格底端,同时,我国稻谷仍是产需有余格局,市场供给充裕,预计后期价格围绕最低收购价波动。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顾问》2022,(3):31-32
2月18日,202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公布,三大稻谷品种最低收购价全线上调.目前南方早稻春耕即将展开,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提提了农户种植早稻的积极性. 现货市场上,元宵节后,稻谷市场购销逐渐复苏.随着中晚籼稻托市收购于1月底结束,粳稻托市收购截止日期逐渐临近,政策支撑作用进一步弱化,新季中晚稻价格稳中略跌.陈稻市场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