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都是政府服务农业、保障农产品安全战略的重要金融渠道。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对保险与期货对接模式进行了肯定,“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稳步扩大保险与期货对接模式的试点,国家通过市场化轨道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保险与期货对接模式对于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农业风险管理体制的重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保险与期货对接模式的实施背景以及理论可行性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农业风险管理模式的内容和经验做法,梳理我国保险与期货对接模式的现状与问题,为我国“保险+期货”模式的更好发展提供有效且具有实操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特有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保险+期货"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较好对接了农户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迫切需求与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在该模式下,农户并不直接参与期货交易,保险公司也提前锁定了价格风险,而由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通过复制期权的形式入场对冲交易,交易风险低、可操作性强、市场接受度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保险+期货"模式主要依托期货交易所采取专项补贴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在资金支持、品种研发、持续经营等方面仍有广阔的探索空间。从境外经验来看,一方面政府补贴力度较大,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更高,包括农业保险公司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广泛地利用期货衍生品市场管理风险,其专业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鉴于此,有必要引入保险公司等各类市场主体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更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国内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农产品金融属性增强及国际化背景下,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本文选择“保险+期货”模式为例,在市场风险加剧和期货市场功能正常发挥背景下,从运作方法、效果、特点及存在问题介绍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创新模式探索,以期探讨期货市场与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结合路径,为国内农业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及期货市场充分发挥服务实体产业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保险+期货"模式在各地陆续试点推出,正逐渐成为我国小微农业主体主动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新型优质工具。本文考察了"保险+期货"模式的基本原理、运行情况、服务功能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一是期货价格保险相较于传统目标价格保险,其在目标价格和结算价格厘定、风险对冲机制、价格透明度和历史数据完整性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二是"保险+期货"模式具有有效整合分散型小微农业主体、实现跨市场套期保值、锁定未来销售价格、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等功能。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金字塔型目标价格保险制度的设想,并从政策环境、保险市场、期货市场三个方面阐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正强  赵亮 《中国金融》2023,(22):52-54
<正>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本构建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础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同时,保险公司、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和地方政府根据农民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现实需求,相互协作、合力探索出了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的“保险+期货”模式。我国“保险+期货”是建立在农业保险和期货市场不断发展完善基础上,两个风险管理市场密切协作、有效管理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的重大创新。该模式自2015年8月以玉米价格险为开端,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对转移农产品市场风险,实现农业和农民稳定增收,特别是对贫困农民转移市场风险,实现"十三五"扶贫攻坚和精准脱贫目标作用重大。而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的创新,"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实操过程中也衍生出新的风险因素。论文从"保险+期货"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面临的定价倒挂、操作困难、基差严重、流动性弱、违约可能性高、系统性波动、流程断裂七大风险,借鉴了美国农业保险与期货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保险+期货”模式基于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各自专业优势,帮助农户和涉农企业通过金融工具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从运行机制看,“保险+期货”模式下农产品价格风险转化为保险赔付风险,并通过场外期权交易转移给期货公司,由期货公司通过期货交易进行风险对冲,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本文以海南橡胶“保险+期货”试点和广东林业“保险+期货”试点为例,介绍“保险+期货”模式落地实施情况,从丰富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优化“保险+期货”模式保费补贴机制两方面提出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期货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农业地区逐渐兴起。2005年,黑龙江省望奎县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创新地将期货市场与传统农业和订单农业相结合,探索建立了"公司+农户"、"期货+订单"新型经营模式,为如何发展现代大农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已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新阶段,农业保险领域亟需突破传统农业保险模式,开拓农业保险稳定收入的新功能,从“保成本”向“保收入”高层次迈进。为了探寻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情的农业收入保险发展路径并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本文选取农业收入保险发展最为成功的美国作为典型样本,进行跨区域对比。文章首先阐述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缘起和演变过程;其次,介绍美国农业收入保险体系构成、路径选择,并系统归纳农业收入保险的典型成功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农业收入保险试点运行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以及中、美两国农业收入保险之间的异同,就如何推进我国农业收入保险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保险+期货”能够有效弥补农产品价格保险在目标价格厘定困难和缺乏系统性价格风险分散途径方面的缺陷,规范农产品保险的承保及理赔标准。但期货价格对个别试点地区现货价格代表性不高、期现价格联动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参保农户时常会面临赔付不足或赔付过度的情况。本文采用玉米和大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数据,分析了“保险+期货”的赔付情况及对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的实际保障效果,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果对“保险+期货”赔付合理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套期保值效果越好,“保险+期货”项目的赔付偏差越小,套期保值效果的提高能显著增加“保险+期货”项目的赔付合理性,但影响效果在不同实施模式和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建议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基础设施,制定更为合理的赔付标准,规范查勘定损工作,以改善赔付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及其在价格机制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茹  孙蓉 《保险研究》2017,(3):90-102
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改革面临困境,价格指数保险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农产品期货市场因其价格发现功能及对冲机制,使得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具有相对优势。本文研究了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在价格机制改革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农产品“期货+保险”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是大宗及鲜活农产品价格调控的重要市场化工具,其在价格机制改革中具有显著作用。我国应增加农产品期货品种,提高市场有效性;建立再保险体系,分散系统性价格风险;促进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翀 《河北金融》2020,(1):13-18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我国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于是"利润保险+期货"的风险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从原料到销售两端锁定风险,为农户的扩大生产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产业链条也更趋于完善。结合2018年永安期货在河北省的"产蛋利润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进一步研究其运作机制及策略。最终得出结论,该模式利用市场化手段建立了健康的自循环风险管理规避机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考虑整体项目运行的基础上发现该模式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措施及建议,以期为该模式在其他行业的全面推广提供理论和实务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保险+期货"作为创新型农业风险管理工具,为农户提供了应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的工具,激活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为保险公司找到了新的风险转移途径。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中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如何开拓与普及,如何使其提升效率,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研析与探讨的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农产品"保险+期货"制度的运行机理,梳理国内的试点实施现状,在识别试点过程中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及完善我国农产品"保险+期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构建高效率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制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实现金融服务三农,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振兴乡村经济的目标,本文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探索将银行信贷、粮食银行、订单农业、互联网、天气衍生品和巨突债券等六种工具与"保险+期货"模式相结合,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这一体系面临期货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发展深度不足、违约风险过度积累、监管盲区等问题,对此提出加快发展期货市场、双向承保、适当风险自留、安排中央清算、协调统一监管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宏观政策对保险参与乡村旅游机制建设的力度加大、保险功能的发挥为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保险产品的不断丰富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全面保障等方面总结了保险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中保险的风险规划体系还不够充分、乡村旅游市场不够成熟、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差,提出“保险资金+景区建设”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引入基础建设活水、“保险保障+产业普惠”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赋予农业产业活力、“保险增信+品牌建设”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田园独特味道、“保险救援+应急管理”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安全保障系数、“保险保障+公共卫生”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巩固绿水青山环境、“保险融资+质量保证”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打造安全放心产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逐渐形成,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分散需求日益增多.当前农产品价格指数推出、农产品指数期货产品的丰富为通过期货市场分散风险和套期保值创造了适宜条件,本文在总结借鉴美国、加拿大发展经验基础上,得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度供给、加强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期货与保险的监管协同、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手段,提高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价格风险分散能力,将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农业保险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如何开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我国,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突出,农业保险业务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我国农业保险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实际情况,农业保险市场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制度模式选择、保险基金积累、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收入保险是农业保险的重要品种,是缓解农业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确保农户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美国农业收入保险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发展农业收入保险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经历了初始发展、高速发展和完善发展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收入保险现已成为美国农业保险的主要险种。研究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历史演进过程、政策目的与保险运行机制,对于中国开展收入保险的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与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农业巨灾风险威胁,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及农业巨灾风险问题。如何发挥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的作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模式,是摆在我国政府、保险实业界和学术界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农业巨灾造成损失的现状及政府参与农业巨灾保险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再次选取与中国农业生产等条件相似的日本、菲律宾、印度等国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粮价形成机制改革背景下的"保险+期货"模式通过农产品价格保险以及承保风险在衍生品市场进行二次对冲,降低了各参与方尤其是农户的风险。从微观层面而言,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收入保障的同时,也实现了承保风险的转移和分散;从宏观层面而言,对于服务"三农",落实农业领域改革开放要求,促进金融业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辽宁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保险+期货"的优势、潜力及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广试点范围,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