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融资》2006,(7):51-53
大中华区IPO概要 自2001年起,大中华区的资本市场虽然面对区内和全球多项因素及监管环境亦同时大幅度调整之影响,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下,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和平均集资金额,依然按年递增.  相似文献   

2.
《国际融资》2004,(7):69-69
根据普华永道的大中华区首次公开招股调查报告(2001至2003年回顾),大中华区通过首次公开招股筹集的资金有90%以上是来自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调查报告亦同时显示相比2001年,2003年大中华区的新上市公司平均集资额上升67%。此调查搜集了在大中华区主要股票市场(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和台湾)做首次公开招股项目的数目和集资额。 普华永道资本市场服务组合伙人孙宝源说:“在过去3年,大中华区的资本市场受到外围负面因素如“9·11”事件和SARS事件的影响,但是,2003年下半年已出现复苏的迹象。” 调查报告指出美国(包括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及欧洲市场(包括15个欧盟成员  相似文献   

3.
齐芳 《国际融资》2007,79(5):61-62
《2006大中华区首次公开招股透视》由普华永道的中国及香港资本市场服务组编撰,本报告提供了大中华区内主要市场,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及台湾,首次公开招股及上市项目的整体概况.报告的分析覆盖由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这些市场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4.
“2009年香港新股市场创下佳绩,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达2482亿港元,首次高踞全球各主要交易所首位,而证券市场集资总额达到6421亿港元,世界排名第四,超出了2007年创下的5908亿港元的纪录。”香港交易所上市推广科主管霍广文表示,上述数字充分反映了香港证券市场资金充裕、有强大的集资能力,能吸引各地的企业及投资者在香港汇聚。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导报》2006,(7):78-78
中国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754.27亿港元,是6年多以来全球最大宗的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活动。  相似文献   

6.
张伟 《理财》2006,(4):21-23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强劲。过去25年,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了平均8%的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七位。联合国最近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接收国,2002年吸引外资金额达到527亿美元。中国资本市场正在逐渐开放,潜在IPO(首次公开招股)和股票增发机会开始显现出来。目前在全球股票上  相似文献   

7.
胡笳 《证券导刊》2009,(31):85-85
深圳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刊登《招股意向书》,首次公开募集3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将达到12,800万股。世联地产的公开招股,标志着境内首家房地产综合服务商即将在国内资本市场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8.
李量 《深交所》2009,(12):27-28
2009年9月21日,资本市场的历史将铭记这个日子。十年孕育的创业板一级市场开张了。十家创业企业敞开股本结构,向接受法定风险确认的适当性投资者公开招股,招股后的创业公司将在二级市场公开交易。这就是中国的创业板市场,这就是与国家创新型战略和产业升级战略连在一起的资本市场的一个独立层次。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关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规定,满足上市条件的股份公司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应当有明确的使用方向,原则上应当用于主营业务。但是数据显示,在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市场上运营的98家农业上市公司(包括农林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不包括饮料企业在内),67.8%都走上了背离农业主业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国际证券交易所中,香港联合交易所作为连接国内与海外资本市场的重要证券交易场所,以其独有特点,日益受到国内资本的青睐。截至2005年12月底国内公司企业在香港市场股份筹资总额达2,948亿元,包括IPO(首次公开发行)筹集的资金1,653亿元,以及首次公开招股后筹集的资金1,295亿元。国内资本香港市场IPO占其新股筹资总额的90%,整体呈快速发展趋势。无论是以直接进行股票上市,还是通过建立壳公司或买壳行为完成上市,亦或是以其他方式在联交所上市的内地公司企业,许多都同国内各商业银行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国内商业资本与银行金融资本的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